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一年陪娃读完400本书,这个不花钱的APP帮了我大忙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几天,趁着空闲,随手翻了翻一下阅读记录。

近一年我和娃一起看了400多本书。还挺惊喜的。

晓得很多家长都很注重阅读。

特别是在暑假,会安排一些阅读计划。

今天就把这个可以协助养成阅读习惯的APP——小花生分享给大家。

小花生App,我们从去年8月开始使用。

现在已经用了11个月。

我们使用最多的一个功能就是阅读记录

这个功能是通过记录孩子每天的阅读行为,构成数据反馈,协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入口在首页下方一个“+”号按键。

录入的方式很简单,比如说扫码。

扫书后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录入信息。

里面的书库很全。国内出版的,国外的,港台版的基本都有。

国内出版▼

港台版本▼

国外原版▼

书库没有的书也可以手动录入。

书库书目更新的速度挺快的。

牛津树最新引进的科普系列。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书库还没有。需要手动拍照上传。

过几天就看到看这套书的人数增长。

15人到32人▼

和娃看完书,顺手就可以录入。

等我们录入完成,App就会显示哪一天读了哪些书。

在App上还能构成一个像打卡一样的页面。

可以看到这个月哪一天有记录,哪些天是空缺的。

除了这些基础的记录,在每个月结束之后,小花生App还会生成一份私人的阅读报告。

这份报告很有意思。

先是总的汇总。

44本指看了44本不同的书。57次44本书有13本反复阅读,累计就看了57次▼

然后是各项细分的数据。

阅读量,和上个月以及同龄孩子相比的数据。

英文阅读,看了多少本英文书。

阅读类别。

可以看到同年龄段孩子都在看什么类型的书。

现在的娃读英文书占比很惊人▼

虚构非虚构

这个是个很有意义的目标

虚构类的书我们接触比较多。像小说、诗歌这种,靠想象创作的作品。读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和简单。

非虚构则是报告、科技、百科等基于现实构成文本。这类的书读起来会比较单调

但在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拓阔孩子知识储备等方面很重要。

这个统计就会提示无意识让孩子看一些非虚构类别的书。

个人阅读榜。

这个是看剁手的速度和看书的速度。

书房藏书这是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手动录入本人家购买的书。

需要一本一本扫码。个人感觉这个功能不是很实用,因为扫码进去只能显示数量和书的基本信息(书名等等)。

不需要刻意去更新,看过的书从阅读记录录入就好了。

除非是刹不住剁手,可以提示一下先把买的书看了。

最初是看过的这些书的封面。

这份报告虽然会有一些bug。

比如有些书属于同一套的,会被记录为同一本。

有些时候未必能及时记录。

但基本的阅读情况都可以被记录到,然后可以根据数据做一些调整。

此外,小花生App最新英文阅读进阶的功能。

这个不需要重新录入,只需在上一个阅读记录功能上操作了,可自动生成。

比如不同级别的书刷了多少本。

下面还有不同级别的参考书目。

对分级比较陌生和迷茫的家长可以参考书单去给孩子找书。

最初这个App还有一个同龄人的功能。

可以看到年龄相近的孩子都在看什么。

不过玩这个功能要做好心理预备。因为小花生上的大神特别的多。

像我家娃的月报基本上是被同龄人秒杀的。

但大家也不需要太紧张。

每个孩子的进度不一样,习惯不一样。

书的难易不一样。

有些书也需要反复阅读。

协助他们在持续阅读这件事构成习惯。

就是很好的收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