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亲子阅读之《大人童话》:孩子看到的是童话,大人看到的是现实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川未明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一生创作过一千多篇童话。但有意思的是小川未明一开始并不是写童话故事的,他是以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为之奋斗的。但是在成为作家的途中,因为生活困顿,他最终选择成为了一名儿童作家。

晓得这个典故之后再看小川未明的童话故事,往往能察觉到其中所包含的并不属于儿童所能理解的含义。

小川未明的童话故事风格有点接近于安徒生,用童话故事的表象来剖析人性。

这本《大人童话》的开篇就是他著名的作品《红蜡烛与人鱼》。

在海底生活着的人鱼族,因为向往人类的生活,于是把本人的孩子留在了人类的世界。

收养人鱼少女的一对老夫妻本来是非常疼爱人鱼少女的,视她为神的恩赐。人鱼少女在爱和关怀中长大,她为了报答老夫妇的养育之恩,用红色的颜料在蜡烛上刻画图案来售卖。买了图案蜡烛的人发现只需点燃了蜡烛,无论出海时怎样的狂风暴雨都很快会平息。老夫妇赚了很多的钱。他们认为人鱼少女是神明给他们的福报。

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对老夫妇会因为一大笔钱,而情愿把人鱼少女卖给做杂耍的。

人鱼少女在被卖掉之前,用所有的红色颜料,把蜡烛全部涂成红色。买了人鱼少女的船只,在大海中遇到风暴而沉没了。从此红色的蜡烛也就成为了不祥的征兆。

最后人鱼少女的结局并没有说明,但是很明显她回归了她出生的大海。

《红蜡烛与人鱼》很明显是为了表达,人性的贪婪胜过对神明的信仰。

这对老夫妇不断认为人鱼少女是神赐给他们的礼物,而现实也证明了,有了人鱼之后,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们也没有缺钱,甚至比以前更有钱了。

可他们为什么最初还是情愿为了一大笔钱而把人鱼少女给卖了呢?我觉得就是因为金钱在他们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而对于神明的信仰越来越淡了。他们觉得就算是神赐的礼物,为了金钱也可以舍弃。

而人鱼妈妈最开始为了报答他们,让海面风平浪静的善意,也终究被孤负了。她输给了人类对于金钱的贪婪。她认为人是一种高级而善良的种族。这一点被现实给打败了。

这个童话是基于小川未明对于现实的反思。这一点和安徒生童话的内核非常类似,安徒生也是在揭露社会黑暗面的同时,给人以希望。小川未明也最终让人鱼少女回归了本人的家乡,也留下了那一点怜悯。

这一整本的童话故事基本上都在表达类似的思想。小川未明所描绘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而这些人发人深省的故事,在现实中其实也常常发生。

孩子们读这样的故事看到的是童话的外壳,而大人们读这样的童话故事看到的都是现实生活。

所以这本书起名为《大人童话》也是名副其实的。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小川未明的文字好像一首诗歌,在充满韵律的文字中感遭到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他让读者感遭到一种沉思,好像在黑暗中静静绽放的希望之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