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当孩子遇见书》:遇见丰富、有质感的人生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九月份,儿子所在幼儿园举办了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在讲座中,主讲人林子盟教授推崇的育儿理念是:让孩子在书本里成长,在自然中成长,在活动中成长。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不像温室里的花朵那般脆弱。

后来,在土豆姐推荐的育儿书单中,我读到了一本书。我很喜欢书名,觉得温暖又有诗意。于是买了读。读着读着,却发现这位作者的教育理念,与林教授的教育理念是出奇的一致。

这本书就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的《当孩子遇见书》。她不只是日本国宝级作家,还是儿童绘本作家。因为她在保育园工作了十多年。这些年在园里积累下的经验,为她成为儿童绘本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对于儿童有着深度的了解与热忱的爱意,又促使她进行绘本创作。她创作的童话著作《不不园》,儿童绘本《古拉与古利》系列,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在《当孩子遇见书》中,作者分别从绘本对于孩子的重要、绘本的选择以及阅读方式、我与书的结缘以及绿保育园与孩子带给我的创作灵感等几方面,叙述了孩子带给她的无尽快乐与幸福感。更深地阐述了书与绘本带给她的影响:不只滋养了想象力,也陪伴着她度过了特殊时期的孤单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在多年以后帮她完成了职业转型,使她成了专职作家。

这样看来,保持阅读的习惯,尤为重要。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内心的成长,思想上的提升,而且或许在以后人生的某个节点,又会协助我们去追随自我,凸显自我的社会价值。

《当孩子遇见书》

01 绘本是孩子内心强大的范本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有家幼儿园,请她来讲“如何培养强大的内心”。于是她首先思考“强大的内心”到底是什么。

对大人来说,这大概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幼儿,这会令他们迷惑不清。作者认为孩子并不会因父母用言语煽动,内心就会强大起来。

说到底,还是要靠孩子本人。用本身的力量去踏实地锻炼,由此逐步强大。遇到危机时,不沮丧退缩,而是充满阳光地重新站来。而蓝眼睛小猫的这种力量,年幼的孩子也完全具备。就这样,她通过对绘本《一只蓝眼睛的猫》(埃贡·马蒂森文/图)的解读,解释了“什么是强大的内心”。

所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绘本是一个微型世界。孩子通过绘本,来构建本人最后的世界。从绘本中感受的经验,又折射在生活中。这也是绘本在生活中的延伸,以无声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父母而去。父母也不可能为他遮挡人生中所有的风风雨雨。所以,独一能做的,就是给一座丰富的精神世界,陪伴他去成长。

所以绘本不只是孩子读书的入口,也是孩子协助孩子内心强大的范本。

日本的笔记作家奥野宣之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需要一些能与本人想长期相处的书,等在精神上感到挫败之后,才能及时的协助我们,给我们坚实的心理支撑。”

这时候,绘本就拥有这样的力量,滋养着孩子的精神,助其构建内心强大。有时,也会是孩子忧伤失落时,宝贵的精神安定剂。

02 绘本的选择与阅读方式

在绘本的选择方面,作为父母我们更热衷于选择各种经典绘本,中川李枝子却告诉我们,绘本的选择,应该随意一些“。

因为绘本的阅读主体是孩子,只要孩子喜欢,这样的绘本才是好绘本。

所以,当父母推荐给孩子的绘本,孩子不喜欢或者不感兴味的时候,父母们不要焦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本人的喜好。作为家长,就是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按照本人的喜好去选择。并且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在变化。等到家长发现的时候,他或许已经走进你推荐给他绘本了。

如果给孩子培养阅读绘本的习惯时,最好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陪着孩子一起走入绘本,这也是一个家庭中最温馨的时光。

孩子都是天生爱热闹,也喜欢父母身上天然的亲密感。所以给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时,先从父母的怀抱开始吧。怀抱,给人天生的安全感与情绪上的抚慰。仅仅是单纯的抱着,也会让人感到幸福。

相信多年以后,你与孩子都会忘记读了什么绘本。但孩子坐在你怀里的场景,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彼此的生命里。

与其说是父母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特别是有两个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留意:你们对大宝的方式,决定着大宝如何对待小宝,如何对待他人。”

父母如果抱着大宝在怀里,给他讲绘本里的故事。那么有一天,大宝一定也会抱着小宝在怀里,讲父母给他讲过的绘本。这是一个多么有爱的画面啊!

怀抱

03 让孩子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成长

意大利幼儿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说:“在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要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活动应该是有创意的,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因而,作为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设计有创意风趣的游戏,让孩子在释放精力。同时又可以锻炼身心,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会带给孩子成就感。

例如,绘本馆现在很受孩子的喜欢。因为孩子聚集在一起阅读绘本,遇到喜欢的绘本,他们会进行表演。但前提是必须有孩子站出来组织大家,进行角色分配等等。在这个过程里,无形中就考验孩子们的沟通的能力,协作的能力和领导的能力等。

在这之中,孩子获得的更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

总之,孩子们在这些绚丽多彩的过程中,收获的满足感,给与他们向外探索的热情与勇气,这比空洞乏味的鼓励更可贵。因为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这些东西会在镌刻在孩子的生命里。日积月累的堆积起来,就像是一缕缕阳光,照亮孩子的前程与人生。

当然,活动不局限于室内,更提倡带孩子去户外。

在大自然中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样的孩子,见过大山雄浑,草原的辽阔,大海的壮美,日出的惊喜,夜晚的璀璨等等,见到过这么多美好的事物,让他不只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写到:“父亲已经描述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腾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美丽的大自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梦魂萦牵,使流落在异乡的蒙古人——席慕蓉有了归属感。

所以,大自然拓宽孩子视野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找到归属感。落叶归根,倦鸟归林,大自然给与万物归属感。或许它是一个人最后的记忆,最终的归宿。有了归属感,孩子的人生才会厚重。

难能可贵的是《当孩子遇见书》中的保育园,就是这样一方沃土,滋养孩子的心灵,养育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生命。让孩子成长在游戏中,成长在多彩多样的活动中,成长在自然中,成长在丰富多彩的绘本中,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即便孩子遇见不上如此美好的外部环境,可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成长,在活动成长,在绘本与书中成长。

通过这样的方式,长大的孩子。我想他们的生命,一定是丰盈的,有质感的。

我是仰望梵高的星空,情愿和大家一起学习有质量的爱孩子。喜欢我的话,请关注我,我们一起同行,提高爱的质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