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名家绘本专栏后,我分享过安野光雅、大卫威斯纳、五味太郎、安东尼.布朗、旁帝,不记得哪篇有读者给我留言,为什么这些大师都是男的,没有女作家吗?
当然有,日本绘本作家林明子,我对她的作品,不能说每部,起码90%是真爱,太诱人了。
如果你没听过她名字,相信也至多看过她一两本作品:
(我家还能翻出来的库存)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曾对林明子表白:“我没有那么了解绘本,只是喜欢你的绘本。你的画看起来不一样,给人感觉是一边画着一边还想画得更好。”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从世界范围的绘本杰作,挑选他最喜欢的50本绘本,林明子也占有一席。
被大师们推崇备至的林明子,究竟有何魅力?
林明子和五味太郎
在日本她地位超然,畅销40余年,绘本邮票公开发行了100万套。
更创造了单册销量超过200万的奇观。
每次任何评选或奖项,她也一定不会被遗忘。
▶ 日本读者票选最喜爱五本绘本,林明子榜上有名。
▶ 日本最权威三大绘本奖——日本绘本大奖、讲谈社绘本奖 、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都颁给过林明子。
▶ 日本最专业绘本杂志MOE,为林明子做过特辑。
不过,了解林明子作品的,都晓得她描写的都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
可就是在这些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温暖的童年,看到了本人的影子和那些当孩子时说不出口的小情绪。
这些温馨、恬淡的小事,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收获了千万粉丝。
1
成长中的小霎时
记录着温暖童年
和许多绘本大师的作品相比,林明子的作品剧情不够“曲折离奇”,画面也并不“惊心动魄”。
她独特的优势在于,她既是绘本作家,也是一位母亲。
这样的双重身份,给了林明子“近距离观察孩子成长”,并把这些精彩的“成长霎时”呈现在绘本上的机会。
适读年龄:3-6岁
《MOE》已经进行过一次“读者最喜欢的林明子的图画书”投票,结果《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名列榜首。
这本书叮当最少看了5次,是记录“成长霎时”的典型作品。
孩子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第一次”,每一次新尝试,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亚于一场冒险。
有一天,5岁的美依突然得到一个“冒险”的机会。
妈妈派美依一个人去买牛奶。
看图中,摇篮里哇哇大哭的宝宝,沸腾的锅子和水壶、水池里堆积的碗盘、打碎的鸡蛋、扔在一边的吸尘器……这鲜活热辣的生活场景,不是有当妈妈的亲身体会,真难以描摹出来。
妈妈手忙脚乱,需要美依帮忙则显得顺理成章了。
接到“任务”的美依灰溜溜地出门了
妈妈还在身后叮嘱:
“一是小心路上的车,二是别忘记找钱。”
好危险!自行车风一样呼啸而过
哎呀!摔跤了。她会哭吧?
没有哭呢,美依本人爬起来
哇,还好2个硬币都找到了
店里没人怎样办?
墨镜大叔好吓人
胖大妈别挤我呀……
憋红了脸
终于说出口:“我要买牛奶!”
啊!忘记了找钱,妈妈叮嘱过的
林明子就像一位忠实的儿童纪录片拍摄者,详细又生动地记录着美依的“冒险”过程中每一个表现:
学会躲避车辆,跌倒了本人爬起,找回丢失的硬币,鼓起勇气说出要买的东西……
这些事情那么小,小到似乎不值一提;这些事情又那么大,大到直击每个孩子的心灵。
❃ 大人看到会忍俊不由地想:啊,小时候我也这么胆怯呢!
❃ 孩子们看到会觉得好贴心:啊,原来别的孩子和我一样呢!
最初结局很温馨:妈妈给美依处理好了膝盖上的伤口,美依和小宝宝开心地喝上了她“第一次”买来的牛奶。
我能想象出美依买了牛奶回来,妈妈是怎样肯定和表扬她的。而她的内心,又会涌出怎样的成就感。
对于小小孩来说,能独立完成妈妈交代的一件事,是多少了不起。而这种成就感,是鼓励孩子英勇迈出成功步伐的良方。
读完这本书,我也经常拿美依的故事去鼓励叮当,英勇迈出他的第一次。
适读年龄:3-6岁
《阿惠和妹妹》则呈现了二胎家庭里姐妹俩的日常相处。
妈妈突然有事出了门,妹妹小彩却突然从午睡中醒过来。
姐姐阿惠一下承担起了照顾妹妹的责任:
安慰哭泣的妹妹
帮她穿鞋
陪她玩耍……
蹩脚!妹妹忽然不见了
啊!有人被自行车撞到了
呼——还好不是小彩
呀,前面的是小彩吗?
也不是……
谁在哭?是小彩吗?
不是,不是
全都不是小彩……
小彩究竟在哪里?
阿惠一边跑一边喊:
“小彩,小彩,小彩,小彩……”
啊,找到了!
小彩笑着对姐姐举起沾满沙子的手
阿惠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抱着妹妹
在寻找小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跟着阿惠的视角也经历了一场“冒险”和“成长”:
❃ 小彩丢了,心情也跟着阿惠紧张起来;
❃ 一次次“找到了”和“不是她”之间,心情跌宕崎岖;
❃ 最初姐妹俩的拥抱,让孩子体会到有兄弟姐妹的幸福。
姐姐阿惠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晓得怎样做一个姐姐。
她会疏忽大意,所以弄丢了妹妹。
但她在照顾和寻找妹妹的过程中,激发了她但责任感,最终成长为了一个真正值得妹妹信任的姐姐。
适读年龄:2岁+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本书《阿秋和阿狐》,去年我们公号读者投票孩子最喜欢的书,这本书也是备受追捧。
这是一个关于“玩偶朋友”的故事。
叮当也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小兔子,曾很长一段时间陪他吃饭、睡觉,陪他玩耍,说悄然话,是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阿秋刚出生,阿狐就被奶奶送来陪她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
阿秋和阿狐总是在一起
渐渐的,阿狐旧了
胳膊也开线了
他们决定一起去奶奶家,缝一缝
哎呀,火车开啦,
还没找到座位呢!
阿秋饿了
阿狐去排队买盒饭……
好不容易赶上了火车
可是阿狐的尾巴被夹住了
幸亏有列车员叔叔帮忙
突然冲出一只凶猛的黑狗
阿狐,我一定会找到你
啊,找到了
我来救你,阿狐!
阿狐,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阿秋从一个被照顾的孩子,到学会照顾本人的“好朋友”,似乎成长在一霎时。
阿狐给了阿秋好多的陪伴和温暖,和阿狐在一起,阿秋就会感觉到安心吧。
有了阿狐,阿秋就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孩子的成长,就是来得这么突如其然。
林明子创作这些温暖的作品时,就像一个妈妈在揣摩孩子的想法。
她总能精确地捕捉到了孩子们细微的小情绪,也总能用最温柔包容的态度,体谅他们的胆怯、迷茫,等待他们的成长。
那么熨贴舒心,让童年温暖又美好。
林明子相关作品推荐
适读年龄:2-6岁
▽
《第一次野营》
《第一次做面包》
《我不断不断朝前走》
2
鲜活可爱的孩子
细腻真实的笔触
有人说,林明子笔下没有“丑孩子”。这让我深以为然。
她总是带着妈妈般的爱意在绘画,笔下的孩子们都有圆润可爱的面孔、趣稚灵动的神情。
每一个角色都生动鲜活,就像是你我身边的孩子。
她是怎样做到的?
在创作时,她有一个绝招,她会先拍下孩子们的照片作为素材,再照着细细描摹。
阿惠帮妹妹穿鞋对比真实照片
这使得她笔下孩子们动作神态特别传神。
隔着画纸,我们似乎能触摸到孩子们柔软的、分发奶香味的小脸儿。
妈妈们被林明子深深打动的缘由,也就在于此吧!
看,《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里的美依的神态和动作多么鲜活:
第一次被妈妈派任务
太兴奋了,走路同手同脚
被自行车吓到了,紧绷贴墙的小身体
被胖大妈挤到一边时
努力想从空隙探出身子
小孩子“第一次买东西”时的复杂心情呼之欲出。
《要是陀螺转起来》里面的群像更是精彩!
学校操场上七八十个小孩,每个人的表情动作各不相同,是不是很风趣?
咧开嘴似乎笑得很大声的小男孩
偷偷讲小话的闺蜜
不肯老实呆在队伍里的调皮鬼
表情得意比v的小胖……
古典派的画家林明子,她的笔触细腻,色彩柔和浓艳,画出了孩子们的姿势神情,也画出了满满的童心童趣。
3
数不清的小秘密
给孩子“发现了”的惊喜
和很多绘本大师一样,林明子也喜欢在图画中隐藏细节。
她的每一本作品都是反复构思雕琢,不停地画啊画啊,画到最好的成果。
追求更好,是林明子一生的创作信条。
历时最长的一部作品,她和编辑一起打磨了整整10年。
她一生仅创作了30余部作品。
和林明子同岁的五味太郎,可是有高达300多部绘本出版呢!
不过,和高产的五味太郎不同,林明子很喜欢雕琢图画细节。
五味太郎曾吐槽过老友林明子创作缓慢:
“我经常对她说,你这样就算完工了吧。没想到她还在不停地重画。有她那些功夫,我都能画5本绘本了。林明子跟我真是不同类型的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成了朋友!”
但他对林明子的绘本评价却很高,称其特别有阅读价值,可谓绘本文学。
林明子的作品在细节上确实做到极致,每一本绘本里都有很多伏笔和细节。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隐藏的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看!美依买东西路上的那只猫
布告栏里的寻猫启事
原来是同一只!
街口商店的名字真眼熟啊!
啊,原来是作者筒井赖子的名字
看看布告栏里的绘画老师是谁?
啊,正是林明子呢!
被墨镜大叔吓了一跳的黑猫
映托的正是美依受惊的心情
深受读者喜爱的美依,在其他绘本里偷偷出现过:
看!阿惠找到妹妹的游乐场里
那个黄条纹衫红背带裙的小女孩是谁?
阿惠去医院看生病的妹妹
是谁正在自动贩卖机前买牛奶?
有时候,这些小秘密还会带有一点奇幻色彩:
阿秋和阿狐搭火车去奶奶家,遇上了不少童话里的熟人呢!
看,站台上和爱丽丝告别的
竟然是卓别林!
车厢里坐着的
是喜欢追逐彼得兔的麦格先生
叮当特别喜欢《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每次我们都沉浸在发现这些小细节中:
躲猫猫大王在哪里?
要倒着才能看见哦!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
都来玩躲猫猫啦!
哈!大熊在这里!
躲得真荫蔽啊!
小松鼠和黄鼠狼
这是谁的腿呢?
原来是狐狸呀!
找到了!小蜥蜴
猴子猴子在哪里?
这本的躲猫猫游戏太精彩,叮当可以开开心心一个人找好久。
这些风趣的细节,给孩子的阅读添加了很多惊喜,也丰富了作品本身的厚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