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日本著名童书作家,告诉父母如何走出让孩子爱上读书的误区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力和古拉是两只可爱又善良的小田鼠。他们无忧无虑,和朋友一起在森林里烤蛋糕,举办盛大的南瓜宴席,到野地里聚餐。他们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一团欢笑。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日本著名童书《古力和古拉》里描绘的一些情景。这本书自1963年出版至今,累计发行已经超过2000万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日本绘本界有着崇高的地位。

我们今天要阅读的这本《当孩子遇见书》,也是《古力和古拉》的作者中川李枝子在1982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绘本与孩子的书。书中用非常平实而质朴的言语,讲述了作者十七年绿保育院生涯中,亲身经历过的绘本与孩子之间的种种。

《当孩子遇见书》

作者中川李枝子,日本著名的童书作家。她从小就热爱读书,长大后一心向往要当日本“排名第一的养育员”。毕业后,她在绿保育园从事养育员工作长达17年之久,直到后来和平迸发养育园被迫关闭,才中止了这份工作。

中川李枝子认为绘本对孩子的协助非常大,因为“幼儿成长的养料来自玩耍,而绘天性将玩耍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书籍能够“带给孩子们对人生的希望与自信。”

作为一个几乎没有看过绘本的70后妈妈,当我读完这本《当孩子遇见书》,却不测发现,我从书中收获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知识。例如,如何发现孩子阅读的兴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如何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在这儿,我想写下通过阅读此书带来的亲身感受。希望能对和我一样,没有从小陪伴孩子读书的家长们有所协助

1

如何发现孩子的阅读兴味

这天晚上,我埋头做着本人的事情,光屁股的儿子一个人玩耍了一会儿,突然问我“妈妈,那本《小王子》的书在哪?”

“在床头呢,那本厚厚的书下面你找一下。”

随后一小段时间,都没听见儿子吵闹的声音,我抬眼望去,他坐在床上,拿着那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

这是开始爱上阅读的节拍吗?我心里在嘀咕。

父母要留心,及时发现孩子的阅读兴味

孩子今年已经9岁了。早已经过了看绘本的年龄。作为父母,我们忙于生计,从小对他就像放羊一样,没有很认真的去管过他。说起来我也晓得,孩子从小读书的好处。在他小一点的时候,也给他买了不少书, 可是他都是每本翻了两下就丢在一边,说不喜欢。后来买的书都堆在那儿,慢慢便不再买了,感觉那就是在浪费钱。

直到最近,看完这本《当孩子遇见书》我才明白。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大人读书的目的性完全不一样。你不能去指望一个孩子抱着本书,一看就喜欢,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

那完全不现实,作为一个没耐心的孩子,他看书可能一本书就翻几页,丢到一边,又去翻另一本。或者想起什么好玩的事,又完全把读书丢在一边。

王子与公主

就像那本《小王子》,它摆在床头已经很久了。最开始他翻了两页,说不好看。昨天晚上竟然奇观般的看了将近二十分钟。

我心里暗自窃喜。儿子整天与我讨论的,都是电视和游戏里的场景人物,真的很难看见他抱着一本书坐在那儿读。

所以当儿子说起《格林童话》故事挺多,他想看时,我突然意识到, 他对阅读开始有了兴味,于是毫不犹疑地告诉他“明天妈妈就去图书馆借”。

2

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首先,从孩子熟悉的书本开始,即便开始不熟悉也没关系。

中川女士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第1次给孩子们读一本《一只蓝眼睛的猫》时,所有的孩子都面无表情、神情严肃,没有一个孩子笑;第2次读这本书时也是一样;直到第3次再读这本书,书中小猫的举动会让孩子们哈哈大笑,孩子们会根据书本中小猫的行为,做出各自的模仿动作。

所以做为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打开书本看两眼就扔到一边,就是不喜欢这本书,很大可能那只是因为孩子还不熟悉而已。等待孩子对书中的情节熟悉起来,他会慢慢把本人带入书中,进入到另外一个想象的世界。

一只蓝眼睛的猫

其次,选择孩子感兴味的、经典的书籍。

百度词条对“经典”的解释是这样:满足具有通俗性、跨时代性、言近旨远启发教育性、涉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读者众多的书才算是“经典”。

经典书籍,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才流传下来。它可以反复被人阅读,而且会越读越喜欢。就拿儿子看过的那本《小王子》来说,在我年幼时我也看过,现在我依然喜欢读它。

而这本《小王子》写于1942年,一代又一代的人都看过它喜爱它,所以它流传至今,还会不断流传下去。

另一个方面,经典书籍一般来说制造精良、图片优美,不只耐看,书籍本身也具备非常好的观赏性。读着这样一本书,既品尝着优质的内容,又可以欣赏书本美丽的外观,阅读者身心都会处于非常愉悦放松的形态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孩子感兴味的书籍。但是需要留意的是,不能孩子说要什么就是什么,那是溺爱,更是不分对错的顺从。

父母有责任向孩子明白表达本人的喜好与厌恶。就像《当孩子遇见书》所说,应该趁这个机会,“把挑选良好事物的眼光以及良好的感觉,直接传递给孩子。”

3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这本《当孩子遇见书》中,作者中川李枝子认为,无论是绘本,还是其他书籍,孩子爱看才有价值。至于作者是怎样想的,希望达成什么目的,和孩子都没有关系。

作为家有少年初长成的父母,我们应该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首先,营建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慢慢浸染其中。

有句古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读书也是一样,需要有相应的氛围。

孩子回到家里,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玩手机,你去指望孩子认认真真的去看书,那会是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

杨绛先生已经在《我们仨》中写了女儿钱瑗幼时读书的事情。从小钱瑗就生长在读书的环境里,父亲看书母亲看书,家里四处都是书,不需要刻意引导,书自然而然成为她的玩具。

营建好的读书环境

其次,陪孩子一起阅读才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家里有书孩子本人看就行。天天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去陪孩子读书。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养家还要担任赚钱的父母,指望他们整天陪着孩子读书,会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这本《当孩子遇见书》告诉家长们最好的选择是:营建每天固定的亲子时光,养成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睡觉前,只需要花上30分钟,爸爸或是妈妈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孩子感兴味的书。感受孩子对书籍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快乐、感动、悲伤、不安、恐惧……在这一刻你会觉察到孩子不曾表现在大人面前的另一个他。

而另一方面,父母的陪伴,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温暖、舒心,这会是一段非常难得温馨的亲子时光。

温馨的亲子时光

就像作者中川李枝子在书中所说“和孩子一起看绘本的时辰,是一起愉快地享受,并且通过绘本再度发现本人孩子的时辰,这是非常宝贵的附加值。”

还有,读书时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

直到看了这本《当孩子遇见书》,我才发现陪孩子读书时的说教,原来是件多么愚笨的事。而我作为家长,竟然犯过不止一次。已经跟儿子讲《狼来了》的故事,就告诉他要诚实,不能学那个牧童,做个爱说谎的人;已经……已经……

现在才发现,父母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掺杂了自以为是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把大人的所谓经验强加于孩子,完全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是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满心期待孩子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却没有想到: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也会让孩子感受不到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从而很难养成孩子爱读书这个习惯。

就像《当孩子爱上书》中写道“读书的快乐来自精神的自在,被强制或被人横加干涉都不会得到快乐。”

让孩子感遭到读书的快乐

只要让孩子感遭到读书的乐趣,才会让孩子爱上书,养成持久的阅读习惯。

董卿说过:“我一直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协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希望像我一样,幼时没有认真陪伴孩子读书的父母,可以通过《当孩子遇见书》了解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秘密,明白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养成每日的亲子读书时光,并且让孩子不知不觉中爱上读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