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走 诗在走》
金敏 文 李知弥 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桂花树 真好
每次路过树下
总是在我的头发上
撒上几朵桂花
把我当成了 她的娃娃
——《走啊走 诗在走》
暑气散尽,天气微凉,空气里忽然洋溢起桂花香,秋天就来了。
有一本童诗绘本,从春天出发,走啊走,走过夏天,走到我们跟前,正好赶上了中秋。
这是一个“孩子”从家出发,走到广阔的田野,在自然中与花鸟虫鱼嬉戏,最初又走回了家的故事。“孩子”在自然中嬉戏,与自然对话,在自然中成长。
“孩子”的故事从注释第一首诗开始:他(她)听见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看见毛毛虫在裙摆上的蠕动,按捺不住想出去走啊走的念头;
走啊走,看见院子里的蔷薇花落了,想该去哪里好呢?犹疑、彷徨,没无方向;
走啊走,看见了宽阔的麦田,眼前豁然开朗,春风拂面,感遭到前行温暖的力量;
走啊走,在野地里和狗尾巴草玩,在池塘边和蜻蜓、鱼儿玩,在沟渠里和泥鳅玩,在大树下和太阳玩;
走啊走,累了,倦了,想回家了,于是往回走,桂花树是爱,柚子树也是爱;
走啊走,走回了家,厨房的筷子篓里有家的味道,客厅的椅子上有家的温暖,窗外的腊梅寄托着“孩子”对瑞雪的企盼和新年的向往。
“孩子”的故事,藏在封面里,藏在环衬里……藏在书的每一个角落里。
《走啊走 诗在走》描绘了四季,寓意着成长,分发着浓浓的中国味道。全书的内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编排,寓意着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万物生长。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春天的小鸟、毛毛虫、油菜花、蔷薇花、麦田,“读”到夏天的狗尾巴草、菖蒲、蜻蜓、荷叶、池鱼、泥鳅,“读”到秋天的云朵、银杏、桂花、柚子,“读”到冬天的雪、筷子、椅子、饺子……“读”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发,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比喻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走啊走诗在走》从金敏大量的诗作中精选出20首,以童诗绘本的方式呈现。金敏的童诗独具特色,清澈透亮,朗朗上口,说是给孩子看的诗,诗里藏着天真,更藏着智慧。绘本中选出的童诗风格统一、言语生动、鲜活朴实、娓娓道来。文字初读上去,清清浅浅,童趣盎然;细细读来,又别具神韵,有着生活的五味杂陈。
金敏的创作来自于生活,正如他本人所说:“退休后,我每天早上都会喂麻雀,有时还会和孙子一起躲在窗帘后面看,然后就写了很多麻雀的诗。我每天都会遛狗,然后就写了很多小狗的诗。有的诗是抱小孩子时想起来的,有的是看小孩子学着用筷子时想起来的,有的是在柚子树下往上看时想起来的……”
当代水墨艺术家李知弥先生被特别邀请来为这本书创作图画。他擅长表达中国的、自然的、生活的意象,非常吻合这本书的题材。他的画作,线条、光影和墨色,都有着莫名的让人感动的力量。他以往的图书作品,多是拿旧有画作“以图配文”,而《走啊走 诗在走》是李知弥先生首部全新创作的童诗绘本。
这次的“命题作画”,对画家来说是一次理解与想象的挑战。他尝试着走进每一首诗里,跟着诗游走观景,与诗人的想象一起碰撞,让本人做回孩子。图画创作经过了三年的打磨,最初的呈现令人惊喜:水墨风格的画面将散落的诗歌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那便是诗歌生长的地方。
《走啊走 诗在走》打破一般诗集的固有方式,书中没有出现目录和诗名,暗示着生活中处处有诗,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而每首诗在不同的读者心中也可以有不同的名字,无需预设。走啊走,诗在走,诗在自然里走;走啊走,诗在走,诗在生活里走。
正如画家李知弥先生所说:“这本书,创作之初就如一个被大家守护的孩子般,四年间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关爱、支持和鼓励,期待此书最初呈现给大家的那一刻,是带着光来到这个美好的世间。”
诗人|金敏
1955年生于上海嘉定。自幼酷爱儿童文学,2011年开始写儿童诗,已有诗作二千多首。作品散见《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及全国30多家儿童刊物。每年都有作品入选《儿童文学选刊》《儿童文学年度选刊》《中国幼儿文学精选》。
水墨艺术家|李知弥
1979年生于安徽,自幼习画,喜诗词。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家,现居上海。他的画作经常在国内外展出,深受大众的喜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现出版有《知弥先生心画》《常相知》《君自故乡来》《时辰》《万物与我》等画集。
材料: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沈阳
上一篇:最新发布!100种图书,中国小学语文学科基础阅读书目(教师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