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道路,若回顾为新中国70年儿童文学做出独特而杰出贡献的作家,葛翠琳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名字。
在新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十七年”(1949年—1965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它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与开辟时期,也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童话佳作,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金近的《小猫钓鱼》《小鲤鱼跳龙门》,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葛翠琳的《野葡萄》、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这块沃土上,新中国作家们用本人的辛勤耕耘为新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滋养了好几代中国少年儿童向往真善美的心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建造起亲情、民族情、爱国情的圣殿,而葛翠琳就是其中一位笔耕不辍的创作者。
葛翠琳降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贫穷之家,但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她收获了美好而丰富的童年记忆。
据她回忆,那时候,"高粱杆剥开,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巴,捏成碾磨盆碗,柳条儿苇叶儿作笛子,葫芦瓢作船荷叶当伞……"
在她还不识字的时候,祖母就一边纺线一边给她讲民间传说,她心中最早的那些动人故事就是那架陪伴祖母一生的纺车给她纺出来的。
而她双目失明的爷爷,在不得不离开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私塾教育后,在家里天天背诵古文,葛翠琳虽然听不懂,但却喜欢爷爷那种苍凉的有着十分强烈节拍的吟诵之声。
葛翠琳说,爷爷的声音是她记忆里永存的苍凉留念。
小学毕业后,葛翠琳到北京求学,强烈的爱国之心激励着她埋头苦读,献身文化事业。
在新中国的黎明之前,她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回到中学里积极参与组织读书会,办图书馆,组织进步同学参加学运。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取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之后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她参加歌咏队,演戏,自编自演,开展各种文艺宣传活动……
她的命运便从此时开始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风风雨雨便是一生。
1953年发表在《少年文艺》上的《少女与蛇郎》,是葛翠琳的第一篇章话。
此后,她一口气写出了《雪梨树》《野葡萄》《采药女》《雪娘》《泪潭》《金花路》《种花老人》等著名童话,被视为“民族派”童话风格的代表。
除了文学创作,葛翠琳的文学活动也是她文学生涯里的重要部分。
从1950年在北京市文联任老舍业务秘书兼文联儿童文学组组长到1990年与韩素音共同倡议建立"冰心奖",葛翠琳对中国儿童文学及其与外国儿童文学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家要有责任感,为孩子编织故事的作家尤其如此。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永远不可忽视,得到了教育性,儿童文学也就得到了意义。
葛翠琳多次说:“我之所以几十年坚持为孩子们写作,只要一个缘由,那就是孩子们需要我,我需要孩子;孩子们给予我的爱,注入我心灵的力量,是世界上任何珍贵的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葛翠琳注重童话中的教育主题,她深信这是儿童文学作家所应肩负起的严重责任和使命,这是一种“爱的启蒙”,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融情于理、寓教于乐。
今天,美妈为大家推荐的《种花老人》便是葛翠琳笔下奇思妙想和诗情画意相结合的佳作,这是诗意的童话,也是对于生活的哲思,期待你与孩子共赏!
美妈精选 · 今日上新
《种花老人》:热爱和勤恳是最美的花
作为新中国儿童文学领域著名的女作家,葛翠琳与叶圣陶、陈伯吹等人并称为“中国童话十家”,她创作了无数经典童话故事,《种花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爱花成痴并为培植花朵奉献一生的老人的故事。
在开篇中出现的那位“无私”的王爷,让我想起《聊斋·菊花仙子》中的马子才,他爱花却只情愿自赏,不让“过路的俗人”看花。
什么才叫俗人?把美好的东西占为私有,不顾也不屑与大家共享,这样砌高墙的心态、行为倒更为俗气。
花朵,意味了美,也意味了种花老人勤恳付出和分享的美好。为了在画面中表达这种美,画家集结四季与百花,以清新、唯美、纯净之态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让读者大饱眼福,也体味到中国的特色魅力。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既能感遭到对美丽自然的深情歌颂,也学会为心中的热爱付出本人的努力,并情愿将美好的事物分享给身边的人。
内容简介:
从前有一名花匠,人们叫他万顺爷爷,他在王府花园里种花多年。
王府的花园各种名贵的花都有,但王爷从不让府外的人欣赏,这不是万顺爷爷期望的事。所以他不顾王爷挽留,毅然辞去了花匠的工作,想要自己回家种花。
可是王爷很生气,还命令万顺爷爷不准他种王府里有过的花。
爱花如痴的爷爷不会就此罢休,春天的时候,他便遇上了一个采药草的小伙子,跟着去百花山寻找好花……
山路艰险,万顺爷爷几次差点跌下悬崖去。
即使只采到了几把野花叶和野花根,就像寻到财宝一样欢喜。
他把采来的花籽种进花盆里,来年春暖春来的时候,种子从土里钻出嫩芽。万顺爷爷便一天喷三遍水,三天松一遍土。
勤恳本身就是最美的花。
小院子渐渐成了花的世界,万顺爷爷便开始培育各种颜色的“冰花”。
突然他的手肿成了深紫色,手指不能弯,针刺一样。
原来这最美的“冰花”是毒根花,虽然爷爷逃过一劫,但他更衰弱了。
村里的一个穷孩子常常来帮万顺爷爷的忙,日子久了,爷爷预备让他成为本人种花手艺的传承人。
那年冬天,听人说深山雪地里有一种“冬花”,鲜红美丽。
万顺爷爷决定独自进山去寻找,走到半山腰时,却遇上了暴风雪,他两脚深陷雪地,怎样拔也拔不出来……
夜里,暴风雨才停。
忽然,白云深处走出十三位老人。他们是来满足万顺爷爷的心愿的,闰月老人把手中的花草一挥,霎时漫山遍野四季鲜花同开。
一个人花了终生的心血去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会感到最大的快乐。
浓郁的花香让人沉醉,他在幸福的喜悦中沉沉睡去,再也没有回家。
人们说,万顺爷爷是被花神接去花的世界了。
而花的事业呢,就由那个孩子延续下去……
作者引见:
葛翠琳,出版作品集20卷。她是新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成绩卓著,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女作家。童话《野葡萄》获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译成英法德俄日文出版,并拍成电视片1986年在慕尼黑电视节荣获青少年电视节目奖。
其他代表作有《翻跟头的小木偶》、《会唱歌的画像》、《核桃山》《鸟孩儿》、《问海》、《进过天堂的孩子》、《会飞的小鹿》、《春天在哪里?》等。
绘者引见:
黄晓宁,自在插画师,卡通设计师。2002年起公开发表作品,其中《南瓜宝宝》获中国视协的“最受欢迎卡通抽象奖”,配图童诗集《长翅膀的夜》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
好了,今天的美妈推荐就到这里了,快打开美妈讲绘本app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吧~
上一篇:温州教师温海波获冰心儿童文学大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