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文化」为娃选书忧虑?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书单来啦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粑粑麻麻忧愁不知如何为宝宝选图书?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书单来了!

经过数月评选,在送选的133篇单篇作品、68种文字图书以及来288种绘本图书中,选出了“年度图书(文字)奖”5本;“年度图书(绘本)奖”5本及“单篇作品奖”5篇。《梦想是生命里的光》《童眸》《吉祥时光》《绸带》《这是什么?》《懒懒地躺下,望着天空》等中外童书获奖。点下文看获奖童书的引见吧~

特殊贡献奖

汪海岚(英国)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家及推广者

年度作家奖

秦文君(中国)

编审,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年度作品奖

年度图书(文字)奖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

作者:舒辉波,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这是一本非虚构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期,他们或是留守儿童,或曾遭遇家庭变故,或是本身有重病……讲述十年来这样一群特殊孩子的成长,描摹这些普通人在梦想的照射下,奋力前行的“传奇”。

《童眸》

作者:黄蓓佳,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作品描写了上个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仁字巷”里一群孩子长大的故事。作品中的白毛、朵儿、马小五、弯弯、卫南、卫北、大丫头、二丫头等,在那积淀久远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然而他们的心智和心灵,却和父母一样,经历了辽阔的社会生活的洗礼。他们渐次长大,“仁字巷”里难忘的童年永远印刻在“童眸”中。

《沐阳上学记:男生女生那些事儿》

作者:萧萍,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沐阳上学记 男生女生那些事儿》是《沐阳上学记》的其中一本。李沐阳的脑袋瓜里装满了奇奇怪怪的小想法:宇宙深处、坐标系、二维空间......他和老妈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很风趣,有时候是充满温馨的“胖妞和小弟”,有时候是“相爱相杀”的“对方辩友”。不过,老妈永远是沐阳的坚强后盾,要不是她在两头调停,男生女生之间的大战可就一触即发了!

《布罗镇的邮递员》

作者:郭姜燕,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本书讲述了孤儿阿洛,如何以本人的善良,博得小镇居民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一名出色的邮递员,并且用本人的力量,解救面临洪水的小镇,化解小镇居民和森林居民的宿怨,重新互相协助,成为和谐共处的大家庭。

《吉祥时光》

作者:张之路,作家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本书刻画了1948年到1957年期间北京男孩吉祥的童年生活,用孩子的眼睛映射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百态。在这个有些倔强的小男孩眼中,世界是如此丰富、复杂而富有质感。

年度图书(绘本)奖

《缎带》(法国)

文字作者、绘者:阿德里安·帕朗热,阿尔班·米歇尔少儿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这本书从书脊下方的角落处垂下一根黄色的缎带——这也是一片具有奇异用处的书签。读者每翻开一个页面,即迎来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必须结合这根缎带才能从视觉上得以实现,缎带即是这幅插图中核心的具有想象力的元素。

《这是什么?》(美国)

文字作者、绘者:卡森·埃利斯,烛芯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这是什么?》是备受注目的美国年轻作家、插画家卡森·埃利斯创作的第二部绘本。展开的书页仿佛一幕幕戏剧场景,精致优美的昆虫们轮番登场,用奥秘言语谈论面前这个不断长啊长的绿色怪东西。这是一本精美的绘本,更是一个关于自然变化、周而复始的深刻寓言,四季如此,相互依存的世间万物也是如此。

《和风一起散步》(中国)

文字作者、绘者:熊亮,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文字创意源于战国宋玉的《风赋》,作者将文字中的“动”势以儿童的视角重新改编,用图像的方式把“风”这个主题视觉化。每页图画动中含静,翻页连贯、层层递进。整本书文图呼应,静动相依,又不乏细节刻画,童趣盎然,一气呵成。是一本很具有诗意特质的中国绘本。

《懒懒地躺下,望着天空》(波兰)

文字作者、绘者:乌苏拉·帕鲁森斯卡,姐妹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通过一种现代的、画面感强烈的绘图手法,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夏日里慵懒地各处走动的画面,并给读者留下敞开的窗户,允许他们在画面中增添他们本人的世界,从而使画面变得完整。

《屋檐下的腊八粥》(中国)

文字作者:郑春华;绘者:朱成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图书引见: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作者巧借一只受伤的小燕子的视角讲述胖婶一家过节日的过程。画家运用了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结合近景与近景的构图,将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很好的呈现了出来。故事温暖,色彩饱满,气氛祥和。

单篇作品奖

《门牙阿上小传》

作者:汤汤,刊登于《儿童文学》2016年第8期

文章介绍:作品以牙作为故事的配角,在以往的童话创作中并不多见。牙在作者笔下成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牙、唇、舌和人的关系十分自然,既合乎物性特征,又具有人的属性。重要的是,作者借由这个故事,把人生的经历、遭遇、情感、悲与欢、生与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牙的故事,更是一个人生的故事。

《鸟衔落花》

作者:马三枣,刊登于《少年文艺》2016第1期

文章引见:小说讲述一个身在清寂的寺院,却童心灿烂、并未与世隔绝,渴望与人交流的小和尚与同龄人之间的生活故事,让读者看到了年轻的生命和美好人性中难以约束的童真、明亮与梦想。

《什么都有的集山》

作者:万修芬,国语日报社2016年12月出版

文章引见:文中整个历险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涯海、猫雾山、酱奶奶等,意象新颖,童趣盎然;迷路、忧郁邮筒等双重意味妙趣横生

《大鱼》

作者:祁智,刊登于《少年文艺》2016第11期

文章引见:作品透过明丽和温润的江南水乡生活风情,写出了一种真实、自然而又令人捉摸不透的童年生命形态。一个孩子对一条大鱼不舍不弃的寻找与寻见,一个自在的生命无拘无束、不肯就范的生活姿势,还有童心的猎奇与渴求,生活的流动与多变,世界的宽阔与多元,都随着孩子对大鱼的追随、牵念、保护与重新发现,得以展开和呈现。

《野蜂飞舞》

作者:顾抒,刊登于《儿童文学》2016年第5期增刊

文章引见:作品以小说同名曲子及其意象串连起男孩女孩的友谊、情感以及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腾跃、省略、空白,随处可见,却不影响整个故事在似断非断的音乐旋律中推进,颇显艺术追求和叙述智慧。虚幻与现实自然对接,过去与当下巧妙融合。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引见

陈伯吹先生是宝山区罗店镇人,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前身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设立于1981年,是新中国文坛第一个以著名作家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奖项,是我国目前连续运作时间最长和获奖作家最多的文学奖项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使这个奖项立足于新的平台,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上海市旧事出版局、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三方合作,于2014年在“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基础上筹办“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将其列为“上海国际童书展”的重要奖项,共同开展相关系列活动。

材料:书香上海

编辑:刘喻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