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童年记忆中能否有这样一个名字——《儿童文学》你或许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适合9-99岁公民阅读”也还记得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路风景》《盛世繁花》……但你或许不晓得《儿童文学》今年已经60岁了!
60年来《儿童文学》滋养了一代代读者它的每一位读者都有一份独属于本人的故事
“读者”、“作者”、“编者”
“读者”、“作者”、“编者”这三个身份都属于一个叫李金本的人已经作为“读者”的他在《儿童文学》上阅读了金波老师的诗歌《信》他惊叹于诗人用“信”的意象将万物之间的关联表现得如此美好
当有人告诉他撕下的桦树皮可以做纸在上面写字时他又想到了金波老师的那首《信》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写一封桦皮信》开启了他从“读者”到“作者”的蜕变
可是当作者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给《儿童文学》投的稿若干天后编辑告诉他没有被采用虽然遗憾但他也认为他对《儿童文学》的喜爱正是源于这本杂志的高档次、高标准于是他将重心放在了提高本人的写作水平上
在李金本快要退休的时候《儿童文学》当时的主编邀请他来做诗歌编辑就这样他又有了第三个身份“诗歌编辑”
这是独属于他和《儿童文学》的故事
孩子们的诗
“这些事是永不磨灭的静静的小溪高大的山峰母亲的怀抱”
“本以为是小偷结果是深夜加班的父亲”
“她只出现在语文书里却摸不着”
“世间万物都是欢乐的”
这是孩子们写的诗诗里有母亲的怀抱有辛勤劳动的父亲有抑制不住的思念……有流淌在深夜星空下最火热的思绪
这是一群大山里的孩子们写的诗这些诗的收集人是在山区支教二十年的老师徐召伟
《儿童文学》是徐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杂志童年和文学的美好碰撞给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他任教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元宝小学是一所位于大山深处峻峭山崖上的小学校从县城去学校要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孩子们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或者脱贫户子女
教课之余徐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想到了影响了本人一生的刊物《儿童文学》通过引导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学习用笔来书写本人的孤单与困惑、梦想和期待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这样通过文学这个载体徐徐展开
2020年的春天《儿童文学》编辑部联系到了徐老师并在元宝小学开展了“文学点亮梦想”的助学活动孩子们的诗歌作品和徐老师的支教故事刊登在了杂志上
《儿童文学》好像一个舞台在这里孩子们生长出想象的翅膀通过书写本人的故事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六年级的“小笔头”《儿童文学》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如今走过60年陪伴了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时光也牵动着几代人的情感
六年级的王语川小朋友是在家里几本不起眼的小书中认识《儿童文学》的这些书页发黄的旧书刊属于他的爸爸是爸爸小时候最心爱的读物在读这些文字故事的时候王语川觉得爸爸妈妈的童年和他的童年发生了神奇的时空穿越
爸爸因为受《儿童文学》的影响爱上了文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并且在那里认识了妈妈而王语川的兴味爱好也在《儿童文学》的引领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今年上半年王语川的一篇习作发表在了《儿童文学》上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小笔头”“小笔头”是《儿童文学》所有小作者的昵称!就这样《儿童文学》的故事陪伴了那时的我们也将陪伴未来的他们……
文学滋养童年,文脉培育新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儿童文学作家要深刻认识到儿童文学是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关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文学观、时代观,思考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建构新时代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
12月7日,“文学滋养童年,文脉培育新人——书写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新篇章”《儿童文学》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总结了《儿童文学》走过的光荣60年,也瞻望了新时代新征程儿童文学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刊发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陶冶少年儿童情操,以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和激励青少年,引领广大少年儿童茁壮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儿童文学》的初心,也是《儿童文学》的使命。
来源:共青团地方
上一篇:再说我的儿童文学创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