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林里的经典漫步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绘本馆》读游记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旧事传播学院副教授 何卫青
读过明天出版社的这套“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绘本馆”(以下简称绘本馆),我突然觉得本人拥有了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那样的魔法。我把这两辑二十册图书分给我认识的七八个小朋友阅读,奇妙的“笛音”在孩子们两头婉转了两个多月,在清冷多风的岛城冬日,我的小屋被欢声笑语照射得暖烘烘,而我则赚足了花衣吹笛人的得意与骄傲。
这七八个小朋友,差不多都在读一二年级。除了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和一个五年级的男孩——他俩是一个美术兴味班的小伙伴。绘本馆的好几个故事,有的孩子已经听他们的父母给他们朗读过或者本人阅读过别的文字版本,其中一个早早就识字不少的孩子就宣称“亲身”阅读过《小王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木偶奇遇记》,有的孩子呢,倒是对这些童书经典一无所知。这两类孩子在绘本馆的游历便因而有些不同。
对于那些已经知晓这些经典故事的孩子——我把他们称作“成熟读者”(总盼望本人快点长大的孩子对这个称呼很兴奋)——绘本馆里的插图往往会给他们形成挑战。因为绘本馆里的插图,全部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原版初印图书,浸染着书籍出版最后时代特色。它们的绘画风格,所呈现的人物、环境、风光、场景与这些孩子在倾听父母的朗读和本人的阅读时候所想象的画面,与他们在同样一个故事但不同版本中的看到的插图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错位”。
这些“错位”,有种戏剧中的“离间效果”。使这些孩子不再仅仅沉浸在故事中,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喜怒哀乐,他们多少会慢下来几步,用旁观者的眼光打量打量,提出了好多风趣的问题:彼得潘太瘦了,看上去尖嘴猴腮的,并不像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啊!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要消灭的老鼠看上去其实,其实挺可爱的呀,它们在每一页的页脚边,躺在篮子里,趴在饭桌上,一个个圆润润的,倒像是要引我去某个美丽的童话王国呢;匹诺曹好像不是我想的那种木偶男孩子嘛;睡谷的风景那么美,那些恐怖的传说都只是传说吧,这么恬静的地方,怎样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呢?进一步的探寻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这个“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有些慌张,因为他们开始不断问一些往往超出我的知识范围的问题,他们想了解那些最后的插图中所包含的别的文化和陌生土地;所描绘的那些遥远的异地、遥远的时代的服饰、风俗、环境都是怎样回事?美术兴味班的那两个孩子还煞有介事地要跟我探讨这幅那幅插画的艺术风格……
我深深感到这个“绘本馆”在这些孩子身上唤醒的,不只仅是某些风趣的故事,而是让他们发展出一种世界版图的概念,这应该是超出了文学经典本身的意义吧。
而对于那几个对这些经典故事还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我其实一开始有些担心,这些简写本真的能吸引他们么?虽然编译者用精简的文字捕捉着经典中最精华的部分,但按照普遍的看法,阅读名著应该按照原来的样子读啊!然而,当孩子们翻开书,穿行在那些珍贵的插画林中时,我却意识到:这个绘本馆提供给了他们通往经典的第一座小桥。他们走在这座小桥上,用尚不能收揽全貌的眼睛,瞥见这些经典中最美丽,最精华也是最后的场景。他们走进这个奇异的绘本馆,眼睛染上遥远风光的颜色,得以结识水中的孩子,圣诞节的老人,荒岛上的鲁滨逊,丛林里的罗宾汉,外星上的小王子,并在调皮的男孩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费恩和可爱懵懂的女孩爱丽丝的身上看见本人和本人的伙伴的影子,他们甚至会把这个男孩、女孩当成本人的伙伴。有个男孩最初还发出感慨:这个绘本馆,我的世界要大,要好玩得多呢!很明显,从这样的“腾跃式”阅读中,这些孩子也尽情享遭到了一种智力活动并从中得到了最大的乐趣。我想,这要归功于老练而又识别力的编译者删去了书中为数不少的,可以称之为枝蔓的东西,留下的全是写有价值的内容,更要归因于编选者辛苦收集编辑的初版插画所描绘的、承载着比经典文字意蕴更为丰厚的图景。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说,很多名著如果不是找到了一个好的节选本,“大概也不会有胆量去读它的”。这个“绘本馆”正是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用奇妙的笛音吸引孩子们一路相随,去往那更奥秘、更美好的经典世界。
这个绘本馆之游进行到后来,有几位小朋友的父母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几个大人在孩子们悠然享受的时辰,拿出勤奋苦读的劲头,对这个绘本馆的一字一⼀句,一图一画细细研究了一番,最初总结出将它推荐给其他孩子的几个理由:
第一、所选的这二十本,全都是故事性很强的经典。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思维,绘本馆的呼唤力自然占了“先机”。“其实,”一位孩子爸爸说,“大人也一样啊,听故事的愿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愿望一样根深蒂固。”
第二、这个绘本馆也是才华横溢的画家们的“插画展览馆”。给父母和老师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教学工具,因为丛书全部选用的是原版初印图书中的插画,它们提供了绘画艺术倾向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的绘画风格、技巧以及所使用的媒介的极佳范例,比如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水孩子》的出版时间——1853年,正值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画风展示出一种关注细节的装饰风格,由画家沃里克·戈布尔所绘制的插图就比较关注角色在画幅中的位置,也特别擅长对线条的运用,其笔下的水孩子温文尔雅,背上背着美丽优雅的翅膀,面容光洁,好像养分,捕捉到绘画和文本之间微妙关系的灵光乍现,同时也学习如何营建氛围,传达信息,发现故事和图画之间的特殊的互动。
第三、刚刚开始开始阅读的孩子可以用这套插图经典锻炼理解视觉和非线性叙事的能力。
第四、用这套插图本经典去拓宽孩子的文学感受力,协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性工具,进而发展自我的艺术(图像的和文字的)感受力。
我们边总结,一边试图通俗地把这些阅读感受讲给孩子们听。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却不耐烦地打断了我们的话,说道:“什么时候能看到第三、第四辑?”孩子们纷纷附和,抱着《小王子》的一个内向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这个绘本馆应该还要往大里“修”吧?我还想继续在里面玩呢。”
《柳林风声》
《黑骏马》
《丛林故事》
《公主与妖魔》
《格列佛游记》
《绿山墙的安妮》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杜立德医生的冒险故事》
《吹牛大王历险记》
《拉封丹寓言故事》
《爱的教育》
《雾都孤儿》
《毛驴回忆录》
《小少爷方特罗伊》
《汤姆叔叔的小屋》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希腊神话故事》
《鹅妈妈童谣故事集》
(在今日头条上阅读的家长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稻草人童书馆”,了解更多资讯)
稻草人童书馆倾情推荐!明天出版社质量保证!
如何购买?
戳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当当网下单页面!
上一篇:孩子读故事,大人读思想:如何用创新赋予儿童文学新活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