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孙云晓生活感悟|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的精神牛奶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活の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486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教授谈儿童需要文学的六个理由:一是树立合理的道义观;二是培养审美能力;三是丰富情感世界;四是逼真地感知世界;五是保持和强健想象力;六是培养说事能力。曹文轩认为,儿童亲近文学就是亲近道义观。人类发展出情调,改变了人生,使人成为高贵的物种。文学是情感的产物。目前的教育培养了人们的说理能力,却忽视了人们的说事能力,而文学首先是说事,文学将说事变成一种艺术。中国少年儿童旧事出版总社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纸介读物。或许可以说,儿童文学依然是孩子们的精神牛奶!

生活感悟·487

日本中小学生有许多良好习惯,例如坚持运动、独自上学、恪守规则、礼貌待人等等,获得许多人的赞扬。赵刚教授的引见或许揭示了好习惯养成之背景,即日本2006年通过的《教育基本法》新增的家庭教育条目规定:‘‘父母必须努力让孩子养成生活中必要的习惯,培育自立能力。’’日本人三浦展在《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一书中说:‘‘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性情好、生活习惯好)’’,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2018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教育好孩子需要举一村之力,更需要举国家之力,而习惯养成最忌空谈。

生活感悟·488

2018年的贵阳龙场之行,最大的收获是走进了王阳明的世界。过去误以为心学是唯心主义的,借助郦波教授的专著,去了解王阳明一生的探索,有了新的理解。如郦波所说,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即万事万物只要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心外无物的最大本质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佛学讲放下、圆融和解脱,而心学讲责任与担当。心学追求的境界如张载之名言: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生活の感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