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陪伴了几代人的儿童刊物
走到了起点
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停刊了
今年的12月刊成了它的绝唱
《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至今出刊495期,总印数超过两亿册,每一个故事都由郑渊洁独立撰写。
有人说,《童话大王》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再现的“童话”。
郑渊洁挥泪写了一封信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辰停刊?在《郑渊洁挥泪写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解释:
“我要对36年来支持《童话大王》月刊的千百万读者朋友说声对不起,抱歉已经66岁的我精力无限,只能通过停止写作《童话大王》月刊从而拿出全部精力去和第7197328号皮皮鲁商标、第8229932号童话大王商标、第5423972号舒克商标斗争维权。”
读者惋惜:几代人的记忆
《童话大王》的停刊,让读者们十分惋惜,有人感叹:舒克贝塔,皮皮鲁、魔方大厦,就是童年的记忆啊……
“八几年就开始看你的《童话大王》,现在又成了儿子的精神食粮,感到深深的惋惜。”
一位网友说,想到会有这一天,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觉得不真实。一起落幕的,还有2000年左右的少年时代。
郑渊洁童话是几代人无法避开的童年。
从《舒克贝塔传》《大灰狼罗克》《奔腾验钞机》到《魔方大厦》,郑渊洁创作了大量经典的童话故事。
郑渊洁笔下的故事,融入了许多他的思考和独特的教育理念,这些人物也是郑渊洁的缩影,不服权威、不媚势利,时常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成了画风奇妙的时代烙印。这不是《童话大王》第一次休刊
现实上,这不是《童话大王》第一次休刊。
上一次是在2002年,郑渊洁被央视《今日说法》节目点名批评,撒贝宁在荧屏上称他的童话作品中“充满了少儿不宜的内容”。
他的书。西安的一位母亲致信郑渊洁:“近期的《童话大王》有成人倾向,不适合儿童阅读。”
郑渊洁一怒之下宣布,从2002年后的《童话大王》都只刊登旧作。
那几年正是郑渊洁的“转型期”,一大批从小跟随他的读者步入成年,他们希望郑渊洁能够为长大了的“皮皮鲁”们继续创作新故事,郑渊洁开始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由此而来的《智齿》《金拇指》大获成功,总印数突破百万册,但郑渊洁明显感觉到越写限制越多,痔疮、月经等词汇引得家长不满,最初连“结婚”两个字都没法出现,连载中的《鬼车》被迫停止。
《童话大王》一个人写了36年
《童话大王》创刊20周年的时候,出了本留念册。在扉页上,郑渊洁写了“性情使然”四个大字。
“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性情导致的。我的性情并不好,心胸不开阔,睚眦必报。但如果没有这个,最少《童话大王》不会一个人写了36年。”
1978年5月30日,他的童话处女作《壁虎和蝙蝠》被儿童期刊《向阳花》确认收录,编辑还回了一封亲笔信,肯定他为孩子写作的理想很了不起。郑渊洁将这一天定为了本人儿童文学创作的起点。
笔耕不辍的郑渊洁很快写出了名气,全国有名的儿童刊物上几乎都有他的作品。有的杂志因为他的人气,销量暴涨10万册。
但这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那个千字两元的稿费时代,他的收入并不会因为杂志销量而上涨,付出与收入不成反比。
1985年,在一位读者的引见下,他联系到了山西省团委,办了本人的少儿刊物,就是后来的《童话大王》。当时他提出了以版税来代替稿费,这在当时创了先河。
三年后,《童话大王》月销量突破百万。
《童话大王》的文字占比极高,很长一段时间里图文比都超过9:1,所有的故事又都由郑渊洁一手完成,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买了10套房存放读者函件
写作之余,郑渊洁还经常会给本人的小读者亲笔回信。对于本人的读者,郑渊洁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暖。
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渊洁因为读者来信堆积成山,他在北京一口气买了10套房,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函件。
“这10套房子从来没住过、没出租过、没出售过,信也还在里面。我从来不理财,现在这些房子都是学区房了。”
那些从小看他作品长大的成年人,也会继续视他为人生导师,在微博上向他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人遇到的工作、感情上的窘境,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如何教育本人的下一代等等。
这些年,郑渊洁不断都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几年来一共写了500万字的作品尚未发表。按照他的计划,《仇象》等13部未发表的长篇小说,将在本人离世100年后出版。
这个岁末,
虽然《童话大王》画上了休止符,
但郑渊洁的故事还将继续。
停刊不停笔,
祝郑老师永远年轻!
来源| 旧事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颖
上一篇:郑渊洁的童话,“少儿不宜”家长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