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老师,大概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最熟悉的作家之一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他的书推荐给学生,希望每个孩子能在书中领略另一种童年和人生。
近两年,曹文轩老师收获了很多荣誉,最引人瞩目的就是201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被称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老师也是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几乎于此同时,曹文轩也加入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队伍,成为每个学生都要使用的语文课本的主编之一。
因为这个身份,曹文轩特别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并把阅读写作提到很高的位置。在曹文轩老师看来,一个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是来自于阅读和写作。
谈到写作训练,曹文轩老师不断在强调,“写作本就应该是所有少年的基本训练,古代人都有这个意识,现代人更应该有这个意识”。
从中国古代开始,一个识字、受教育的人,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根天性力,可惜的是,社会进步到今天,这种能力反倒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注重。
所以,曹文轩老师不止一次对媒体说:“健全的、完满的、理想的社会中,该当是人人都会写文章。一个人不能以文章的方式说事说理,大概不能说他的人生是没有缺憾的。”
一个人学习写作时,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面对世界产生本人的想法时,这些感受往往是模糊、混乱的,只要用文字把这些想法表述出来,本人的思想和认识才会变得清晰、明亮起来。很多人都说,写作是一个人头脑训练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写文章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曹文轩老师特别注重:它有利于人的人格完善、气质培养和心理健康。写作的时候,人需要安静下来,把平时混乱的思绪扔在一边,与那个喧哗骚动的世界暂时脱离开来。这个时候,人是沉静的,我们与书待在一起,得到书卷的浸染,慢慢获得了书卷气。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并不喜欢写作,在曹文轩老师看来,这是学校里僵死的作文教学模式带来的恶果。太多学校、老师和家长把写作只当作一种考试得分的手段,这形成了很多孩子人生的悲剧。
关于写作,曹文轩老师有一段颇有感情的话:“真正的写作是对话,是对生活、对生命的体验和思考,是生命的表达与沟通,是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精神生活。”只要在写作中,一个孩子才会学会跟内心的自我对话,变成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因为有着这样殷切的希望,在一次演讲中,曹文轩老师就提出了今天文章题目的这个观点:能写一手好文章,是一个人的美德。
在曹文轩老师看来,一个人会写文章,他首先就是一个头脑清晰、逻辑严密的人。和这样的人交往,人往往是放松的,不会陷入思维混乱之中。同时,一个会写文章的人,通常内心感情丰富的,大概率上,不会遇到一个内心阴暗,对世界充满仇恨的家伙。
在愉快的写作训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面上是学会了一门和别人、和世界沟通的手艺,内心获得的一定是一种美德。
-END-
责编丨杜 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