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爱国,首先想到抗金名将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爱国之情在满江红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毫无疑义,岳飞的爱国是逼真的。
一个从言语上爱国的词人,一个从行动上报国的将领。
这首《满江红》绝对是爱国诗词的代表。
同样是宋朝人,提到爱国必定也会想到辛弃疾。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抗金的渴望人所共知。
但是南宋朝廷的不抵抗,不信任,让辛弃疾感觉空度此生。
一腔报国热情,一身杀敌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
遗憾莫过于不断想做的事没办法去做。
辛弃疾的爱国词作远不止一首《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雄姿英才,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辛弃疾的爱国代表词作。
包括《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等。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现在赣州郁孤台上的辛弃疾望着北方,已经陷入了绝望,可能这一生都没有办法重回故都。
面对这般境遇,只能用诗词排解那无处安放的爱国之腔。
然后说到爱国,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会想到杜甫。
杜甫对于国家的热情,可以谓之深沉。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杜甫都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杜甫表达爱国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
有借用孔明表露心际的《蜀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爱国之情,就是杜甫佩服孔明的地方吧。
也有安史之乱后的亲身经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看到国家动乱,杜甫的内心借由花鸟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当然,安史之乱后,杜甫创作了太多的爱国诗作。
有著名的“三吏三别”,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面对家不成家的困境,杜甫倒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样的爱国情怀,不是一般人能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