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读了这首赞誉老师的古诗,再也不用担心写不出给老师的赠言了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开宗明义,指出了人人都需要有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以及老师的责任。的确如此,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能离开老师教导和培养,我们今天更把老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所以,尊师重教,感恩老师也应该成为一种社会时髦,成为社会中每个人的盲目行为。因而,每逢教师节和毕业季,社会各界和莘莘学子自然也会表达对老师的尊崇和感恩之情。既然是对老师表达心意,自然要高雅一些,所以免不了要引经据典,借用一些古诗词来传达心声。下面几句就是我们常用到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应该是人们最常用的一句了,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像春蚕吐丝一样,毫无保留,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像蜡烛一样,燃烧本人,照亮别人,直到生命最初一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这一句依然是赞誉老师的奉献精神,但在内涵上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进一层,即便鲜花陨落,生命终止,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要贡献最初一分心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这一句既暗合了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理念,又同时表明,新一代的成长壮大,全靠老师的教育培养,既赞誉了老师的奉献精神,又赞誉了老师博大的襟怀,更突出了老师存在的重要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这一句重在赞誉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体现了老师本身的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言传身教,默默关怀,悉心感化,大爱无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

以上几句是对老师最好的赞誉,我们的人民教师也无愧于这些赞誉。但是,不得不说,这些赞誉都是后起之意,都是比喻义,在原诗中,它们并不是赞誉老师的。难道就没有直接赞誉老师的诗词吗?有,下面一首就是赞誉老师的千古绝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学生遍及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润物细无声

我们赞誉一个老师教的弟子多,就常常说“桃李满天下”,在这首诗中,诗人就从这一角度,对裴令公极尽赞誉之词。古代老师的概念是很宽泛的,虽然裴令公并不是教书的,但他有众多门生弟子却是毋庸置疑的。绿野堂是中书令裴度的住宅,绿野堂花木万株,怒放的鲜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及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诗中运用借代的手法,以桃李代学生,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誉

何用堂前更种花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一句对老师的赞誉之语,从别于以上几句诗的角度,对老师弟子众多进行赞誉,可以说别具一格,同时也适用于很多老师。读了这句诗,是不是我们在赞誉老师的时候,又多了一个选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冒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