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孟浩然 〔唐代〕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唐代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创作背景

译文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大江分为九个主流,淼淼的样子几乎成了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撑船人乘着水势行船,来来往往都逗留在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我借这好时机漫游五湖,在水上漂泊经过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观潮感到枚乘《七发》的壮观,凭吊屈原痛苦沉江。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高高的魏阙常挂心怀,金马门待诏我不能遗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遥念去南方过冬的上林雁,河水解冻时已往回飞翔。

正文

明海

: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称湖为海。

:一作“派”。《说文》:派,别水也。

淼漫

:一作“淼淼”。

利涉

:船的代称。至:又作“逗”、“经”、“过”。

五湖

: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湖泊。一说太湖。

:又作“过”。三湘:漓湘、潇湘、蒸湘(或沅湘、潇湘、蒸湘)。泛指湖南一带。

:一作“潮”。枚发:枚乘《七发》曾写“广陵观涛”一段。

沉湘

:屈原所沉汨罗江为湘江的主流,所以说“沉湘”。

魏阙

:宫门外阙悬法之所,因一代帝王所居。恒在:指常在。

金门

:金马门的省称。金马门是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

上林雁

:上林是宫苑名。事见《汉书·苏武传》。

冰泮:冰融,解冻。

赏析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是作者在漫游浔阳之际写的山水行旅诗。这首诗清淡自然,写作者自浔阳泛舟至彭蠡湖的经过,表现出了浩然诗歌的言语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此诗以景入手,穿插用典,如:“枚发,屈痛。魏阙心,金门诏,上林雁”,写出其行旅中见到的壮美景致,同时抒发本人不遇明主,置身在野无发报效国家的复杂心情。这与“其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其咏诗,其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因之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而放还未仕。”之时有同感。中小学必读古诗词作文公众号努力于作为传承经典的平台专注于古诗文服务,让古诗文爱好者更便捷获取古诗文相关材料。提供古代经典古诗文的原文和翻译,包括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元曲精选、写景的古诗、咏物诗、节日古诗、古代抒情诗、送别诗、爱情古诗等经典古诗文大全。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中国古代汉族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方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商定俗成的称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