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1-6年级优秀古诗文诵读篇目——2.名言警句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6年级优秀古诗诵读篇目——2.名言警句

各年级诵读篇目分解

名言警句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唐4.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宋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宋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白居易.唐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宋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史记》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骥德.明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9.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孔子家语》1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春秋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7.言必行,行必果。——《论语》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增广贤文》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宋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顾宪成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无为。——《孟子》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唐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宋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5.三思而后行。——《论语》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8.善恶随人作,祸福本人招。——《增广贤文》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诩。——《警世通言》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编辑:汤圆很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