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出门旅游根本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难事。
存好钱,攒够假,
飞机、火车、自驾游,
分分钟把你送到千里之外。
而对于古人来说,要想出门旅游,
天气恶劣、交通不便、住宿难找...
问题一个个多得好像层出不穷。
着实是不容易啊...
那么,古人的旅行,
与我们现代人到底有多不一样?
一起来看看吧~
有了出门旅游这个念头之后,
我们现代人往往会第一时间翻翻日历,
看看最近的小长假在什么时候,
数数本人的年假还有几天,
或是查询一下何时才有特价机票,
好趁着旅游淡季的日子出门。
而在古代,这出门的日子选在什么时候,
却是大有讲究。
吉与不吉,占卜说了算。
出行前问卜一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殷代,
到了晋代,它还是人们出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
明朝时,有那么一批
专门为出行预备的问卜书籍开始流行起来,
人们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
现代人旅游的时候总免不了拍拍照,
发发朋友圈留念一下。
而古时候的人们流行的,则是写游记。
比方说我们熟悉的去西天取经的师父“玄奘”,
就将本人西游的过程口述出来,
由其徒弟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类稀有的外国出行攻略,
在当时点击率可是很高滴~
/玄奘/
另外,提到游记,
怎样能忘了这一本——《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明末杰出的旅里手,被称为“游圣”。
在他50多年的生涯中,
游历了当时全国的十四个省区,
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游记。
这要是每天都发点儿在微博朋友圈上,
怕是也能成为一代旅游博主哦~
而我们特别熟悉的诗人苏东坡,
也是网红旅游博主的无力竞争者。
他在旅行途中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譬如这首《题西林壁》,
就是他在庐山旅游时一时衰亡写下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时至今日,
这首诗还是引得无数游客前往庐山
只为一睹它的壮阔景象。
我们出游,除了要挑选好心仪的目的地,
选一家干净整洁的酒店也是很必要滴~
从《周礼》的记载来看,
早在周朝我们中国的旅馆业就已经很发达了。
而且似乎是“连锁式”发展。
譬如周王规定:
有“国营款待所”性质的“驿亭”,
要求每10里有“庐”,即简易房舍;
每30里要设“路室”,以供休息;
每50里的市镇还要设“候馆”,
也就相当于可以正式入住的款待所。
另外啊,出行在外,
可供古人选择的落脚处还是很多滴~
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
民宿和寺庙、道观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也时常在所难免。
要说古代客栈最大的缺陷在哪?
大概就是——没有专门的厕所了吧...
所以啊,对于古时候的游客来说,
夜壶、马桶可是旅行必备。
除此之外,他们随身的行李里,
还有各类生活用品、床上用品,
茶叶、棋子、折叠棋盘等
提高生活质量的物件也是一应俱全。
另外,正如我们夏天出游会背上一些藿香邪气水,
古人出游也是缺不了中药。
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
按照《千金要方》、《医说》等众多医书的说法,
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美好,
看得阁主大大都想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呢~
不晓得你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旅行呢?
不妨与我们分享一下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