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唐诗三百首精读》 李定广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三、如何指点学生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词要从娃娃抓起,但不同年龄段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也要有所变化。我把从小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学习诗词的重点概括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背诵—理解—审美鉴赏—审美判断。对于小学生来说,应以背诵为主,理解为辅。背诗词比背古文要更容易记住,小孩子背诗词没什么不好,既可以感受节拍美,又可以加强记忆力,但也要适当地教他们理解,哪怕了解一点大意,感受一点美感,他们就更有兴味,也更容易记住。背多了却不理解,诗句就会互相“串门”,孩子感觉很难就会得到兴味。对于初中生来说,背诵与理解并重,适当地进行审美鉴赏,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须背诵、理解与审美鉴赏三者并重,努力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学诗词的兴味。对于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审美鉴赏尤为重要,并适当训练其审美判断能力。教孩子背诵诗词,特别需要留意的是,要教会他们正确的节拍和读音。古代五言诗的正确节拍是前二后三,古代七言诗的正确节拍是前四后三。古诗词的读音与平仄格律、韵脚、特殊含义等相关联,与读古文不是一回事,绝不能轻视或忽视读音问题。一旦读错就会构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很难纠正。目前,中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和学习,基本上还是为了应试,而中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部分大多只考填空诗句,导致语文老师只强调让学生背诵,较难的字词留意不要写错,这就算完事。形成的后果是,学生只背课本中的寥寥几首诗词,又不大理解,感受不到诗词的美和乐趣。今后,中高考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改变只考填空诗句的单一题型,添加课本内诗词理解、鉴赏的内容。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目前诗词热的新情势,首先应该努力提高本人的诗词修养,其次应努力改变为应试而教学古诗词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古诗词教学方案,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四、古诗词教学在整个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史哲,在文学这个领域里除了古诗词,还有古文、小说、戏曲等。古诗词虽然只是文学领域中的一部分,但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首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富有“民族特色”或者说“民族性”的一个载体。汉语的单音节和四声这两个特色,构成了古诗词特有的固定节拍和语音本身的音乐美。这两个特点是世界上其他言语诗歌不具备的,而且别的文体都可以译成外文,但古诗词具有“抗译性”,一旦译成外文就会丧失原来的神韵。其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致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粹,而且充满正能量。再次,古诗词短而美,易学易记易普及,也容易构成广泛的共鸣。文学中的其他门类如小说、散文,乃至历史、哲学、宗教等,都很难甚至无法像诗词这样构成全民狂欢。最初,以古诗词的普及与全民狂欢为引领,可以营建社会大众喜爱、尊重和敬慕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氛围。因而我们明白,古诗词的教学和普及,就是将古代经典诗词转化为当代中国人文化素质构成的元素,从根本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提升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进而引领传统文化其他门类的跟进。“中华文史经典精读”丛书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主编,汇聚上师大十数位教授的集体智慧,他们都是该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他们根据中学生的阅读需求,精选书目、篇目,让中学生走近某一位诗人或某一部经典,获得深切的理解和体悟,并以期连接课堂内外,让经典润泽心灵,砥砺人生。本套丛书已出十种,包括《唐诗三百首精读》(李定广 编著)、《韩愈诗文精读》(吴夏平 编著)、《白居易诗文精读》(朱易安 编著)、《资治通鉴精读》(刘江 编著)、《红楼梦精读》(詹丹 编著)、《柳宗元诗文精读》(赵瑞 编著)、《苏轼诗文精读》(李贵 编著)、《宋词精读》(马里扬 编著)、《诗经精读》(赵维国 编著)、《中国古代戏曲精读》(毛杰 编著)。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语文学习》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每期88版,共12期。我们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您提供国内顶尖语文名家的最新作品,呈现语文教育的最新思想。您可以通过邮局订阅;也可以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进入“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每期定价:9.00元;全年定价:117.00元(含高考增刊一期)
邮发代号:4-25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468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70/H
编辑部电话:021-64373598投稿网址:yuwenxuexizazhi@163.com
《语文学习》编辑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C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