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年级下册应该背诵的十首古诗(每两天背诵一首,一个寒假能全背诵下来):
以下内容选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2首》,周晓霞编著。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让你无障碍阅读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等。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字词正文】
杂兴:各种兴致,随意的兴致。
稀:稀疏,很少。
日长:白天变长了。日,指白天。
篱落:篱笆。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四周。
惟有:只要。蛱蝶:蝴艓的一类。
【诗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成熟的杏子长得又大又肥。荞麦开出洁白如雪的花,油菜花已经谢落得稀疏。白天将变得越来越长,寂寞的篱笆旁边无人经过。只要那蜻蜓和蝴蝶,悠闲自由地绕着篱笆翩翩飞。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花无处寻。
【字词正文】
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构成的树阴。
走:跑。急走:快速地奔跑。
【诗译】
沿着那稀稀落落的篱笆,一条蜿蜒的小路渐远渐深。枝头的树叶尚未繁茂成阴。一群孩子飞奔而来,正追逐那美丽的金色蝴蝶。蝴蝶纷纷飞人菜花丛中,任凭你如何用心也无处可寻。
(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bō)莲蓬。
【字词正文】
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草房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江西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翁媪(ǎo):老翁、老妇。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诗译】
茅草盖的屋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略带醉意的吴言呢哝,亲亲热热的,温柔又美好。说话的原来是这一家恩爱的白发老翁和老媪。
大儿在溪东锄豆,儿子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爱的是无赖小儿,正横卧在溪头草丛,自由地剥开刚采得的莲蓬。
(4)《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字词正文】
ト算子:词牌名。咏梅:主题,歌咏梅花。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怒放的样子。
【诗译】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归,漫天飞雪又迎接春天来到。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在雪中傲然放俏。梅花虽然俏丽,却也不与桃李争艳争春,只是把春天到来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漫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在花丛中欣然而笑。
(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字词正文】
江畔:江边。
黄师塔:一位姓黄的僧人所葬之处。蜀地人称僧人为“师”,所葬墓地叫塔。
倚:倚靠,靠着。
簇(cù):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诗中指满树的桃花。
【诗译】
黄师塔前,慢慢流淌的江水一路向东。和煦的春光里,慵懒闲散的我依傍着微风。江边那一树又一树,尽情开放的桃花自由无主。真是说不清,最爱那深红还是浅红?
(6)《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译】
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是连绵崎岖的山峰之顶尖,只需有鲜花顶风怒放,就会被奔波忙碌的蜜蜂所占。我却要深情地问蜂:翻山越岭采尽百花酿成花后,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这番到底为谁辛苦?又让谁品尝了苦涩?
(7)《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要敬亭山。
【正文】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消失了。
【诗意】
成群的鸟展翅高飞,它们的身影滑失在远方。那片徘徊的云,飘在空中好似自由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静静相对又两不相厌,只要孤单的我和前面静默无言的敬亭山。
(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正文】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诗译】
寒冷的夜晚,迷蒙的烟洒遍吴楚。离别的清晨,我和山一样无限孤单。想着你去了洛阳,牵挂我的人定然询问,拜托向他们转告我的冰洁之心永在玉壶。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字词正文】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单于( 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dùn):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诗译】
静静的夜月色朦胧,一群大雁忽然振翅飞得很高。原来吃了败仗的单于想借着这月色的掩护而败逃。我军的统帅当机立断,率领轻骑部队连夜乘胜追击。就在集合整装之时,漫天大雪已落满手中的弓刀。
(10)《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词正文】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洗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的池子。典故出自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淡墨:水墨画中将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怒放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间。
【诗译】
这是我家洗砚池边那棵繁茂怒放的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着淡淡的墨痕。它们从来不追求别人赞赏颜色有多好,它们所拥有的清之气自然会溢满乾坤。
二、四年级下册应背诵的古文:
1.囊萤夜读
胤(yìn)恭(gōng)勤( qín)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字词正文】
①选自《晋书·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②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勤:肃敬勤勉。恭:谨慎的意思。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⑤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翻译】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通晓。(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启示】
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条件多么不好,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2.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正文:
①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②成:完成。
③去:离开。是:这。
④逢:碰上。
⑤媪【ǎo】:妇女的统称。
⑥方:正在。
⑦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⑧欲:想要。
⑨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感:被......感动。意:心意,意图。
⑩还:回去。
⑪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⑫卒业:完成学业。
译文: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本人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铁杵成针》出自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讲述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本人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需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三、四年级下册应背诵的名言警句:
第一组:什么是诗?
1.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拍。——朱光潜
2.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第二组: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 胜人者无力,自胜者强。——《老子》
3.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第三组: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需迈步总不迟。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