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关于猴痘,现在我们晓得的有哪些?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问题一:猴痘迸发目前的迸发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 20 日表示,近期已接到多个国家报告累计约 80 例猴痘病例,另有 50 例病例待确认中。此前,全球报告的多数病例分布在刚果、尼日利亚、喀麦隆等非洲国家,并且近年持续有迸发病例。

打开凤凰旧事,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问题二:此前猴痘病例的迸发情况?

在此次欧美国家猴痘病例迸发前,全球除非洲外迸发(1996-1997 年刚果迸发猴痘疫情)较少,近年有迸发的发生在尼日利亚等地区(仍然是非洲地区),除此外发生过几起独

立病例,并且都有旅非史:

美国疫情:2003 年,从加纳进口的冈比亚巨鼠传入美国,并通过本土宠物草原犬鼠乡国内传播,2003 年 5 月首先报告疑似病例,2003 年 7 月 8 日,已报告 71 例猴痘病例。

尼日利亚疫情:2017 年 9 月尼日利亚南部 Bayelsa 州的发现人类猴痘疑似病例,2017年 9 月~2018 年 8 月,26 个州共报告 262 例疑似病例,直到目前仍然每年持续有迸发

2018 年 10 月,1 例发生在一名从尼日利亚前往以色列的男子身上。

2019 年 5 月,1 例发生在一名从尼日利亚前往新加坡的男子身上

2021年5月,1个家庭在去尼日利亚旅行后前往英国,

3名家庭成员感染了猴痘病毒。

2021 年 7 月,1 例发生在一名从尼日利亚前往得克萨斯州的男子身上。

问题三:猴痘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毒?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58 年,科学家初次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了猴痘病毒,由 于首先发现于来自猴子而得名,1970 年从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的儿童中分离出该病毒,次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偶尔会传播到其他国家。“猴痘”虽然听起来像是一种来自猴子的病毒,但次要携带和传播这种病毒的其实并不是猴子,而是老鼠、松鼠等啮齿类动物。猴痘症状类似天花,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头痛、瘙痒,皮肤会长出 水痘状脓疮,从脸部蔓延到身体多部位。

问题四:猴痘和天花病毒的关系?

猴痘和天花同属痘病毒科,由复杂的双链 DNA 病毒组成,痘病毒科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科,分别基于感染脊椎动物或昆虫细胞的能力的 Chordopoxvirinae 和 Entomopoxvirinae。天花病毒(VARV)和猴痘病毒(MPXV)被归类为 Entomopoxvirinae 属,是 Chordopoxvirinae 亚科的八个属之一。猴痘和天花是近亲,两者基因组结构非常类似,在生物学特性和致 病性上也有很多雷同之处。

问题五:猴痘的传播途径与临床症状?

根据 WHO 网站信息,一般来看,猴痘的次要传播方式为直接密切接触和呼出的大量飞沫传播。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处,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受感染动物的肉等,都可以实现猴痘病毒由动物感染人类。

人与人之间的猴痘传播一般不是很常见,但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等,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但此次猴痘在多个国家的传播情况远比 以往要快,当前猴痘的传染性和传统途径能否发生变化以及目前流行的猴痘病毒能否发 生变异,需要进一步验证。 病毒从任何途径(口咽、鼻咽或皮内)进入后,猴痘病毒复制然后传播到局部淋巴结。

接下来,最后的病毒血症导致病毒传播和其他器官的扩散:

潜伏期通常持续 7-14 天,上限为 21 天。

猴痘始于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疲惫,淋巴结肿大是

与其他疾病(水痘、麻疹、天花)相比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发烧后 1 至 3 天内(有时更长),患者出现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皮肤损伤会经历以下阶段:斑、丘疹、囊泡、脓疱、结痂

问题六:猴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如何?能否有变异株?

根据 WHO 网站信息,猴痘的传染性比天花小,导致的疾病不是很严重,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致死率。猴痘的病死率在一般人群中不断在 0-11%的范围内,并且在幼儿中更高。

近年来,病死率近年在 3-6%左右。猴痘病毒有两个不同的遗传分支——中非(刚果盆地)分支和西非分支。刚果盆地进化枝在历史上形成了更严重的疾病,并被认为更具传染性,此前发布数据看西非病毒株的病死率约 1%,刚果盆地病毒株的病死率约 10%左右。

针对能否变异的情况看,此次猴痘疫情迸发,传播速度明显高于此前,对于病毒能否发生变异,还需要通过基因组测序来进行确定。不同于新冠病毒(RNA 病毒),猴痘病毒属于 DNA 病毒,由于遗传上稳定性,理论突变概率小很多。

问题七:目前能否有预防猴痘的疫苗或者药物?

由于此前天花病毒(牛痘)已经宣布在世界消除,同时猴痘的传染和致死率低于天花,因而对于猴痘相关的药物和疫苗进展和审批较少,部分药物由于对天花和猴痘具有交叉保护作用,会同时批准两个顺应症,FDA 审批相关产品次要也是基于战略储备考虑。

药物 1:2018 年 7 月,FDA 批准 SIGA Technologies 公司的 Tecovirimat 医治天花并给予孤儿药认定。2018 年,该公司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 (BARDA)达成一项价值超过 6 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维持天花抗病毒疗法的战略储备。

药物 2:2021 年 6 月,FDA 批准抗病毒药物 Brincidofovir 医治天花并给予孤儿药认定。

疫苗:2019 年,FDA 批准 Bavarian Nordic 旗下天花和猴痘疫苗 Jynneos 上市,用于 18 岁及以上被确定具有高感染病毒风险的成年人,后续也获得欧洲的两个顺应症批准。Bavarian Nordic 近日称,已获得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 (BARDA)1.19 亿美元的猴痘疫苗订单。

问题八: 国内天花(牛痘)疫苗的接种历史和现状? 全球目前已停止天花疫苗接种。

最初 1 例自然获得的天花发生在 1977 年,1980 年天花被宣布在全世界根除,建议所有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我国在 1981 年后就不再接种天花疫苗。现在,全世界只要两个地方保存着天花病毒,一个是俄罗斯的维克多实验室,另一个地方是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天花病毒之所以在全世界能被消灭的一个重要缘由是,人类是天花病毒的独一宿主,所以人类中无天花,那就不会再有天花。

80 年代后出生人群对天花和猴痘的免疫力可能较差。我国在上世纪 1920-1930 年间,成功研制出中国人本人的天花疫苗毒种,由于这株毒种诞生于天坛神乐署里,命名为“天坛株”。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规划要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全民普种天花疫苗,后续随着天花疫苗的接种,国内病例逐步减少,1981 年,中国宣布停止接种天花疫苗。

我国接种天花疫苗在过去具有保护作用,由于根除了这种疾病后全球范围内天花疫苗接种运动的停止,我国自 80 年代初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牛痘)后,目前 40 岁以下的人群对于天花和猴痘的免疫力可能较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