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也是古人夜深最想排遣掉的孤寂源头,生活的不易附加在不眠夜之上,便是愁上加愁,令人愈加憔悴。而当这份伤感飘到了诗人的胸口上时,书香墨气的愿望就愈加彰显,和着夜色的笔触便淌了出来。诗人的失眠分为很多种,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佳节情愁,越是每逢月圆,失眠的心情就越是寂寥;还有“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的落寞相思,一颗炙热的心在寒冷的夜晚想着远方人,只能丢失睡眠;还有“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落魄之寂,日有所思并不能转化为夜有所梦。
每个诗人的每次辗转反侧都能衍生出一坛妙笔蓝花,然而其中最美丽的是哪一次呢?小解在众多的失眠里细心颠簸,终于寻得了一个史上最美,这首唐诗非常有名,相信小解说出诗名甚至说出作者你就能立刻朗朗上口!让我们再次感受来自千年之前的那夜无眠。来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安史之乱后,张继坐船夜半途径寒山寺时未眠,于是触情伤情,将这份羁旅之愁化为了文字倾洒了出来:月落乌啼、寒夜霜天、江枫渔火、孤舟客子、一夜无眠,多么动人的寒山美景,又是多么哀愁的旅人呵!
有人可能会说张继明明是坐船,为何说是睡觉呢?我们晓得寒山寺并不是张继的目的地,而古代水运长途跋涉,且又恰逢夜半时分,这时候的旅客都是在船舱中睡觉休息的,只要睡不着的张继独坐江头,面对寒山之寺,写下了这份最美丽的失眠!这首诗是小学教材的必备唐诗,也是过了很多年仍然会记忆犹新的经典。其实不只在中国,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亚洲境内最流行的一首唐诗,因为很多亚洲国家都将《枫桥夜泊》列入了小学课本必备!就拿日本来说吧,日本是非常崇拜唐朝文化的,所以对唐诗也情有独钟。而《枫桥夜泊》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更是日本小学生人人会背的一首中国诗,早在清朝年间这种现象就很普遍了。
据清人俞樾《新修寒山寺记》的记载:“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可见日本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不只如此,日本还将诗中景物抬入了现实,仿照中国寒山寺在日本国内建造了一座寒山寺,旁边有石碑上刻张继之《枫桥夜泊》,旁边还有“夜半钟声”的钟楼,更有“枫桥”一座!几乎比原版的还齐全。这首美丽了千年的唐诗,你可能已经从中得到了慰藉,可你能否想过张继的那次彻夜失眠,该如何去填补呢?参考书目:《全唐诗》
上一篇:古诗词中最美丽的那一次采莲,千年之前的爱情,纯洁又浓郁!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