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劳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这是一个随行士兵写的诗。他跟着召伯装载货物,到谢地(今天河南信阳)去建设当地,任务完成前往途中作成。这是一首对召伯的颂功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俗语说:润物细无声。为什么不用“润”,阴雨润之,也可行。给予干涸之地以水,这叫“润”。但“膏”不只滋养,而且给予养分。非此不足以表达对召伯的崇敬与爱戴。诗经里“兴”的部分写得好,我觉得得重要的一点是,对自然景物无情,而且把本人代入其中,才能体会自然景物的情态,表达出来也就“无情”了。比如,春天到野外,万物生长,你能感觉到草的生机,树的生气,你把本人当成一棵草、一棵树,微风拂过,你才可体会出草的欣喜,树的欢乐。这样,才可写出: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人,真是用生命在创作。“太多情”是其中重要的缘由。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负重行军,驾车,拉车,徒步,骑马,终于到了目的地,士兵们有点思乡了,盖云归哉!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劳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工地上,肃肃又烈烈,一片繁忙的景象,这一切,都是召伯的功劳。
召伯,对下,士兵诚服,对上,“王心则宁”,说是他是一个忠心,能成事、能做事的实干家。
事情做成了,用什么样的“兴”好?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洼地变平了,水变清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