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小札二百四十六——绍兴李珍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小札二百四十六

皇矣上帝1,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2。维此二国3,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4。上帝耆之5,憎其式廓6。乃眷西顾7,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8,其其翳9。修之平之,其灌其栵10。启之辟之11,其其椐12。攘之剔之13,其檿其柘14。帝迁明德,串夷载路15。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16,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卑伯王季17。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其德音18,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19。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20,无然歆羡21,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22,敢距大邦,侵阮共23。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24,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25,侵自阮疆。陟我高冈26,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訽尔仇方27,同尔弟兄。以尔钩援28,与尔临冲29,以伐崇墉30。

临冲闲闲31,崇墉言言32。执讯连连33,攸安安34。是类是35,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36,崇墉仡37。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译:

伟大上帝啊,俯察亮民间。监管照四方,寻求解民瘼。维此殷商国,其政不得民。观看四方国,爰究细度量。上帝看耆者,憎恨情况。慈爱顾西方,赐予岐山宅。

砍林除杂草,除碍作菑田。修理得平正,灌木及枝杈。开辟和排除,柽树和椐树。去掉或剔除,山桑和黄桑。天帝迁明君,打败西戎族。天立德配天,天命受稳固。

上帝省岐山,柞棫树已除,松柏挺山间。上帝划疆界,太伯王季始。就是这王季,顺父心友善。友敬其兄长,笃厚其福庆,承载赐福光。受禄不丧失,覆盖四方天。

就是这王季,其心帝考量。传布他德声,品德光明啊。善恶是非清,师长兼君主。统领大邦国,兆民均顺从。文王还依然,行德终无悔。既受帝福祉,传于子孙孙。

帝对文王说:无施暴虐行,无把歆享羡,渡河先登岸。密国不恭顺,敢拒大邦国,侵阮伐共国。文王始发怒,整理好军旅,阻挠侵伐军。以笃厚周福,安定好天下。

密人筑工事,侵阮之疆域。登临我高冈,无戈我高阜。那是我丘陵,无饮我清泉。那是我泉池,审视那山野。占据岐之阳,渭水在近处。万邦皆效法,兆民之君王。

帝对文王说:你心怀仁德,勿疾言厉色,无仗刑兵霸。不知不觉间,尊上帝法则。帝对文王说:不耻问邦国,联合宗兄弟。用你那钩援,临冲车攻城,伐破崇国城。

临车壮攻势,崇城高而固。战俘连成片,馘耳仍从容。不断祭祀天,送诣安抚民,四方不敢侮。临冲车强大,崇城仍耸立。既伐又进攻,急速绝后患,四方无违逆。

注:1.皇:大也。上帝:《尚书·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公用名字。

2.莫:通“瘼”,即疾苦。3.二国:二心之国,这里指殷商国。

4.爰:(yuán音圆)于是。

5.耆:指六十以上的老人。(qí音奇)《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6.式廓:指范围。7.西:即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8.作:通“斫”(zhuó音作)砍伐树木。屏:除去。

9.菑:(zī音志)指刚刚开垦出来的地。《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shē音生)。”翳:(yì音意)障也。

10.灌:丛生之木。栵:(liè音响立)斩而复生的枝杈。

11.启:开也。辟:(pì)排除。

12.柽:(chēng音寸)木名,即西河柳。椐:(jū音驻)木名,即灵寿木。

13.攘:除也。剔:剔除。

14.檿:(yǎn音也)即山桑,落叶乔木,叶互生,内皮可做纸,木材坚韧,可做弓、车辕。柘:(zhè音这)即黄桑。

15.串夷:混夷、昆夷、串夷、畎夷、犬夷等。即犬戎、皆西戎的一种。

16.柞:(zuò音做)栎(lì)的通称,即灌木与乔木。《水经注》:“旬水又东,南迳旬阳县(今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与柞(zhà音炸)水合(今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棫:(yù音于)白桵(ruí音射)也。亦称“白蕤(ruí音射)。”丛生的小木,茎叶多细刺。

17.大伯:吴太伯,姬姓又名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周太王(古公亶父,姬姓,名亶)之长子;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王季:乃三子季历,姬姓,季(伯、仲、叔、季)排行最小,名历,周文王(姬姓名昌)之父。

18.貊:(mò音漠)通莫,传布。19.靡:无也。

20.无然:不要。畔:本义疆界也。援:引也。畔援:描述放纵暴戾。

21.歆:(xīn音先)歆享。

22.密人:密国(今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商末周文王灭佶(jí音吉)姓,密须国之后,在其旧地重新分封的姬姓国。与新密国(今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与郐(kuài音筷)二国相邻不同呵。

23.阮:阮国:是商朝时期由皋陶(封地在偃)裔孙阮髡(kūn音坤)建立的诸侯国(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时周之属国。徂:(cú音助)往、至。共:共国: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北,(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也不同)亦周之属国。

24.祜:(hù音户)福也。25.京:人为之高丘也。

26.陟:(zhì音志)登也。

27.訽:(gòu音头)同“诟”,耻也。仇方:指友邦邻国。仇:同伴。方:方国。

28.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即后来的云梯。

29.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无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临冲吕公(姜尚姜太公)车有五层。

30.崇墉:古崇国:唐虞时期因为夏禹之父鲧建造城郭有功,尧把崇地(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四周)封给了鲧,即“祟伯鲧”。 后西迁,周文王之伐在此处(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一带),并建丰邑。《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墉:(yōng音拥)城墙。

31.闲闲:游闲冲击貌。32.言言:高大貌。

33.执讯:捕获战俘。连连:连续不断之状。

34.馘(guó音国):军战断耳(左耳)也。安安:从容样。

35.类:同“禷”(lèi音类)出师前祭天。禡:(mà音妈)同“祃”,出师后在军中祭天。

36.茀茀:(bó音勃)强盛样。37.仡仡:(yì音意)高大样。

议:本诗是文王十篇最长的,共计三百九十余字。又是周文王与其父二代的事迹,诗其实就是周朝的创业立国史。诗分八章,十二句,四言。二二之分,父子各领一半,文王稍稍多些。

首章:由于殷商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尊养,王季查看地形,在岐山寻了块地,带着本人的民众,开始定居。

二章:开辟稼穑之地,菑田是什么?刚刚开垦出来的地。在此之前,就是块原始之地,无人开垦过。一旦有人开垦,西戎开始攻击。人生一路,人与人之间、族群之间,一直伴随着争斗。

三章:胜利的果实共同分享,划定疆界,安定人心。接着,就是德化教育。

四章:德化教育,就是为安抚人心,并且言行一致,身先士卒。这样,远方人来归,近地人心安。并且子承父业,这样万众欢心。

五章:密国侵犯周之属国阮国,孟子已经赞赏文王一怒而安定天下,这就是大勇也。什么叫大勇?以少数人的牺牲换来天下的康宁,这就是仁也。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这种行为叫:“为生民立命”,所以,可以所向披靡。

六章:守卫领土,永远是王天下的主旋律,登高而望本人的领土,不容他国侵犯。“京”这里指人为的筑工事,这里已经有记载了。

七章:申明,不自动起兵戈,但领土寸土不让,这是东方文明的主旋律。

尾章:讨伐的崇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一带,和平总是伴随着残酷,砍左耳得军功。

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白:如果内外都行霸道,比方,国内人不听话,也砍左耳,那么,政权不长,就是秦国之亡;如果内外都行仁慈,那么,也无立锥之地。故而,内外有别,仁霸无方,方为正途。

戊戌年正月初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