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网上公开课:课程安排总表+在线试听(低中高)​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

古诗文网上公开课

01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

02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教材原文)

一年级下册(共7篇)

【1】

【2】

【3】

【4】

【5】

【6】

【7】

二年级下册(共7篇)

【1】

【2】

【3】

【4】

【5】

【6】

【7】

三年级下册(共11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年级下册(共11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年级下册(共13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六年级下册(共19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4】

【15】

【16】

【17】

【18】

【19】

03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在线试听1)

【经典诵读台】

【名师微课堂】

(zhā)慎行(16501727):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为“清初六家”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古诗新驿栈】

夜黑了,看得见渔船上的灯火。孤零零的灯光,就像停歇在渔船上的一只萤火虫。微风吹拂,河面上涌起一簇簇浪花。灯火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就像一颗颗星星在河中摇曳。

【漫读好时光】

美,就是心有所动的霎时

我们常说此人美、此景美、此物美,皆因为在你看到的那一霎时,它们令你怦然心动,心生愉悦。

就如2019年农历正月初一,我去南京城的近郊寻觅雨花石。很多人都晓得雨花石的美,却不晓得寻觅雨花石的难。

这注定是一趟孤单的旅程,你需要一个人面对着一座山,在成千上万颗石子中细心翻找,常常会陷入“望断天涯路”的绝境。

和一颗雨花石相遇,不只需要眼力、定力、耐力,还需要缘分。若有缘,不经意间,一颗漂亮的石头就会出现在眼前;若无缘,一天劳而无获。

我当时的境遇属于后一种。就在我觉得失望时,忽见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在犬牙交错的树枝间愉快地鸣叫着。那一霎时,我的心也立刻变得欢愉起来,觉得这个薄阴微晴的午后好美!

晚上回到家中,坐在书房解读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这是我每日的必修课。“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轻轻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样的诗句,言语浅白,一读就懂,这是诗人査慎行一贯的“白描”风格。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木刻版画,在漆黑的背景上,渔船上那一点微弱的渔火是如此亲切。

那一刻,世界变得空阔辽远,人渺小到仿佛深秋挂在树枝上细碎的花粒;那时候,耳朵是敏锐的,它可以分辨出风中细小的声响;那时候,鼻子是敏锐的,它可以闻到风中寒凉的气味;那时候,眼睛是敏锐的,它把现实的灯火变成一幅妙趣横生的幻境。默然而视,轻风吹过,微波涌起,那一点荧光碎裂开来,变成万千颗星星,在寂静的河面,摇曳翩般。

我的大年初一,因为“郊外寻石”,和一只喜鹊偶遇;因为“书房夜读”,和一首古诗默然凝视……美,就是在无心的守望中,那怦然心跳的一瞬。

我就这样被岁月打动。

【创意写作坊】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诗歌,诗人把渔船上的灯火想象成撒在河中的满天星。有一个名叫福田精的小朋友,他看到满天的星星,想到了什么?读一读下面这首只要两行的小诗,并模仿着写一写,比比小朋友们的想象力!

一闪一闪的,

像网里跳动的鱼。

04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在线试听2)

【经典诵读台】

【名师微课堂】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文学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辟者,对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古诗新驿栈】

缠绵的风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的飞雪又把春天迎来。天寒地冻,悬崖上早已寒冰百丈,梅花却依然傲霜斗雪,俏丽竞放。梅花虽然美艳,却不与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到来的消息通报给大家。等到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之时,她在花丛中默然而笑。

【漫读好时光】

雪后梅花别样红

去年秋天,我应《十几岁》杂志邀约,去长沙讲课。活动结束,社里的一位编辑开车带我去了一趟岳麓书院和橘子洲头。

站在江边,倚栏而立,忍不住背诵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江面寂静、空阔,并没有看到什么船帆。但是,背着这些诗句,内心却生出千帆竞发的浩然之境。于是,接着往下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在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一首好的诗词,会带给人千军万马的力量,让你的内心永远向上,向善,向着明亮那方。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如此。他笔下的梅花,坚韧刚强,险境不能摧其志,冰雪不能毁其姿,没有“孤单”之寂,没有“隐逸”之幽,更无“小我”之气,与陆游笔下梅花的那份自怨自艾(yì)构成了对比。

陆游的爱国之志在《示儿》中昭然可见,但他和同时代的辛弃疾一样,虽都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但都掩饰不住仕途坎坷的悲观失落。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 道:“了却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意思是:梅花并不想和百花争春,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毫不在乎即便凋谢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埃,香气依然如故。

辛弃疾的失望失落、陆游的孤寂孤傲,仿佛沉沉的一层乌云,压在心头。这个时候,读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你会境界大开,眼中、心中一片明丽

毛主席写这首词时,落款是1961年,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灾祸重重之际。这些困难和压力,就像寒冷的风雪,就像万丈的寒冰。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梅花以绝世之态傲然怒放。愈是风吹雪压,梅花愈是刚强劲健、独立不屈,承载着仁人志士的时令展示出中华民族之精神。

那份“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气定神闲,那份“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豁达大度,尤其是那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自信,溢出纸外。

不经历风雪,梅花怎样可能如此红艳?

【创意写作坊】

心境决定诗境,自唐以来均有咏梅诗篇传世,读一读下面三首: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都是吟咏梅花,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和古代文人笔下的梅花有什么异同?

05

统编教材1-6年级(下册)古诗文(在线试听3)

【经典诵读台】

【名师微课堂】

选自《诗经•小雅》。

薇:薇菜,植物名。

昔(xī):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描述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yù)雪:指下雪。

霏(fēi)霏:雪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zài):又。

莫:没有人。

【古诗新驿栈】

我参军出征的时候,正是春天,杨柳在微风中悄悄摇曳。今天我回来了,已是大雪纷飞的冬季。走在归家的途中,踽踽(jǔ jǔ)而行,又饥又渴。谁能晓得我内心的巨大伤悲!

【漫读好时光】

用最美的文字,记录最大的悲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两句诗太美了,“杨柳依依”写出了柳树刚刚发芽、柳枝婀娜生姿的春日景象。“雨雪霏霏”写出了雨雪交杂、迷离凄凉的冬日景象。“”昔往”和“今来”,述说岁月更迭。如果不看全诗,你会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然而,它却是一首羁旅诗,讲述的是一位解甲退役的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唱叹。

原诗的开篇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mǐ)室靡家,猃狁(xiǎn 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猃狁之故。”意思是: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猃狁,中国古代民族)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薇菜,又称野豌豆,它的幼苗可以食用,古时候先民们常采摘野豌豆苗充饥,甚至用于祭祀。这是一个驻守边关的军人记忆中的情景。这个长满野豌豆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是他熟悉的地方。

日子一年年过去,春而又夏,秋而又冬。多少次,野豌豆从萌芽到长叶到结出野豌豆,再到野豌豆掉落在地上,长出新的野豌豆苗。在植物生生息息的枯荣中,戍边的战士们也都老了,边关的风沙吹皱了他们的脸庞,岁月剥夺了他们的青春。薇菜年年都有重生,而他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终于,战事告一段落,年老的士卒得以回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纷飞的雪花漫天飞舞。这纷飞的雪花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浪漫,但对于戍边的士卒,其中的哀愁“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此时,如果对比着阅读《十五从军行》,你就能更逼真地感遭到“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那老兵的沧桑之心。

一个老兵的哀愁,如霏霏雨雪,铺天盖地。

【创意写作坊】

这首诗的首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乐景写哀情。而它的下一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是以哀景写悲情。你在写人物心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用当时的环境来衬托人物心情呢?

—— The  End ——

▍转载来源:郭学萍,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声明:菏泽市小作家协会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激您的支持理解!

【联系方式】0530-5332966

【投稿邮箱】hzsxzjxh@163.com

如果您想发表看法,请在下方留言

如果您想订购《小作家》杂志或图书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儿研书城”选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