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从柳树到柳条再到柳叶
文/秋刀鱼
当年东晋宰相谢安在家中召集子侄辈开文艺沙龙。他问侄子谢玄最喜欢《诗经》中哪句诗。谢玄说,最喜欢《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传,这首《采薇》是西周初年率军东征凯旋的周公旦所作。后来,谢玄率军在淝水打败南侵的前秦苻坚军队,真可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
自从柳树在这句诗中首秀之后,它便成为古诗词中的常客。且不说词,单说诗。送别诗中有它,比如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边塞诗中有它,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闺怨诗中有它,比如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爱情诗中也有它,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至于描写春天的诗,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比如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然而,最脍炙人口的自然非贺知章的《咏柳》莫属。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著名的咏柳诗。其诗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将满树的柳叶比作一块块“碧玉”,而整句诗则是写“柳树”;“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写“柳条”,将无数“柳条”比作万条“绿丝绦”,兼写其颜色与外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是写“柳叶”。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诗,构思巧妙,历来备受推崇。北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一诗中,“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两句,就是从贺知章《咏柳》的后两句化出。单就贺知章这两句诗来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与“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剪刀”相呼应。至于说修辞手法,则既像比喻又像拟人,但实际却既非比喻又非拟人。
整首诗由远及近,从全体到局部,由“柳树”而“柳条”而“柳叶”,层次分明。咏物诗贵有寄托,此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对柳树、柳条、柳叶的描写,突出本人对柳树的喜爱之情,从而进一步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有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