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6首李白最著名的五言绝句,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李白诗则是唐诗的高峰。

李白用他超凡的才华、奇绝的想象,缔造了唐诗的巅峰。

以下六首五言绝句,是李白五言诗中的精品,值得我们反复诵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家喻户晓的思乡名作,是李白最知名的诗作,也是古体诗中最知名的佳作之一。

公元726年(开元14年)9月15日,25岁的李白漫游到了扬州。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头仰望夜空中的如水月光,思乡之情不由油然而生,遂写下了这首名动千古的绝代佳作。

《静夜思》言语浅白、通俗易懂,既没有奇绝的想象、也没有华美的辞藻,但却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要敬亭山。

自公元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便寄情山水,开始在全国各地漫游,转眼间便过去了近10年时光。

在近10年的长期漂泊中,李白饱尝世间辛酸味道,看透了炎凉的世态。他对现实很不满,渴望改变但却无力改变。

在长久的漂泊和苦闷中,李白身心俱疲、备感孤寂。

公元753年,李白又一次来到了宣城。

李白一生曾六游宣城,但这次却没了之前的呼朋引伴、觥筹交错,只要深深的失意和孤寂与他为伴。

他独自一人爬上了敬亭山。

看着寂寂山野、悠悠白云,再想到本人这些年辛酸的漂泊经历,李白不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独坐敬亭山》。

本诗的作成时间历来颇有争议,有753年和761年两种说法,但无论哪一年,都是李白政治失意、饱尝辛酸之后所作,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作于公元前754年左右。

李白一生曾三游秋浦,在秋浦留下了70余首诗作。

自公元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后,李白便不断在全国各地漫游,过得潇洒自由,但他的心情却一直抑郁苦闷,因为他离本人“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了。

有一天,诗人忽见铜镜中的本人白发苍苍、已近暮年,再想到本人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大好的岁月就这样被本人白白虚度,不由悲从中来。

对于有远大志向的诗人来说,壮志未酬身先衰,大概就是最痛苦的事情了吧?!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斗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公元725年,时年24岁的李白漫游到了楚地。

一天晚上,李白在湖北江心寺夜宿之时,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便登了上去。诗人凭栏远眺,只见群山隐隐、星光闪烁,不由诗兴大发,作出了这首奇丽的《夜宿山寺》。

诗人运用本人超绝的想象力,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庙的挺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建筑工艺的惊叹,和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夜宿山寺》言语朴素自然、想象奇绝,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当时的诗人李白虽然只要24岁,却已初现诗仙风范,初步显露了本人超凡绝俗的才华。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小巧望秋月。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位女子寂寞和难过的心情。

全诗没有一句直接写怨情,但却通过这位宫女的动作细节和心理动态,写出了其生活的凄清和孤单

此诗虽然不著怨意,却怨意深深,其意境幽微、意蕴无穷,可谓古诗中的精品。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首小诗抒写了一位美人的幽怨,但却并未直接写怨,而是通过对美人含颦独坐、泪痕满面的神态描绘,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除此之外,诗人还通过写闺怨,抒发了本人怀才不遇、抱负难展的愁苦之情。

此诗精致婉约、缠绵悱恻,历来受人激赏。

这六首李白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