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五岁小孩会背500首古诗认三千多字,对孩子真的无益吗?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近一个五岁的小朋友火了——王恒屹,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是行走的诗词库。用孩子本人的话说:我已经认识三千多个字,会背五百多首古诗词。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大的诗词储备量,真的是叹为观止。

有反对的人认为,孩子还小背诵就大量古诗文,很多是机械记忆反复强化的结果,八九成不解其义。对孩子真的无益吗?不赞成孩子过早进行文化学习。这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

1、过早进行学习的孩子,开始在家长干涉下也确实能机械性记下很多字,背会很多诗词。但是当他们进入小学开始真正学校学习生活后,对学习却没有兴味,有的甚至反感逃避,伦落成差生。他们先前学会东西反而没什么用。

2、过早强迫孩子学习违背人的生长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伤害影响终生。这种行为在孩子心中种下学习是无趣的,是苦累的种子。当孩子得到学习兴味动力,日后学习是被动,被动效果就很差。

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广告语,是错的。人的发展没有“起跑线”,个体不同,发展的快漫与方向也不同。你非人为的让个音乐天才与个数学天才一起比起跑,那是对人性毁灭。这句话是毒鸡汤,害了很多孩子与家长。

有赞成的人认为,小孩子背古诗无益且可行,并不是为了理解诗的含义,而是能加强记忆力,无益于大脑发育。

古诗词需要积累,从小耳濡目染就能常记于心。长大了就能脱口而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自然而然会明白诗词的含义。著名掌管人董卿所讲述,小时候父亲逼迫她看书、背诵,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的她,文化底蕴需要常年的积累和沉淀。

复旦中学女孩武亦姝16岁就在《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夺冠,成为了现代版的才女以后,全国衰亡了国学热,许多国学启蒙班开始遍地开花。

大概每个逼孩子学钢琴的家长都希望将来他能成周杰伦,每个逼着孩子背诗的父母都希望他成为另一个武亦姝吧。多学点知识是没错的,但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对于想让孩子背诗的家长,应该留意以下两点:

第一,不强求孩子背,享受亲子之间的共同朗读。

诗词对于理解力无限的孩子的来说,韵律和节拍大于意义。如果孩子本身对于朗读诗词并没有兴味,千万不要强逼。

亲子共同朗读重点在于亲子的情感连接,而不在于朗读的内容,即便是看一本绘本,看一幅画,看一部动画片,或者一起欣赏一部纪录片,其原理都是和共同朗读一首诗是一样的。

第二,去掉功利心

许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给大人表演背诗,很多孩子一口气把诗嗯,背出来,是没有节拍感的,完全是死记硬背,有的孩子背的滚瓜烂熟也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针对于问题中提出的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而言,其实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绘本,将孩子的图书根据每一本书总的生词量和难度进行分级。家长们详细了解一下各编辑社的分级制度,就可以为孩子选出比较适龄的阶梯阅读。

最初请尊重孩子天生的气质和喜好。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本人的脾气气质和喜好,有的孩子在最后接触诗词时就被其感性的韵律和画面所吸引,而有的孩子,可能更喜欢探险、冒险,工程机械类的的画面和惊奇的情节。

无论孩子是哪种脾气和性情,作为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去书店,保持开阔的视野,让他们自在去选择。有时候孩子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诗词,父母也不用过于焦急

就跟我们大人一样,有时候人人都推崇的经典书籍,我们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只是缘分未到,时候未到而已。保持一条开通的道路,等有一天理解和感悟到了同一个频率时,还能找到通向那里的皈依之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