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在书法实践中,只是一种字体,但它有本身的特点和特定的规律。
一般来讲,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法,根据字形,又可细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但无论“行楷”还是“行草”,
打开凤凰旧事,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李传波新品力作《水调歌头》
换言之,无论外行书中,楷的成分多些,还是草的成分多些,都没有游离于行书的本原。
也就是说,行书,必须具有扎实的楷书基础,在基于对楷书的理解、掌握和升华中,才能展现出符合书法规则、审美标准和大众感知的理想书体。否则,信马由缰,我行我素,就会将行书引入歧途。
李传波四尺横幅书法《卖炭翁》
行书,看似简单、随意,但它却接受着严峻的审美考验。在国人面前,行书的好坏难以掩饰,无处躲藏,换言之,只需是懂得汉字的中国人,他们都会天性地感觉到行书的好与坏。
李传波新作《劝学佳句》
因为,行书既没有篆书笔画的晦涩,又没有草书线条的难辨。它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大众点评”,只需认字,都能说出一二三,只要是中国人,都是“评论家”。
李传波斗方书法《天行健》
在我看来,行书是最难写,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字体。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你不只要对书写内容稔熟于心,同时还要兼顾楷书的味道、古人的风韵、连笔的火候等相关因素,至于笔法、墨法、章法这些基本要求,更不能忽视。
李传波新品力作《沁园春雪》
所以,审视一个业已完成的作品,可能看不出其中的“技术含量”,殊不知,在创作过程中,的确注入了相当多的“添加剂”,属于复杂劳动,这是其他字体无法比拟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