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诗道骏言
律体五言绝句有四个基本句式,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个基本句式按照“联内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的规则,可以构成五言绝句的四个基本模式,即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我们根据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调查《唐诗三百首》收录的37首五言绝句,得到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那就是:大部分不符合五绝基本格式,完全符合五绝基本格式的只要一首!
关于版本,我们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全解》,注解者为赵昌平。该书有海外版、大陆版,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全书分八卷,其中“卷七”为“五言绝句”,总共收录五绝作品37首,其中有8首标为“五绝·乐府”。那么,我们根据律体绝句的体式规则,对这37首五绝逐首进行调查,发现不违背基本格式和基本规则的作品一共只要11首,它们是:王维的《送别》《相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张祜的《何满子》,宋之问的《渡汉江》,西鄙人的《哥舒歌》,卢纶的三首《塞下曲》,李益的《江南曲》。这11首占全部五言37绝句的29.7%。
即便如此,这11首也是基本符合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要求,并不是完全符合。因为,基本格式中有“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变通规则,11首中有10首的某个句子发生了变通。它们是: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红豆生南国。(王维)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仄。
欲穷千里目。(王之涣)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声何蛮子,双泪落君前。(张祜)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近乡情更怯。(宋之问)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鹫翎金仆姑。(卢纶)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林暗草惊风。(卢纶)标准句式:仄仄仄平平。
欲将轻骑逐。(卢纶)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早知潮有信。(李益)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只要一首完全符合五绝基本格式的,它就是西鄙人的《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其他26首,在方式上都有违背基本格式的情况,或者失替,或者失对,失粘,或者出现三平尾、三仄尾的问题,或者用了所谓“鲤鱼翻波”的特殊句式,或者用了仄声韵。总之,与五绝基本格式不合。这样的诗占比为70.3%。
这意味着,如果用五绝的基本格式调查《唐诗三百首》所收录的“五言绝句”,绝大部分与基本格式对不上号,只要1首完全对号,有11首基本对号,有26首不对号。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认为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所谓五言绝句,它包括律绝、拗绝和古绝三个小类。五绝的基本格式只能管住五言律绝,它管不了拗绝、古绝。
第二,即便是律绝,也允许有变通,如“一三不论”、“鲤鱼翻波”句、失粘的“折腰体”以及“三仄尾”等,都是允许存在的。
凡是把律绝的基本格式视为法律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五言绝句基本格式只是从众多律体绝句中笼统概括出来的一个大致公约数,是一个适合于律绝的方式上的理想模板。它不适合拗绝和古绝。
结论:绝句包括律体绝句、拗体绝句、古绝句三品种型,它们都叫绝句。绝句的基本格式只是为律体绝句提供一个理想模式,它是一个弹性规则,并不是法律。
唐朝人的诗歌创作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按照格律条款,亦步亦趋填写词句的。
传世名篇尤其如此!
要做格律通,莫当格律控!
上一篇: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之望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