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
宋·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
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
吟落斜阳未肯休。
正文
1、 寄声:托人传话,请告诉之意。
简析
这是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我们来看一下: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诗一开始,杨万里便化身一位老朋友,冷眼旁观,冷静的劝告“残暑”道:“你看呵,用不了多久,夏天就会过去,秋天马上到来,你还能蹦跶几天?你还想继续祸害人间?所以长点眼色的话,就听我良言相劝,不要再冥顽不化了,赶紧收拾你的行装,收起你的余威,撤离吧,回家吧,既然早晚都得走,何不提前几日,也说不定人们还会念着你的一点好,非要把坏事做绝,难道下年大家不见面了?留点余地吧,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晓得杨万里的这一番敦敦知心语,能否劝得“残暑”幡然醒悟,大改前非,在我看来,好则好矣,然而无用,因为“残暑”受天地自然的规律驱遣,很多时候它也身不由己,不到时候是万万隐退不了的,那么杨万里这番话就没积极性可言了吗?倒也不是如此,物有不平则鸣,哪怕明晓得改变不了什么,但该说还是要说出来的,至多表明人的一种态度,说出来,心情畅快,不说出来,不定憋出什么病呢,两害相权取其轻,我是支持杨万里说出来的。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对“残暑”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后,现在,杨万里又把视线转到了“瘦蝉”身上,那夏天无所不在的小生灵,那有时也不知说什么好的小生灵,他既惊讶于瘦蝉小小的躯壳内,如何孕育了一种洪荒般的伟力,从早上开始鸣起,历经半夜,一整个下午,直到斜阳西坠,它竟然还是不肯罢休,看那架势,除非明月升起,冷露清坠,它才肯闭口呢,你这无知的小生物,又是何苦!
那么这后两句就全然是杨万里赞赏瘦蝉之语?赞赏它哪来这么大气,在万物都被酷热折磨得昏昏然、茫茫然的时候,依然鸣声多么,独发天地间之声?倒也不尽然,不知各位听出没有,我还听出了几许幽怨之音,似乎在抱怨,你瘦蝉倒是鸣了个痛快,一鸣就不可收拾,可是你想过他人的感受没有,在如此酷热炎炎的夏日,人们除了忍耐酷热,还得忍耐你这小虫儿的鸣声,白天鸣也还罢了,吟落斜阳你还不罢休,你难道就不能让他人清静一会吗?我们早已承认你鸣声美好,你何苦一而再再而三如此长久的非要向我们证明——
那么杨万里能否真有这种情绪呢?我又很细心的把后两句读了几遍,他的遣字用词,以及潜伏在其后的情绪,我确信,他是有的,只不过很隐晦,假如不深入体味的话,还真的很难品出来,所以读诗务必读透,读不透等于白读,仅以此语与各位读者共勉。
是为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