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爸妈从小陪宝宝做十件事,胜过上早教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近有一位妈妈很沮丧地对我说,她带8个月大的宝宝上早教中心,在短暂地上厕所并快速前往霎时,她听见一位年轻的老师逗宝宝:“你妈妈走了!”后来,听说那老师只要普通中专水平,没有教育背景,担任的早教课程……

经常也有一些妈妈问,让宝宝上早教能否有必要,也有一些爸妈对早教存在很多困惑,例如“早教必须大人陪同参与,在家不是一样吗”;例如也有一些爸妈说“老师让宝宝进行的活动,不就是平时爸妈与孩子互动的事项吗”……

打开凤凰旧事,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记得有这么一段风趣的故事,听说有人问达尔文,他问,“我的宝宝才3个月大,这么小进行早教能否太早了?”达尔文说:“你已经晚了三个月了”。当然,“早教”,其实不等于“早教班”,一切亲子互动和引导都是早教!

有一项来自密歇根的研究,研究者把一群幼儿任意分成A,B两组,并且进行智商、言语等方面的测试,两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接着,A组孩子接受了晚期教育相关的项目培训,B组没有。一段时间后,两组孩子再次进行智商和言语方面的测试,结果发现,A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良于B组孩子,读写能力也表现得更好。

为什么?小朋友晚期言语能力的开展,以及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学习。

但早教不一定要找老师,父母其实是孩子最佳的早教老师

很多早教班都需要父母陪同,或参与到宝宝的早教活动中,因为在很多早教活动中,陌生人几乎不能取代。这也说明了,父母才是宝宝早教中的关键角色。所以,如果你“有米又有闲”(有钱又有时间),可以寻找专业的早教老师,如果经济不允许却又注重宝宝的成长,完全可以本人来。

从出生后,爸爸妈妈开始陪宝宝做十件事,宝宝未来会更聪明:

1、与宝宝肌肤接触

除了摸摸宝宝的小脸蛋,爸爸和妈妈还可以经常抱着宝宝蹭蹭小脸,亲吻宝宝的小面颊。另外,抚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与宝宝肌肤接触的方式。抚触的操作手法也简单,网上有很多视频教程,父母们很容易就学会。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手上涂抹一些润肤油就可以给宝宝进行抚触。抚触不只添加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促进亲子的亲密交流,让宝宝感遭到爸爸妈妈的爱护和关怀。

2、给宝宝阅读

有些父母已经问我几岁才可以给宝择。一位名叫Dana Suskind的儿童发展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晚期不只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词汇丰富程度,还将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能力和创造力等。

3、给宝宝唱歌

给宝宝换纸尿片时、陪宝宝躺床上歌、经典歌曲、现代歌曲,抑或只是随意哼唱的小旋律,都是宝宝很好的磨耳声音。

4、与宝宝亲子运动

妈妈抱宝宝舞蹈、做体操、做瑜伽……都是不错的亲子运动方式。宝宝看着妈妈在动,自然也会手舞足蹈,添加肢体的活动多方面的感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5、带宝宝接触大自然

翠绿的树木、鲜艳绽放的花朵、透亮而流动的河水、啾啾的鸟鸣、细腻的沙子,吸引宝宝留意吸引,被心理学者们称为“非自主性留意力”,既能给孩子大脑补充活力,又能改善大脑功能,孩子未来也更容易获得专注力。

6、让宝宝开心玩水

没有宝宝不爱玩水的。当一个宝宝会爬行或会走路时,你很难避免他/她不会溜进厨房、洗手间玩水,他们或许把小手伸进水桶里倒腾,或许模仿大人打开水龙头,任凭水流进衣袖,或直接洒水淋头……在与水的亲密接触中,宝宝们很享受,这也是宝宝身体触觉的发展过程,很多宝宝能从中感觉到,水是凉凉的、清新的。

7、允许宝宝捣蛋

当宝宝8,9个月大,父母们就会发现,宝宝开始捣蛋了,他们或许会手抓蜡笔在地板、沙发肆意涂抹,或许会把妈妈的书撕成垃圾堆,又或许会把爸爸在茶几上留下的烟灰塞进嘴巴里咀嚼……在这阶段,爸妈们可以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基础上,允许他们“捣蛋”,因为这不只是宝宝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过程,也是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表现。如果大人随意阻遏,会妨碍了宝宝在这方面的发展。

8、允许宝宝抓食

养育过宝宝的爸妈们都晓得,当我们让宝宝坐在饭桌前,或把一碗诱人的食物放到宝宝面前,他们常常会一伸手就抓捏,当食物的气味吸引他们时,他们还会把食物往嘴里放,甚至也会往身上、头上涂抹。很多大人常常在这样的场景面前很抓狂,觉得宝宝不只浪费食物,还不卫生,添加了家务的负担。其实抓食是宝宝独立能力发展的初步表现,当宝宝们通过多次试错,再加上爸妈的正确指点,慢慢地宝宝们就学会了本人吃饭。所以,父母们可以适当允许宝宝在尝试独立吃饭时出现的抓食行为,不过要避免宝宝被烫伤。

9、允许宝宝光脚走路

我们常见很多宝宝在大冬天不爱穿鞋,也不爱穿袜子,而是光脚在冰凉的地板上蹦跶和奔跑。很多妈妈说,夏天还好,可宝宝冬天光脚走路实在让人担忧。可是,妈妈们或许不晓得加强身体免疫力。所以,在干燥平整的地板上,大人可以允许宝宝经常光脚走路。

10、和宝宝对话

很多由寡言老人照顾的小朋友,或爸妈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孩子,他们的言语能力常常会比同龄孩子差一些,这归咎于宝宝从小缺乏与大人的言语互动。所以,宝宝出生后,爸妈们就要养成与孩子“对话”的习惯,一开始,大人可能只是单方面地对宝宝输入言语,但宝宝们有在听,他们也常常以表情、肢体动作回应。这样与大人有“对话”习惯的宝宝往往说话也会比较早。

心理学家们常常发现,即便5个月大的婴儿在听大人对他们说话时,大脑已经有回应。0岁至3岁间,如果大人与宝宝“对话”频繁,会直接促进宝宝言语单词量的发展,最终积极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

所以,宝宝们最好的早教来自父母。没有哪个陌生人,能像爸爸妈妈那样,对孩子影响深远,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吃饭睡觉,甚至是性情和智力……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征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