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晓得王安石是一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自幼聪颖,热爱读书,曾跟父亲游遍各地,了解民情,然后他一路往上走。在新旧党争的时候提出变法,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而这种做法却冒犯了保守派的利益。
王安石经历了很多磨练,宋神宗熙宁七年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宁九年,再次被罢相后,他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选择了钟山作为隐居之地。
此时的王安石心里充满了孤单,和遗憾与不甘心,这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
所以王安石写下了著名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在破旧的墙角处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晓得洁白的梅花不是正在冬天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告诉了我。
梅花向来给人一种骄傲高洁的印象,花开的不像牡丹那样招摇鲜艳。不像月季花那样艳丽,不像兰花那样浓艳,但只要它是在寒冷的冬季生长。在皑皑白雪中开放着它那小小的耀眼的红色花瓣,它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它是最早体验到春天的。
它经历如此孤单寒冷的季节,当然也是有最早体验到春天的优先权。
“墙角数枝梅,林寒独自开。”王安石心思细腻,偶然在破旧墙角处发现几枝小小的梅花,它们正面临着天气寒冷的冬天,却能独自开放地鲜艳。作者并没有用复杂华丽的词藻,只是简单朴实的两句话,直接描写出在寒冷的严冬里梅花悄然怒放的场景。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所以作者在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发现,那不是皑皑白雪。大概是因为他嗅觉过人,闻到了单独属于梅花的淡淡清香。
作者写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的梅花在严寒中怒放的景象。
实际上联系王安石的写作背景我们就知道,王安石是想说本人有像梅花一样不甘平庸,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品格,就算本人做的某些决定遭到阻遏,本人的立场也不会改变。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有这种觉悟吗?
很多人在闯荡的道路上会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难,我们能否都能逐个坚持本人的立场,坚持自我,不忘初心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清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即便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还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注重,不要担心。人们都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我们要深信本人的信心,深信本人有那个能力,并在问题处理后,能够快速学习提升本人,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本人想成为的人。
梅花虽小,香味恼人。角色虽小,却能力出众,这也不失为一项过人之处。愿你我都能成为王安石的那株梅花。
上一篇:黄山:王安石《梅花》入韵为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