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小朋友轻松掌握300首古诗和识字的实用技巧分享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是诺晗家的帅爸比,坚持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文章原创:诺晗家的帅爸比

关于学龄前的小朋友能否应该学习文化知识的问题,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只能说智者见智,我们在此不做这方面的讨论。从本人2个孩子的身上所经历过完全不同的学习陪伴经验,我认为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就是最好的方式。本文仅与大家分享本人从女儿2岁半开始陪她学习唐诗从0到300首,并能本人在生活中运用这个过程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和很多新手父母一样,对女儿的到来既幸福又有点手忙脚乱,反复着所有父母一样的育婴动作。对于女儿以后的未来成长,很朴素地只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就好。

平日里我们两口子都有阅读的习惯,闲暇之余都会看书,女儿则在我们身边本人玩。这种看书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她本人也会拿着本人的一些图卡和我们一起坐着看。有一天突然抱着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很认真地说她想读这本书。我们也并不在意,已经习惯了她本人经常翻看我们的书(不认识字,纯粹乱翻乱玩的那种)。老婆说要不我们教她一首简单的唐诗,估计女儿也就是说说而已,不想学了就随她去。

画面感

面对表达还不清晰、字都不认识的女儿,教她一首唐诗对我来说也是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就从我们小时候熟悉的骆宾王《咏鹅》开始吧。既然女儿不认识字,甚至连鹅是什么都不晓得,那就构造一个画面来协助她理解。于是我们找了鹅的图片、视频和女儿一起研究鹅,还和她一起模仿图片里、视频里鹅的外型,边玩边让她对鹅有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开始教女儿记忆这首古诗,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女儿很快就记忆并掌握了这首古诗。而用构造画面感的理解方式也不断贯穿着她学习的过程,慢慢的她脑子里对各首唐诗都有本人理解的画面。

讲故事

学习完《咏鹅》之后,女儿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整天缠着我们学习唐诗。问题来了,不是每首唐诗都能用构造画面的方式来教她。对于一些不具画面感的唐诗,而女儿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又很难理解诗里面要表达的一些含义,我们把一些典故或者历史背景事件,用改编成她能听懂的儿童故事(故事不一定要中规中矩,尽可能用她能懂的言语)来让她理解唐诗要表达的含义。例如: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杜甫的《八阵图》之类,把背景事件用她能懂的方式改编为儿童故事,让她对这首古诗的背景典故有初步的认识后再记忆这首唐诗。

同识字

在唐诗学习积累过程,女儿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会背、能大概说清楚唐诗的含义,就是不认识汉字。于是我们尝试着在复习学习过的唐诗时,一个字一个字让她指着念。一段时间后她会像玩游戏一样,在不同的唐诗里找出相同的字,我们也会及时给予她肯定。通过这种学习汉字的方式,加上后面其它方式的汉字学习(无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女儿读幼儿园中班前(私立幼儿园的中班相当于公办幼儿园的小班),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她的识字量在2000个左右,日常已经基本无妨碍阅读。后来也出现了个小插曲,她看到我们手机微信的聊天内容,本人会大声地念出来,为了避免尴尬我们不得不给微信加个密码。

多总结

女儿掌握一定量的汉字后,唐诗里某个字或者词出现频率高,我们会及时地把这个字或者词单独拿出来和前面学过的唐诗进行比对,以此加深女儿对这些高频字或者词的印象。到了后来学习新唐诗时,看到这些高频字词时,她都能本人先分析诗句的大概含义。举个例子:“辞白帝彩云间”、“渭城雨浥轻尘”和“来入庭树”的“朝”字,告诉女儿这个字在诗词里出现的次数很多,基本上是用于描述时间,晚上、清晨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长安”这个词在唐诗里就属于高频词,我们会告诉女儿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并拿出地图指出方位给她看,同时给女儿讲一些关于长安的历史典故……经过这样多次总结比对后,她也逐步掌握了一些规律,对后面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协助效果。

场景化

外出玩耍或者上学路上、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把学习过的合适的诗句使用到现实场景里,以此加深女儿对诗句的理解。举个例子:春天的时候在楼下公园里看见怒放的桃花,就会假装请教女儿这个场景好像哪首古诗里描述的一样,我和妈妈记不住了,你帮我们想想。这时候女儿几乎不用思索就大声告诉我们:“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暖春的时候回到乡下外公家,晚上窗户外面有虫鸣声。我们会继续“请教”女儿这个场景在哪首唐诗里出现过,女儿会很得意告诉我们“刘方平的《月夜》,虫声新透绿窗纱”。

逐步地女儿看到一些场景唐诗里出现过的,都会自动地去把诗句场景化运用。例如带她出去玩,路过一条碧绿的江边,有白色的白鹭飞过,她会很兴奋地告诉我:“爸爸快看,江碧鸟逾白”。清明节前接她从幼儿园放学,她很兴奋地告诉我:“爸爸,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清明节,和你讲的一样,我还自动举手给老师和小朋友们朗诵了杜牧的《清明》……”

原图出自:诺晗家的帅爸比

综合用

女儿学习唐诗的过程,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来陪伴学习,只需能达到她开心学、能理解的目的就行。

勤回顾

小朋友学习知识有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学的快忘的也快,通过理解记忆的方式虽然可以减缓忘的速度,但是还是需要不断地协助小朋友回顾复习进行加深巩固。可以通过“请教”小朋友、让她当小老师给“学渣”弟弟讲课的方式等等,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习过的内容自主思考回顾。

多坚持

坚持不只仅是小朋友的坚持,也包括身为父母的我们。尤其是刚开始入门学习阶段,需要大量的预备工作,才能激发小朋友坚持学习的兴味除了小朋友,我们还有工作生活要面对,有时候会被各种事情拖住。我们已经懒惰过,但是女儿的学习热情让我们自动做好时间管理规划,持续坚持了2年多时间,目前仍在快乐地坚持。期间女儿不只仅学会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学、生活常识等知识上也快乐地进行着(无机会可以和大家继续分享)。我们两口子虽然会被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把刷视频、无效社交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学习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从中我们本人也收获了很多。

本文分享的是我们陪伴孩子学习中国传统知识的一些感受心得,仅供大家交流参考。每个孩子各有各的特点,具体的方式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需达到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即可。

本文开篇提及2个孩子不同的学习陪伴,可以查阅往期文章,点击:与其说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不如说是家长们的自我修炼(另外1个小家伙完全不同的陪伴感受)。

我是诺晗家的帅爸比,坚持原创,关注我,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