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叶炳喜书法作品集》· 篆书篇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品集封面 26.5cmX37.5cm

艺术简介 叶炳喜,生于1940年,陕西省丹凤县商镇人。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自愿报名支边,赴黑龙江伊春林区工作。直到1978年底才叶落归根回到陕西,在咸阳博物馆从事文物陈列设计和书画创作长期担任陈列部主任、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楹联家协会顾问、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后 记

几年前有朋友建议,让我八十寿辰、从艺六十周年时搞一个书法展,出一本书法集,从此我就着手预备。两年来,我从咸阳到东北,再到海南,专心致志投入创作,写了近千幅作品,经过筛选,挑出150余幅备用作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虽不全是精品,但可以说基本反映了我当前的创作形态和实际水平。

自小学爬方格写大楷字开始,我就深深的爱上了书法这门高雅指点协助

我视书法为第二生命。数十年来,熔碑冶帖、积学储宝、泊志正灵,经受了无数辛劳和寂寞。然而本人愚鲁、天赋太低,终未臻佳境。有一自讽联曰:“夜半桌灯亮,身边废纸高”,特起艺名“商山愚翁”。

为了实现心中梦想,我年复一年地读书、临帖、创作、交流、出书、办展,完全沉醉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品尝着学书的苦辣辛酸。

目前虽已风烛残年,我还是要继续沿着这条艰苦而崎岖的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这是一种享受。

有人说学习书法是一种最好的养生之道,我深有体会。

中国书法讲究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漫长的书法学习使我的性情和品德得到了提升,我欲寡气平,不急不躁,以书为媒,广交朋友,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促进了我的身体健康。

本书的出版是我又一次向社会、向专家和同仁们汇报我的书法学习情况,并求为我的书法之树浇水、施肥、修枝,以便在余岁还能奇观般地向前迈一步。

本书由周俊杰先生题写书名,刊登了周俊杰、萧焕、陈天民、刘思凯等各位名家写的序言和评论文章;经济上得到了彬县煤炭无限公司、陕西蓝德环保工程科技无限公司的鼎立赞助,在这里对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叶炳喜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日

篆书篇

苏轼《赤壁怀古》 136cm×34cm

唐诗两首

李白 《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6cm×3cm×4

卢纶《李白诗句》 136cm×34cm

心清如镜 69cm×33cm

杨慎《临江仙》 178cm×94cm

刘禹锡《望洞庭》 136cm×68cm

苏轼《诗》 136cm×68cm

王安石《咏梅》 136cm×68cm

李白《诗》 136cm×68cm

临吴昌硕石鼓文 138cm×67cm

舒亶《点绛唇》 1736cm×68cm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胄》 178cm×47cm

岳飞《满江红》 178cm×92cm

陆游《自嘲》 178cm×94cm

李白《秦王扫六合》 178cm×94cm

毛泽东《沁园春·雪》 178cm×49cm

山静秋清联 97cm×50cm

王维《相思》 115cm×63cm

杜甫《春日忆李白》 160cm×25cm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78cm×47cm

春天月夜联 79cm×48cm

叶炳喜《华夏长春》 40cm×40cm

(作品集 26.5cmX37.5cm)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