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来往,竟是因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这是真的吗?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唐朝有两位诗人李白和王维,一个被尊称“诗仙”,一个被尊称“诗佛”,俩人同一年出生,年轻时都待过长安。有共同的好友杜甫,孟浩然和王昌龄,然而,似乎彼此一生都未曾见过,说来也是挺微妙的。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两个人任何交往记录。

因而,不由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两个名满诗坛的大诗人,为何没有交集,老死不相往来呢?那么下面就来聊他们之间的故事。

受同一个女人垂青,俩人成了情敌

有人说他俩之所以不相往来,除了性情不合,还有文人相径,导致两人互相看不上眼,谁也不服谁,可能碰面,估计也是点头之交,从未有过任何的互动,说不定连朋友圈都各自屏蔽了。

不过还有人怀疑他俩的心结是因为一个女人,而且这女人身份可不一般,怎样回事呢?

据说,王维和李白同时都遭到玉真公主的垂青,可是你见过他们之间的唱和诗吗?

没有,一首都没有!因为他们,本就是情敌!

王维21岁那年赴长安高考,经人举荐,参加一个宴会,当晚月朗星稀,白衣少年王维抱着琵琶,弹起美好旋律,倾诉离别和哀愁。

一曲终了,在座的一位女子意犹未尽。问这位少年何有诗作?这位白衣少年王维慢慢吟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那么这女子何许人也?

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妹妹,玉真公主虽然很早出家为道,也终身未婚。但她和武则天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那种有貌又有才的帅哥。

此时,玉真公主的心霎时被融化了。从此,王维就成了公主心中最有才华的诗人。后来,在她的垂青下,王维考取状元及第,并被授予大乐丞的职位。

玉真公主这么做,是方便他之后出入宫中,跟本人见面。而且他也是一个有实力的诗人。

这样一来,他既有才又有后台,王维的仕途应该是很顺利的,可没过多久,他贬到偏僻的济州去管粮仓了,这又是怎样回事?

随着王维的突然爆红,王维难以忍耐别人的闲话,王维思来思如,年纪悄悄就一夜之间成了红人,任谁不羡慕嫉妒恨啊?

为了摆脱吃软饭的头号,他没有跟玉真公主打招呼,便悄然地回到山西老家,和本人从小青梅竹马的崔氏完婚了。

这可把这位傲娇的公主给惹怒了。公主一气之下,将王维贬出长安城,到偏僻地区。

后来,李白来长安,他也通过朋友的引见认识了玉真公主,李白给她写的一首诗,在诗中,把公主比作九玄天女,这下公主又把热烈的目光投向了李白。

右手拿长剑舞身段,左手拿毛笔写诗篇的文武全才,一下子两人很快情投意合了起来,在玉真公主的操作下,李白由一介布衣扶摇直上,成为了皇帝座上宾和大红人。

李白每次他出头作诗,脱靴有权倾一时的高力士都脱,磨墨有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就连一代圣主唐玄宗都亲身为他舀汤。纵观几千年,能有这样待遇的,也只要李白一人。

虽然李白和王维都是大诗人,但无论是文风还是个性,两人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狂放到极致,喜欢歌颂太阳和月亮;一个内敛到骨髓,乐于描写山林和溪流。如果说王维是碗清茶,那李白肯定是一杯红酒。

唐朝诗人的圈子其实不大,互相之间要么沾亲带故,要么就是圈子里的诗友。但如日中天的李白在长安那段时间,经常呼朋唤友喝酒聚会作诗,也从来没有请过王维。

此时王维也从地方官调回地方,不过刚刚经过丧妻之痛的他,王维无法消解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了,闭门谢客,过半隐生活。王维回来后,听说玉真公主又垂青一个很有才的诗人,心里自然不是味道了。

于是,他将那个已经想视他为友人的名字删除,从那以后,长安所有的酒席、宴会、诗会,只需有李白的地方,就没有王维,有王维出席的地方,李白就不可能出现。有这跟以诗会友、以诗争鸣的盛唐气象,完全背道而驰,让人不可思议。

即便盛唐的弹筝伎有纤纤玉指弹拨心弦,即便这弦会发出铮铮然之声,依旧无法牵引李白和王维的这两颗孤傲之心相互撞击。这不能不说是唐诗里的一大缺憾。

玉真公主修道,王维和李白各自隐居

其实,王维属于一个“雅人”,人淡如菊,温润如玉,喜好修禅,而且史书特意提到他是个美男子。李白像个“野蛮人”,豪迈不羁,潇洒放浪,喜好仗剑天涯。

这两人在大唐的开元盛世,就仿佛一静一动的两面,反映着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百花齐放的精彩。

然而,不论是唐诗还是史籍,李白和王维就像两条固执的平行线没有交叉痕迹,不要说他们是刻意屏蔽朋友圈,就连点头之交都不见一字书写,说他们是好友更是天方夜谭,说他们是文人相轻也太牵强。

而两个大诗人就这样,彻底老死不相往来,然而,李白的好日子也没维持多久,他,又喜欢贪杯,时常烂醉如泥。

一旦喝得烂醉如泥,公主叫他十次有八次不动,李白这个人四处惹是生非。所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这样的日子不到两年,他就被皇上打回原形,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

临别之际,李白来跟公主辞行。公主当然也是依依不舍了,但是经常惹是生非的李白,公主自然觉得他不如那个风姿俊雅怀抱琵琶,黄昏联句,清晨画眉的王维好。

这时候,玉真公主开始想起早年的知音王维,派人四处寻找,可惜王维早已隐居山林。李白走了,王维归隐,玉真公主逐步看透了一切,决定去安徽敬亭山出家了。

事业失意的李白得知后,赶了过去,并无限难过地赋诗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要敬亭山。”

那段期间,李白对着敬亭山,整天心之向往。李白也表白了对玉真公主的想念!

可见,相比王维的若即若离,对于玉真公主的爱,李白更为执着而热烈。都说难以自拔的,除了口中牙齿,那就是爱情。

其实,李白也有过四次婚姻,在精神层面,更投缘的还是玉真公主,即便是天各一方,他还是对这位潜心修佛的公主一往情深。

可惜,彼此身份悬殊,只能将这份爱埋在心里,默默祈祷,愿和公主不求同年生,但愿同年死。

然而,这个让玉真公主心心念念、惦记的大诗人王维,却比他们两人先走一步了,最终在终南山走完了本人孤单的一生。

公元762年,在唐宝应元年,70岁的玉真公主极乐升天,葬于敬亭山。而61岁的李白也是同一年在敬亭山下的当涂县驾鹤西去了。

李白和王维看似是在同一个圈子,实则从未有过交集,殊不知,他们两个的圈子里面,却有一个玉真公主在,勾起了两位文学巨匠心底的爱恨情仇,只留诗文照亮各自的人生。

纵观李白和王维的诗,王维则像一块浑然天成的山中之玉,只想隐居田园;李白像一匹不受拘束的脱缰之马,只想纵横天下。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他们个性而言,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因而,纵然相逢,也是一笑而过,相忘于江湖。

写到最初

李白和王维同为世人所知,在盛唐诗人的朋友圈,他们有这么多相联系的人脉,但王维和李白却好像刻意互相回避,没什么来往,有人以为他们性情不同,频道不同。但却很少有人晓得,他们的命运竟与同一个女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俩人吧,在朋友圈上都曾走玉真公主的门路,李白后来居上,风头一时无两,不亚于王维当年的风头,“前任”看“现任”,“旧爱”看“新欢”,有些别扭尴尬是必然的,干脆将对方拉黑,老死不相往来算了!

#历史开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