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想要我努力奋斗?先给我升职加薪再说吧!丨葡萄语录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言论,是业界生态最原生的反映。游戏葡萄于每周末推出“葡萄语录”,蠡测业内百态,臧否各色人物,将互联网有触感、接地气的一面呈现给诸位读者。

1. “给一个建议吧,就是保护好女性式神的内裤,不要显露来。”(角枕粲兮)

近日,某手游在社交平台上征集美术建议,评论区排名第一是一位女玩家,希望新版本的女式神不要“一栋就露内裤”,“作为女性玩家,有一丢丢不舒服”。

这条评论发布后,遭到不少疑似男玩家的反击,认为这是“女权玩家无病嗟叹”、“老古董”、“审查标准比某局还敏感”等等。

葡萄吐槽

我最近越来越想不通了,为何每每有个观点抛出来,总是立刻就有人给对方先贴上标签?比如这次女玩家的建议,很快就被人贴上了“女权”的标签,然后就开始污名化。

既然女性说话不灵光,那就让葡萄君来说吧。

“露胖次”作为二次元作品给读者的“杀必死”,算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国内的游戏界可能没想到,即便是“福利”,国内外也是有区别的。

以《尼尔·机械纪元》为例,游戏中的“杀必死”算是不少了,比如尼尔空中翻身的动作就会短暂地显露胖次。

但是这种设定仍然有个“合法性”的外壳,就是它属于游戏角色的“无意显露”。

当然,玩家也可以在游戏中刻意窥视尼尔的裙底,但尼尔会立刻觉察,反身一击把镜头拉远——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相较于国外游戏的“显露”设定,国内的某些做法对女性欠尊重……

2. “孩子为什么沉浸手游?是因为他觉得这已经是最棒的东西了,而让人不沉浸于一个东西的最无效办法之一,就是让他品尝更多更好的东西。”(一只蹦蹦跳跳的尤物)

如何才能让孩子不沉浸手游?

针对这一“天问”,有位网友提出了本人的观点:让孩子接触更多更好的东西。

葡萄吐槽

这则微博有上万的转发,博得了大V们的一致好评。

但是在葡萄君来看,这篇长微博极有可能是杜撰的,即便是现实,也无法推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葡萄君见得太多了,很多玩惯了手游的小孩子,根本就不喜欢主机游戏,根本缘由是:主机游戏没有即时反馈机制!

相信做手游的同学都懂,手游的节拍构成沉浸

在这种机制下成长的小朋友,玩主机游戏时会问你:

“为什么这么多对话?”

“什么时候开始打怪?”

“为什么没有宝箱?”

“连升级机制都没有?垃圾!”

所以说这根本不是因为孩子眼界太窄,而是因为我们的厂商太聪明。

3. “池中物已经有了,阿宾还会远吗?”

近日,一款叫《金鳞物语》的游戏上架了Steam,游戏的配角叫“侯龙涛”。

消息一出,引发了好多80后复古的声音。

葡萄吐槽

你们对《金》、《少》、《少》这类小说感兴味,说到底还是文化水准太低,“没有接触更多更好的东西”。

古代的士大夫,都是看《捣玉台》《花荫露》这类,不晓得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

4. “我发现只需提到努力进取这样的话题,都有人义正严辞地表达类似“想让我努力进取除非给我很多钱”这样的意思。本科毕业二十二,研究生毕业二十五,随便一晃就三十了。年轻时候对本人担任,和那些努力的同龄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机会也会越来越少。马太效应是很可怕的。 ”(tombkeeper)

上面这段话其实是博主“@tombkeeper”在2017年的一条微博,把它引用到这周的语录里来,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网络热词——“奋斗b”。

最开始,这个词汇的本意是指那些“不懂得和公司议价,无下限地出卖本人劳动力取悦老板(比如加班不要加班费),导致其他员工的劳动力价格被压低的人”。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了温室一样的校园,进入愈加社会化的职场,并且经历了理想对现实的多次碰壁,他们对职场得到了新鲜感,对出人头地感到无望,对“奋斗b”也有了本人的定义,成了嘲讽奋斗者的代名词——

“奋斗b”指的是那些觉得本人只需努力奋斗就能创造辉煌、感动老板、引起注重,从而升职加薪、改变人生的人。

而称呼他们为“奋斗b”的人,往往认为老板们都是资本家,资本家贪婪的天性注定他们根本不在意底层员工,有些人相信奋斗改变人生,是因为他们被媒体和教育洗脑了。

换言之,这个不雅的词汇已经基本上和“奋斗者”画上了等号。

举例来说——

“奋斗B”的逻辑:我要努力奋斗,这样老板才会给我升职加薪。

看不起“奋斗B”的人的逻辑:想要我努力奋斗?先给我升职加薪再说吧!

葡萄吐槽

其实啊,我对两种逻辑都能理解。

职场是残酷的,十人的团队可能只要一个会成为主管,五个主管可能只会出一个经理,三个经理里面可能只要一个是总监。这就注定有相当多的人会成为炮灰,一般人工作满三年就能意识到这点,一不留神心态就崩了。

这就是年轻人职场“佛系”的土壤。

葡萄君经常听中层管理人员抱怨,说最近招进来的95后员工,跟自己这代80后完全不同,他们对升职加薪期望不大,但是很看重团队氛围,要求领导同事必须看着顺眼,工作不能过度加班,不能影响周末休息,假期不能太短,团建要去国外等等,老板画饼的管理方法在他们身上完全失效。

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只需他们对老板的画饼保持“佛系”,本人就随时具备了炒掉老板的资本,就不会被老板割韭菜。这种观点在知乎上尤其流行。

但在葡萄君看来,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逃避,是对本人担任的表现。

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以为本人会永远年轻,非得事到临头,才恍然大悟。就好像葡萄君上大学时,相当多的人对毕业求职完全没有概念,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找工作时才发现简历上无经历可写,才开始后悔。

一些人之所以跑慢了,心态是次要缘由,心态不好,也就不情愿努力,就怪不得别人。说到底,成长是本人的事情。

现在80后领导和年轻员工面面相觑的局面,特别像1840年的中国。

1840年,英军屯兵珠江口岸,鸦片和平一触即发。

在大战的前一夜,英国统帅和中国提督,同样的辗转难眠。

双方指挥官,思考的是同一件事:

“对方,他怎样就不害怕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