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兰花捧瓣的14种象形称谓,你晓得多少?
兰花的捧瓣也称为内捧、捧心,指的是紧贴在蕊柱(鼻头)上的两个小瓣。捧瓣与花舌(唇瓣)、花鼻(蕊柱)共同构成中宫。中宫能否标准与圆正对于兰花的档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捧瓣在中宫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历代以来,兰界对捧瓣的名称都按其不同的形状详细区分,有着许多象形称谓。但由于象形称谓区别过细,而且各人的眼光角度也有所不同,所以近年步入兰界的新秀,对捧瓣的区分已不像过去那样细腻严谨。如对新花梅瓣中的捧瓣,许多兰友都称为软捧、硬捧、半硬捧。兰花捧瓣的象形称谓有以下14种。
(1)短圆捧。捧瓣呈短圆形,宽阔大气,背凸内凹而紧扣蕊柱。其特点是“瓣阔而短圆,内凹而背隆,质润而无白峰”。此类花的中宫最圆,属于荷瓣中的佼佼者,如春兰大富贵等。
短圆捧(春兰大富贵)
(2)蚌壳捧。看上去像河蚌的硬壳,内凹外隆,紧扣蕊柱。其特点是“二头收窄两头阔,内凹背隆如蚌壳,质地光洁无白峰”。有不少荷瓣花或荷形花是此瓣形,如春兰环球荷鼎、杨氏素荷等。
蚌壳捧(春兰环球荷鼎)
(3)罄口捧。像古代击打乐器“罄”的外形,每瓣好似一个剖开两半的茶杯。其特点是“收根圆头又如方,内凹背隆稍偏长,形如罄口质润光”。如春兰翠盖荷等。
(4)蚕蛾捧。从捧瓣的背部或侧面看似刚出蛹的蚕蛾,捧瓣圆整光洁而起兜,捧端白峰明显,中部较宽而捧端稍收尖,很像蚕蛾的翅膀。质较软的称软蚕蛾捧,质较硬而白头厚的称半硬蚕蛾捧。其特点是“收根瘦头胖两头,边紧起兜白峰显”。上品梅瓣花大多是此捧形,少数水仙瓣也有此捧形。如春兰宋梅、绿英、廿七梅及蕙兰大一品、端梅等。
罄口捧(春兰翠盖荷)
(5)观音捧。瓣头较圆,瓣端兜深而质较软
(6)蒲扇捧。像蒲扇容貌,较宽而偏圆,有浅兜。其特点是“圆形如蒲扇,轻兜背少隆”。如春兰西神梅、翠云冠等。
蚕蛾捧(春兰婵娟)
观音捧(春兰贺神梅)
蒲扇捧(春兰西神梅)
(7)挖耳捧。像挖耳用的耳挖外形,长脚圆头而兜深,白峰不明显。此类捧瓣大多是水仙瓣。其特点是“圆头深兜脚偏长,形似耳挖白峰藏”。如春兰逸品、独秀,蕙兰翠仙等。
(8)豆壳捧。据古兰书《第一香笔记》记载:豆壳捧外形像鸡豆壳(一种叫芡实的水生植物),瓣圆阔有兜,两头隆起而瓣边转平,有白峰而不明显,花瓣背部有条状突起。其特点是“瓣形圆钝背凸筋,瓣中圆鼓边走平”。梅瓣与水仙瓣中皆有此形状。如蕙兰关顶、欣雄梅等。
挖耳捧(春兰逸品)
(9)蟹钳捧。雄性化程度较高,但白峰不明显,瓣宽头尖,质糯厚细腻,花瓣侧背部有条状突起,兜外鼓而头向内弯,看起来像螃蟹的钳子从两边往两头钳拢。其特点是“瓣背起隆如蟹螯,兜深头尖向内钳”。梅瓣与水仙瓣皆有此瓣形。如蕙兰万年梅、绿秀梅、玉龙梅等。
(10)硬捧。捧瓣高度雄性化,几乎成为2个圆形的乳白色硬结,好似两颗小豌豆。如春兰翠桃、蕙兰翠桃献寿等。
豆壳捧(蕙兰关顶)
蟹钳捧(蕙兰新品)
硬捧(春兰翠桃)
11琵琶头捧。看起来像弹奏的乐器琵琶外形,长脚而有浅兜,白峰不明显。一般水仙瓣中有此形状,如春兰宜春仙等。
12猫耳捧。看起来像猫的耳朵,瓣基部合抱,瓣端稍圆或钝尖,微向上翻。此类形状一般都属荷形或水仙瓣。如春兰福荷素、蕙兰老蜂巧等。
猫耳捧(春兰福荷素)
琵琶头捧(春兰宜春仙)
13百合捧。这是近年来刚得到公认的一种新瓣形,捧瓣后翻,好像百合花五瓣张开外翻的形状,但比其更有动感。也有人将此类形状归为飘门水仙。如春兰巧百合、百合皇后,蕙兰朵云、欣云等。
14剪刀捧。看起来像剪刀张开的外形,如文团素、苍岩素等。如不是素心与色花,一般不入品。普通竹叶瓣的行花(不入品的兰花称行花),大都是此类捧瓣。但是,有的瓣形介于剪刀捧与蚌壳捧之间,比剪刀捧要显得瓣宽头合,比蚌壳捧又显得头形较尖,瓣背稍隆。《第一香笔记》将此类捧形与剪刀捧加以区别,称其为荷形竹瓣蚌壳捧,如春兰和氏璧、蕙兰金岙素等。
百合捧(春兰巧百合)
剪刀捧(蕙兰金岙素)
以上捧瓣以哪种最好呢?《兰蕙小史》关于捧瓣有一段评语:“捧心总要光洁,以软蚕蛾捧为上,观音兜、僧鞋捧为次,挖耳捧、硬蚕蛾再次之,更有豆荚捧、蟹钳捧、滑口捧皆不贵也,若琵琶头捧是水仙之最下者。”
然而,现代赏兰的观念在不断地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兰花的全体美感,兰品的高低并不是仅看捧瓣,各种形状的捧瓣都有上品的好花出现。如百合捧,以古代的评判观点来看其档次并不高,而今却遭到不少兰友的追捧。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