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兰家说:鉴别花梗优劣的依据是什么?
兰花的叶片是兰花制造养分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兰花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次要器官。
兰花的叶片分常态叶和变态叶两种。
从假鳞茎上簇生出的叶称为常态叶,又称完全叶。我们通常所说的兰叶是指常态叶。国兰的常态叶呈狭带形,故又称细叶兰。叶片通常呈2列陈列,只要新的假鳞茎才能生长出新叶,老的假鳞茎是不能再长新叶的。叶片无明显叶柄,革质常绿,叶缘有的无锯齿(如寒兰、墨兰),有的有细锯齿(如春兰)或粗锯齿(如蕙兰),叶面为墨绿色或淡绿色,叶稍尖或钝。叶面有平行脉和中脉,向叶背部凸出,叶脉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支撑兰叶向上着生,不致倒伏。叶片在假鳞茎上簇生,组成叶束,兰界俗称为筒。每筒兰草的叶片数因兰花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春兰每筒3-5片叶,建兰2-4片叶,蕙兰则可多达10片左右。兰花叶片的外形亦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如蕙兰、春剑叶片较长,春兰、建兰叶片较短;墨兰、春剑叶片较宽大,春兰、蕙兰叶片较窄:蕙兰、寒兰 叶端较尖,墨兰、建兰叶端较钝;春剑、建兰叶面平展,春兰、蕙兰叶面内凹:建兰、寒兰叶面平滑,蕙兰、春兰叶面毛糙等。叶片的生长姿势也多种多样,有立叶,如金岙素:有半立叶,如龙字:有半垂叶,如宋梅:有垂叶,如大一品;有扭曲叶,如绿云:有肥环叶,如大富贵:有短壮叶,如环球荷鼎。还有水晶叶,大多出现在墨兰中。此外,还有叶艺,即叶片上因变异出现白色、黄色、红色的条纹或斑点等。叶艺是近些年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传播到中国大陆的赏兰新热点。
兰花花朵各部分名字
包在花茎上的叶由于退化变成膜质鳞片状,故称为变态叶,又称不完全叶或苞叶(苞衣、壳)。不完全叶的次要功能是起保护花蕾的作用,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花是兰花最美丽的部分,是人们欣赏兰花的次要部位,也是兰花的繁衍器官。
兰花花朵的结构比较简单,花朵着生在花葶上,陈列成总状花序,每朵花均由花萼(外三瓣)、花瓣(内三瓣)和蕊柱组成。
1.花葶
花葶又称花莛,俗称花箭,从假鳞茎中部的节上生出。一般情况下,1个假鳞茎上只长1枝花葶。花葶包括花序和花轴两个部分。
花序是指花朵在花轴上部有规律的陈列方式。兰花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即花轴长而不分枝。兰花花序直立生长,高出叶面,俗称出架。
花轴上着生小花柄(即子房),花柄上着生花朵,花朵数依兰花品种不同而异:春兰一般为l朵,少数为2朵;蕙兰为9朵左右:寒兰、墨兰着花数较多,而春剑、莲瓣兰为2-5朵。花朵开放时,由下而上,陆续开放。
花朵的花柄基部与花轴相连的地方都有一枚紧贴花柄的苞叶叫箨,俗称贴肉苞衣,蕙兰称小苞衣,它的功能次要是对花朵起保护作用。
唇瓣中的裂片
2.花萼
花萼是指兰花花朵外轮的三片花瓣,又称外三瓣或萼片。萼片的外形决定兰花品种的优劣,传统名种的梅瓣、荷瓣、水仙瓣次要是依萼片的外形来区分的。
在兰花的外三瓣中, 地方竖直的一瓣称为中萼片,俗称主瓣。左右横向陈列的两瓣称为侧萼片, 俗称副瓣。副瓣横向着生的形状称为肩, 肩是展示兰花神韵的重要部分。
3.花瓣
花瓣是指兰花花朵的两头一轮, 由捧瓣和唇瓣组成。捧瓣即内三瓣中合捧着蕊柱的2片小花瓣,也称捧心。唇瓣俗称“舌”,位于蕊柱下方。唇瓣是兰花最漂亮的花瓣。唇瓣上半部常有三裂片,两头的裂片称中裂片,两侧的称侧裂片,俗称腮。
兰花的蕊柱
4.蕊柱
兰花最里边的一层, 俗称鼻。鼻呈柱状体, 以小而平整、不撑开捧瓣为好。.鼻是兰花的繁衍器官, 由雄蕊和雌蕊合在一起组成, 它是兰花蕴藏香气的香1 囊,也是兰花的繁衍器官。蕊柱一般为黄绿色, 稍向前弯曲,顶端为雄蕊, 外有花粉盖, 又称药帽, 内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块。兰香即 由 此溢出。蕊柱顶端稍向里有一凹洞,称为药 腔, 内有柱头 即雌蕊,腔内有黏液,黏液起捕捉花粉的作用,柱头必须接触花粉才能完成授粉。
鉴别花梗优劣的依据是什么?
(1)出架。 出架与否是鉴别花品优劣的标准之—, 如建兰“贵在出架”:春兰以“出架为优”, 如果瓣形非常出色,如绿云、 翠盖荷等则另当别论;蕙兰以“花大秆高为优”。
(2)颜色。花梗的颜色依兰花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有绿梗、紫梗,曼界常依梗的颜色定兰花的档次,如,《广群芳谱》上说: “紫梗青花为上, 青梗青花次之, 紫梗紫花又次之, 余不入品。”
(3)粗细,花梗以细圆为上品, 木梗较次,但赤蕙却以梗粗直者为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