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冬季的农闲时间,家里的妇女都有做针线活的习惯,过了农历冬至节气,白天的时间就会逐步变长。每天就可以多做一线的针线活。人们将这些农耕生活的实践经验做以总结,并以农村农谚老话的方式传承至今,构成了中华民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农耕生产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指点和影响作用。农村老人说“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2023年正月冷吗?看农谚咋说?
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
冬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一般会出现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左右。在农村,老农们对于冬至这一天出现的具体时间,是相当注重的。人们根据对长期的农耕生产活动的经验总结,认为,若冬至日出现月尾,则表明当年的冬季寒冷的天气会来得比较晚,农历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会出现来年的正月。这样就会出现“暖冬”的现象,来年的春天还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对北方的冬小麦等春季农作物的生长是相当不利的。部分地区,受春季低温雨雪冰冻灾祸的影响,将导致小麦产量的锐减。这是农民朋友们所不情愿看到的结果。
那么冬至在月初月中会怎样呢?今年的冬至日在哪天?2023年正月冷吗?
农村老话说“冬至在月初,冻死老牛”,意思是说农历冬至节气,冬至日若出现在月初,当年的整个冬天将会十分寒冷。不只人们会感觉到十分寒冷难熬,而且就连同体型高大的牛羊等大型牲畜也会觉得非常难熬,有些身体虚弱的老牛还会被活活的冻死。
农村老话说“冬至在月中,单衣过冬”,意思是说农历冬至节气,冬至日若出现在月中,当年的冬季将会十分的温暖。天气晴朗如春,雨雪稀少,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这样的冬季,对于穷苦人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温暖安全地度过冬天。常常穿一件单衣就可以过冬,可以大大节省家庭的生活成本。但是,暖冬的天气,意味着会很干旱,对农田冬小麦的生长是不利的,温暖的天气还会滋长害虫的繁衍众多,将严重影响冬小麦的产量,进而导致人们日常的口粮减少。
今年的冬至日在哪天?2023年正月冷吗?翻看日历发现,2022年的冬至日出现在2022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按照农村农谚老话的说法,今年的冬至日出现在月尾,农历一年中最冷的天气会出现在来年的正月。由于,古代人们没有天气预告,对于天气变化的情况,通常是依赖于以前的农耕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今天人们通常情况下,会借助天气预告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本人的日常农耕生产活动,不只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无效降低自然灾祸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因而,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些农谚老话。至于,2023年正月能否真的会寒冷的天气?还是需要我们日常多关注当地的天气预告,提前合理地安排农耕生产活动。#头条创作挑战赛##文化##农村##温暖冬至#
上一篇:冬至在月头和月尾有啥不一样?今年冬至在啥时候?有啥说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