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冰湖解冻 御园春水清悠悠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乾隆御制诗《冰解泛舟》

冰解今年早,御园可泛舟。

浴波回雁下,涤冻陟鱼游。

柳岸黄轻染,篷窗绿欲浮。

船如天上坐,杜句最清遒。

当年的乾隆皇帝

望着解冻的湖水

不由作诗一首

今天二月初一

雨水已过

冰封了一个寒冬的湖面

再现清遒

在阳光下泛起蓝盈盈的波纹

御园之水

随着春风渐渐复苏

林励琼/摄

圆明园的水

被建造者赋予生命与灵性

点缀在园中的许多景点

构成渚、洲等景观方式

圆明园中的水面众多

山前房后触目皆是

海淀三山五园地区水系分布

“水所聚曰淀”北京的西郊多山,自古以来山中多流泉,流泉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原始沼泽湿地,众水汇聚之处的海淀地区成为北京营建园林的最佳处,明代米万钟在此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名为“取海淀一勺之意”。

到了清代,圆明园就选择了在海淀镇背面的一片平原上建园。多湖的海淀成就了圆明园的外部水系。在良好的外部水系条件下,圆明园内部的水系繁多,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工匠们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出大、中、小水面,由回环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园内水域面积约140公顷,约占三园总面积的2/5

圆明三园水系分布

圆明园的地下水则次要接受山前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由于古代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较小,地下水位较高,附近的地下水位接近地面,圆明园建造位置的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水的补给而保持水系景观。

正是圆明园完善的水系,使它能够挖湖堆山,平地建园,汇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模仿江南水乡的网络格局,构成诗情画意的园中之园佳境。

詹振林/摄

在圆明园最北边的狭长地带上,是一片以田园造景为主的江南水乡风光,一条由西向东穿过平原的长长的河流便如玉带般蜿蜒在水乡中。沿岸有“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等田园景色的园林建筑。

圆明园四十景图——多稼如云圆明园四十景图——鱼跃鸢飞圆明园四十景图——北远山村

由于河流很长,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水景就相应的富于变化和自然意趣。像真正的江南水乡一样,河流有时穿过一座村庄,构成夹岸,成荫柳树轻柔袅娜,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态跃然而出;有时与荷塘相连接,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田园风光历历在目;有时汇聚成湖,湖中还有大小各异的岛。

“坐石临流”处水景的地貌、灵动的境界模仿得十分逼真仿自浙江绍兴古兰亭“曲水流觞”意境。一股清泉从西北的山腰上穿山而出,江南独有的瀑布水涧中泉水飞流,构成一条弯弯曲曲的急流小溪,溪水中奇石峭列。水流从山上跃下,遇见奇石,激荡有声,分成东西两股而下,两股水流在南面会合,潺潺的山水清音是大自然最美好的琴音。

圆明园四十景图——坐石临流

乾隆在诗中描绘出了这一美好景色:“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荷。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兰亭处的清泉、激流、曲流看似天然,其实都是工匠们的创造。

除了江南水景

圆明园核心的九州景区九岛相连环抱后湖

园内意味着“东海”的最大湖泊——福海

乾隆年间建造的西洋楼喷泉

都是圆明园水系运用中的典范

郝远征/摄

聂海树/摄

谢敏茹/摄

娄东刚/摄

如今冰湖解冻

春回大地

流水潺潺

心韵悠悠

你要来感受圆明水韵的魅力吗~

[参考材料]

《圆明园的水》 道空

[编辑]

赵 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