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关于社情民意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

我们常描述爱吃辣的人“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作为党派成员,我体会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应具有九个字的精神——“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

在具体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要密切关注“两点”

要拨开繁杂的社会现象,抓住“热点”和“焦点”不放松。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紧紧围绕当前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到建言献策有的放矢;二是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选题,及时精确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三是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留意收集和反映社会生活中苗头性、倾向性和典型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紧紧围绕党派特色,选择和反映其他渠道难以得到、不易反映的信息。

要认真把握“四度”

首先,要选准“角度”。选择贴近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群众的角度,提炼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价值、有创见地分析。其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不只要运用好各种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而且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科学理论、法律法规,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努力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第三,要有“深度”。将掌握的社情民意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整理出那些事关全局、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意见。第四,要“适度”。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情况,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解。

例文选登:

关于加快推进“气化长江”工程的建议

民进会员、湖北省发改委干部刘浩反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强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现范带。“气化长江”工程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部署,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以柴油、重油为次要燃料的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LNG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渐替代为纯LNG动力燃料的“油改气”工程。“气化长江”工程的实施,将助力美丽长江建设和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溢价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统筹规划,互动协作力度不够。长江航道虽长,但岸线资源毕竟无限拆卸加气站、加注码头或是接卸站涉及的市场主体较多,不只关系沿线港口的发展规划,还需满足当地城市的能源岸线规划。亟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2.LNG船前期投资较高、推广使用难度较大。LNG船较高的前期投入、LNG加注码头与相关设备设备的不完善是LNG船数量难以快速增长的重要缘由,而LNG船数量少而导致用气需求不足又反过来影响了LNG加注码头的建设,最终使得LNG在长江水运的大规模使用显得迟缓。

3.天然气管道普及率有待提高,LNG接收站与管道设备互联互通不够。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广大县城、农村地区,天然气分支管线的缺口依然很大,同时受居民用气快速发展影响,我国天然气峰谷差异巨大,储气设备建设速度较慢,调峰能力有待加强。亟需将次要LNG 接收站以及现有管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无效调配。

二、相关建议

1.研究制定“气化长江”工作方案和专项推进计划,做好顶层设计。以相关央企、各省能源企业等为主体,成立“气化长江”清洁能源储运、供应产业联盟,集聚资源,广泛开展合资合作、共建共享、央地协同、上下联动,协同推动“气化长江”工程落地。

2.加快LNG加注站、加注码头及天然气储气库基础设备建设步伐。利用长江区域优势和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发展LNG水路运输和公水(铁水)联运,配套建设LNG接收站码头和储罐,采用LNG罐箱分拔,实现江海中转、铁水(公水)联运、一罐到底,以更高效率、更具经济性地保供地方,同时为船用LNG方便加注提供基础条件。

3.完善LNG多式联运体系。在长江流域以LNG接收站为转泊中心,以集装箱中心站和物流枢纽为分拨节点,以各地能源企业、工业企业和居民为资源终端用户,构建天然气“管道、铁路、水运、公路”多式联运体系,以LNG罐式集装箱为主,构建清洁能源“门到门”服务网络。

4.借助“气化长江”工程,真正实现“气化乡镇”。铺设天然气干线到沿岸集镇,延伸天然气的覆盖面积,实现“市市通,县县通,镇镇通”。既缓解当地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愈加绿色和谐发展。

5.激发市场活力,给予油改气的长江船舶补贴。长江水系内河运输船舶约13万艘,基本以柴油为动力燃料,按照1/10的船舶进行升级改造,将可直接产生约150亿的产值。油改气后,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用燃料,可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80%,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5%,减少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物排放量100%。

作|者|介|绍

刘 浩

湖北省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处干部,民进湖北省省直综合支部宣传委员。2017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2020年被评为民进全国履职能力建设先进个人,荣获民进湖北省委会“抗疫先锋”称号。入会仅三年,刘浩同志累计报送各类提案建议、社情民意共24篇,其中1篇被民进地方采纳,1篇得到中共湖北省委有关领导批示,10余篇被武汉市政协采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