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道「導」106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主導(主导),◆1.次要的並且引導事物向某方面發展的。○[周恩來]《關於西安事變的三個電報》之三:“轉變黨的全部工作,使之適合於新的環境,成為全國政治生活中的主導者。”◆2.起主導作用的事物。如:在發展國民經濟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

制導(制导),◆通過無線電裝置,控制和引導導彈等,使其按一定軌道運行。

指導員(指点员),◆1.擔任指導工作的人員。◆2.政治指導員的簡稱。

指導(指点,◆1.亦作“指道”。指示教導;指點引導。○[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一》:“囚人不勝痛,則飾妄辭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導以明之。”○《漢書‧路溫舒傳》作“則指道以明之”。○[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指道,言指畫引導也。”○[唐][司空圖]《唐盧公神道碑》:“及公中第,即又孜孜指導進取,果歲繼捷,皆籍于顯地。”○[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苦於不自知,又無師友指導之耳。”○[顧頡剛]《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他們對每部書都作了一篇仔細的內容介紹和評論,足為我讀書時的指導。”◆2.稱教練。○[魯光]《中國姑娘》二:“機靈的姑娘們就從領隊、指導們臉部和眼神的細微變化中,作出了本人的判斷:喜悅多於指責。”

政治教導員(政治教导员),◆中國人民解放軍營一級的政治工作人員,和營長同為營的首長。通稱教導員。

詔導(诏导),◆教導。○《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尚幼者,使置師保,朝夕入宮,撫循詔導,恩愛甚渥。”○[李賢]注:“詔,告也。”○《北史‧李彪傳》:“今誠宜準古立師傅,以詔導太子。詔導正則太子正,太子正則皇家慶。”

贊導(赞导),◆1.舉行典禮時依照儀式贊唱引導。○《後漢書‧百官志二》:“其郊廟行禮,贊導,請行事,既可,以命群司。”○《舊唐書‧李漢傳》:“大夫中丞到班後,朝堂所由引僕射就位,傳呼贊導,如大夫就列之儀。班退,贊導亦如之。”○《金史‧禮志四》:“侍中詣廟庭本位立,皇帝將出大次,禮儀使與太常卿贊導。凡禮儀使與太常卿贊導,並博士前引,俛伏,跪稱‘臣某贊導皇帝行禮’,俛伏,興。”◆2.幫助;輔導。○[宋][王讜]《唐語林‧規箴》:“[憲公]固英睿,初即位,得[杜邠公]贊導,及其成功,多[邠公]力也。”○《明史‧余懋學傳》:“今執政大臣一政之善輒矜贊導之功,一事之失輒諉挽回之難,是為誣上。”○《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二年》:“王府官僚皆請罪,帝曰:‘朕教訓猶不從,豈汝等所能贊導邪!’并釋不問。”

玉導(玉导),◆冠飾名。用以引發入冠幘之內。○《晉書‧桓玄傳》:“[益州]督護[馮遷]抽刀而前,[玄]拔頭上玉導與之。”○《舊唐書‧輿服志》:“﹝天子﹞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加寶飾。”○《遼史‧儀衛志二》:“﹝皇帝﹞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加寶飾。”○[元][張雨]《滿江紅‧玉簪次班彥功韻》詞:“玉導纖長,頓化作[雲英]香莢。”參閱[明][楊慎]《丹鉛續錄‧簪導》。

迎導(迎导),◆迎接導引。○[宋][何薳]《春渚紀聞‧龍神需舍利經文》:“顧見其間,神鬼百怪、寶幢、羽蓋、鳴螺、擊鼓鈸、執金爐,迎導者甚眾。”○《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眾人擁他出府上馬,樂人迎導而去,直到舊府。”○[清][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二:“[江]南俗例:新婚者皆鼓吹迎導。”

引導(引导),◆1.帶領,使跟隨。○[南朝][宋][劉敬叔]《异苑》卷三:“[傅承]為[江夏]守,有一雙鵝失之三年,忽引導得三十餘頭來向[承]家。”○《南史‧王僧辯傳》:“有群魚躍水飛空引導。”○《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俄有二青童,朱衣絳節:“凡京官出外:四品以上,引導三對……七品以上,引導二對。”◆3.啟發;領導。○[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沉默了一陣,她鼓起勇氣,使着大勁兒決定引導[生寶],讓他提出要求。”○[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三章:“她不是怕死鬼![毛主席]沒有白教育她,黨沒有白引導她。”◆4.導引。古代道家的一種養生方法。○[漢][王充]《論衡‧自紀》:“適輔服藥引導,庶冀性命可延,斯須不老。”○[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上大奇之,因問引導之法,養生之要。”

儀導(仪导),◆導引,開路的儀仗。○《晉書‧五行志下》:“[元興]三年,[永安皇后]至自[巴陵],將設儀導入宮,天雷震,人馬各一俱殪焉。”

養導(养导),◆長養引發。○《後漢書‧郎顗傳》:“方春東作,布德之元,陽氣開發,養導萬物。”

訓導(训导),◆1.教誨開導。○《國語‧楚語上》:“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之,以訓導我。”○《後漢書‧河間孝王開傳》:“諸君空受爵祿,而無訓導之義。”○[唐][呂溫]《<地圖志>序》:“使嗜學之徒,未披文而見義,不由戶而睹奧,斯訓導之明也。”○[清][俞樾]《茶香室續鈔‧正音書院》:“但語言自幼習成,驟難更改,故必徐加訓導,庶幾歷久可通。”◆2.學官名。○[明][清]府、州、縣儒學的輔助教職。○《明史‧職官志四》:“儒學:府,教授一人,訓導四人。州,學正一人,訓導三人。縣,教諭一人,訓導二人。教授、學正、教諭,掌教誨所屬生員,訓導佐之。”○《清史稿‧職官志三》:“儒學:府教授、訓導,州學正、訓導,縣教諭、訓導,俱各一人。”

宣導(宣導),◆1.疏散;疏通。○《呂氏春秋‧古樂》:“昔[陶唐氏]之始……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晉書‧食貨志》:“臣愚謂既以水為困,常恃魚菜螺蚌,而洪波泛濫,貧弱者終不能得。今者宜大壞[兗][豫]州東界諸陂,隨其所歸而宣導之。交令饑者盡得水產之饒。”◆2.開導。○《宋書‧孝武帝紀》:“豈習愚為性,忸惡難反;將在所長吏,宣導乖方。可普加寬申,咸與更始。”◆3.傳呼引導。○[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供奉官紫衣入侍,後軍容使[楊復恭]俾具襴笏宣導,自[復恭]改作也。”○《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元年》:“帝與宰相議省吏員。○[向敏中]曰:‘[太祖]、[太宗]朝,閤門祗候不過三五員,宣導贊謁而已。今踰數百,而除授未已。’”

消導(消导),◆中醫謂以藥物消散疏導。○《紅樓夢》第一○九回:“大夫來診了脈,說是有年紀的人,停了些飲食,感冒些風寒,略消導發散些就好了。”

向導(\向导,◆領路人。○《新唐書‧王式傳》:“集土團諸兒為向導,擒[甫]([仇甫])斬之。”

鄉導(乡导),◆嚮導,帶路的人。鄉,通“向”。○《孫子‧軍爭》:“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晉書‧劉琨傳》:“[聰]([劉聰])大喜,以[泥]([令狐泥])為鄉導。”○[唐][陳子昂]《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臣無[田疇]鄉導之策,又乏[杜預]度支之才。”○[清][魏源]《廬山雜詠偕蔣子瀟》之五:“鄉導俱無路不分,前僧已入萬重雲。”

相導(相导),◆I相攜;相引。○《韓詩外傳》卷三:“期月,四方之士,相導而至矣。”○[周廷寀]校注:“相導,《說苑》作相攜。”◆II見“相道”。

先導(先导),◆1.開道;引路;開道引路者。○《楚辭‧遠游》:“召[豐隆]使先導兮,問大微之所居。”○[王逸]注:“呼語雲師使清路也。”○《國語‧晉語三》:“欲先導者行乎,將至矣!”[韋昭]注:“先導,為[重耳]導引者可行也。”○《新五代史‧周臣傳‧王樸》:“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清][王韜]《淞濱瑣話‧白瓊仙》:“[小鬟]乃為先導,經歷廳軒亭榭凡數處,始達內室。”○[郁達夫]《逃走》:“有一位十二三歲的清秀的孩子,穿了一件竹布長衫,提着香籃,在作她的先導。”◆2.誘導,引導。○《國語‧周語中》:“[王叔子]譽[溫季],以為必相[晉國],相[晉國],必大得諸侯,勸二三君子必先導焉,可以樹。”○[韋昭]注:“導者,導[晉侯]使升[郤至]以為上卿,可以樹黨於[晉]也。”○《韓詩外傳》卷七:“夫為人父者,必懷慈仁之愛以畜養其子……必嚴居正言以先導之。”◆3.指前導。○[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橋東錄》:“五言之源,倡於[蘇][李],觀《文選》數詩,實足為[漢][魏]之先導。”徐特立《對青年人的幾點希望》:“不要怕失敗,失敗常常是我們成功的先導。”

犀導(犀导),◆用犀角製成的導髮具。古人用以引髮入冠幘。○《南史‧褚澄傳》:“﹝[褚澄]﹞又贖[彥回]介幘犀導及[彥回]常所乘黃牛。”參閱[宋][高承]《事物紀原‧冠冕首飾‧幘》。

通導(通导),◆聯絡引導。○《資治通鑒‧唐昭宗天祐二年》:“[玄暉]既死,[王殷]、[趙殷衡]又誣[玄暉]私侍[何太后],令[阿秋]、[阿虔]通導往來。”

說導(说导),◆規勸開導。○[宋][司馬光]《辭門下侍郎札子》之二:“[熙寧]初,[王安石]說導先帝,置三司條例司,始議新法。”

順導(顺导),◆順應事物發展趨勢加以引導。○[宋][陳師道]《學試策問》之二:“今自[小吳]之決,失其故道,議者多矣。或謂故道可復,或以謂因其埶而順導之,二者何施可也?”[宋][葉適]《朝奉大夫致仕黃公墓志銘》:“為御史諫官,事有當言,言有難盡,微婉順導,冀必感發。”

疏導(疏导),◆亦作“疏道”。◆1.清理水道,使之暢通。○《後漢書‧和帝紀》:“隄防溝渠,所以順助地理,通利壅塞……刺史、二千石其隨宜疏導。”○《新唐書‧薛平傳》:“始,[河]溢[瓠子],東泛[滑],距城纔二里所。○[平]按求故道出[黎陽]西南……乃籍民田所當者易以它地,疏道二十里,以釃水悍。”○《朱子語類》卷二十:“正如疏導溝渠,初為物所壅蔽,才疏導得通,則水自流行。”○[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二:“不察天地之氣,不明水土之性,不考支幹之形勢,尚足語疏導、辨方略乎?”◆2.泛指疏通引導。○[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古方治暑無他法,但用辛甘發散疏導,心氣與水流行,則無能害之矣。”○[李大釗]《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他以畢生的精力,把[中國]民族革命種種運動,疏導整理,溶解聯合,以入於普遍的民眾革命的正軌。”

示導(示导),◆啟示開導。○《壇經‧般若品》:“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善導(善导),◆善於誘導;好好引導。○[漢][蔡邕]《陳太丘碑》:“善誘善導,仁而愛人。”○[郭沫若]《賈長沙痛哭》:“執政的人在這時候是應該加以善導的。”

勸導(劝导),◆鼓勵引導;規勸開導。○《三國志‧蜀志‧呂乂傳》:“[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北史‧長孫儉傳》:“[儉]殷勤勸導,風俗大革。”○《紅樓夢》第三六回:“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勸導,反生起氣來。”○[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十三章:“我在生活裏不能缺少你對我的鼓勵、安慰、批評和勸導。”

潛導(潜导),◆謂無形的教導。○[漢][蔡邕]《文範先生陳仲弓銘》:“雖嚴石猛正,迫以刑戮,未若先生潛導之速也。”

前導(前导),◆1.引導;引路。○[唐][元稹]《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椎鉦鼓,鳴鐃簫笳笛,前導我[沂國公]洎某國夫人某氏。”○[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行儀衛》:“三衙並帶御器械官皆小帽、背子或紫繡戰袍,跨馬前導。”○[章炳麟]《革命道德論》:“彼[意大利]之中興,且以文學復古為之前導。”◆2.引路的人;嚮導。○[唐][薛用弱]《集异記‧符契元》:“須臾,前導數輩,望[契元]即狼狽奔迸。”○《資治通鑒‧後梁太祖開平三年》:“[劉鄩]至[潼關]東,獲[劉知俊]伏路兵[藺如海]等三十人,釋之使為前導。”○[沙汀]《闖關》六:“他是前導,他得走在先頭進行偵察活動。”◆3.我國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列的儀仗。○《新五代史‧唐臣傳‧安重誨》:“[重誨]嘗出,過御史臺門,殿直[馬延]誤衝其前導,[重誨]怒,即臺門斬[延]而後奏。”◆补证条目■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列的仪仗。○《普曜经·降神处胎品》:“爾時四天王,天帝、炎天,及無慢天、天龍厭鬼,及害人鬼、阿須倫、揵陀羅、真陀羅、摩休勒,咸皆來至歸人中上,而在前導衛護至尊。”

遷導(迁导),◆猶言引導改變。○《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朕恭膺靈命,撫臨四海,愍茲弊俗,方思遷導。”

啟導(启导),◆1.開導;啟發指導。○[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今蒙啟導,將言其一隅焉。”○[晉][葛洪]《抱樸子‧勖學》:“啟導聰明,飾染質素。”徐特立《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見我等學法語,音不合則殷勤啟導。”◆2.開道,引路。○[三國][魏][曹操]《表論田疇功》:“王旅出塞,途由山中九百餘里,[疇]帥兵五百,啟導山谷,遂滅[烏丸],蕩平塞表。”

騎導(骑导),◆騎馬前導。○[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太平興國]中,擇軍中善樂者,初曰‘引龍直’,以備行幸騎導。”

棲神導氣,◆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凝神专注,保其根本,养其元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復叙有爲之教,棲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

明導(明导),◆賢明的導師。○[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拘尸那揭羅國》:“[如來]降尊,即斯下土,滅世間明導,喪眾生慈父。”

率導(率导),◆1.謂以本身的表率行為對他人進行教導。○[漢][劉向]《列女傳‧魏芒慈母》:“慈母以禮義之漸,率導八子。”○《漢書‧元后傳》:“[譚]等雖與臣至親,行皆奢僭,無以率導百姓。”○《周書‧武帝紀下》:“刺史守令,宜親勸農,百司分番,躬自率導。”◆2.率領。○《三國志‧魏志‧裴潛傳》“[裴潛]字[文行]”[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建安]初,以奉使率導[關中]諸將討[李傕]有功。”

領導(领导),◆1.帶領並引導朝一定方向前進。○[瞿秋白]《餓鄉紀程》緒言:“唉!那‘陰影’鬼使神差的指使着我。那‘陰影’跟隨着我,領導着我。”○[鄒韜奮]《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實踐決定理論,真正的理論也有着領導行動的功用。”○[柳亞子]《浣溪沙》詞:“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2.擔任領導的人。○[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寫在前邊》:“護地隊的領導,就是小說中的縣宣傳部長[章品]同志。”○[巴金]《第二次的解放》:“他們爭先恐後地獻出本人的生命,譬如用身體堵槍眼,用身體掩護領導和戰友。”◆3.指領導機關。○[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一:“現在省裏領導下來了人,他去接待、彙報了。”

利導(利导),◆引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先王以為眾不可以力勝也,故制行不以己,而以中人為制,所以因其欲而利導之。”○[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善為教者,則因人之情而利導之。”○[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他也用權,卻不是騙人;他利導,卻並非投合。”

開導(开导),◆1.啟發勸導。○《荀子‧儒效》:“﹝[周公]﹞教誨開導[成王],使諭於道,而能揜跡於[文][武]。”○[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由是諸侯敢自為旨意,有羅列兒孩以自固者,有開導蠻夷以自重者。”○[張天翼]《兒女們》:“[廣川伯伯]得開導開導他們--讓他們晓得厲害。”◆2.開浚疏通。○《後漢書‧馬援傳》:“[援]奏為置長吏,繕城郭,起塢候,開導水田,勸以耕牧。”○[宋][范仲淹]《上執政書》:“既已開導溝洫,復須舉擇令長、使詢訪父老,研求利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中:“[汴河]淀塞,請令[河陽]節度使於[汴河]口開導。”◆3.在前引路。○《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只聽前後招呼一聲‘請’,前面十三棒鑼開導,彩燈雙照,簫鼓齊鳴,姑娘到底被人家抬了去了。”

軍導(军导),◆軍隊的前導。○《三國志‧魏志‧蘇則傳》:“[太祖]征[張魯],過其郡,見[則]悅之,使為軍導。”○《北史‧百濟傳》:“屬興[遼東]之役,遣奉表,請為軍導。”

決導(决导),◆疏導。○《初學記》卷六引[晉][王彪之]《水賦》:“故能委輸而作四海,決導而流百川。”○[宋][司馬光]《疑孟‧告子曰性猶湍水》:“水之無分於東西,謂平地也,使其地東高而西下,西高而東下,豈決導所能致乎?”

進導(进导),◆引導進入仕途。○《續談助》卷四引[南朝][梁][殷蕓]《小說》:“自[漢]中葉以來,其狀人取士,征引扶持,進導招致,則有[郭林宗]。”

節導(节导),◆指官員出行前導的儀仗隊。○《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李勉]原起畿尉,不上半年,即陞監察御史。一日,在[長安]街上行過,只見一人身衣黃衫,坐下白馬,兩個胡奴跟隨,望着節導中亂撞。”

教導員(教导员),◆政治教導員的簡稱。○[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二幕:“[王德強](急切地走來):‘教導員,偵察員報告,[蔣介石]的主力又追上來了。’”

教導(教导),◆1.教育指導。○《國語‧晉語二》:“[杜原款]將死,使小臣[圉]告于[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導,以至于死。’”○《後漢書‧竇融傳》:“臣[融]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質性頑鈍。臣[融]朝夕教導以經蓺,不得令觀天文,見讖記。”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三章:“本人剛出手唱工作,就是這副樣子!團組織的教導……同學們臨別的贈語,又記取了多少?”◆2.引申為指點,指引。○《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支助]道:‘你既不肯引我去,我教導你一個法兒,作為你自去上手何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僧道:‘三四里外有個小娘子,在那裏採桑,是他教導我的。’”◆3.唆使;指使。○[唐][李德裕]《論朝廷事體狀》:“今[韋宏質]受人教導,輒獻封章,則是賤人圖柄臣矣。”○《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必是平昔間與他妻子有奸,[趙裁]貪你東西,知情故縱。以後想做長久夫妻,便謀死了[趙裁]。卻又教導那婦人告狀,撚在[成大]身上。”

講導(讲导),◆講說宣導。○[南朝][梁][慧皎]《高僧傳‧明律‧僧業》:“[業]居宗秉化,訓誘無輟,[三吳]學士,輻湊肩聯,又以講導餘隙,屬意禪門。”○[唐][道宣]《續高僧傳‧義解一‧法寵》:“末又從東夏[慧基],聽其講導。”○[宋][樓鑰]《中書舍人黃裳給事中制》:“處之王邸,則有講導之益;擢之詞掖,則推潤色之工。”

薦導(荐导),◆薦引。○《舊唐書‧嚴武傳》:“﹝[嚴武]﹞初為[劍南]節度使,舊相[房琯]出為管內刺史,[琯]於[武]有薦導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宋][蘇轍]《三論舉臺官札子》:“若非大臣進擬或密有薦導,陛下何緣知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一:“[溥]寬厚,喜薦導後進。”

化導(化导),◆教化開導。○《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百喻經‧認人為兄喻》:“為利養故,取彼佛語,化導眾生。”○[宋][蘇舜欽]《王子野行狀》:“公智識閎遠,善譚名理,雖庸人之善,終身不忘,為郡先化導,不尚威罰。”○[陳去病]《論戲劇之无益》:“天下之禍亟矣,師儒之化導,既不見為功;鄉約之奉行,又歷久生厭。”

鼓導(鼓导),◆鼓勵引導。○[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第一節:“老兵及敢死隊竭力鼓導,奮勇前進。”

告導(告导),◆猶勸導。勸告誘導。○《荀子‧非十二子》:“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

感導(感导),◆感化誘導。○[晉][袁宏]《後漢紀‧明帝紀上》:“因輕音聲之用,以忽感導之方,豈不惑乎!”

撫導(抚导),◆1.教養。○《宋書‧東平王子嗣傳》:“而妾[顏]訓養非恩,撫導乖理,情闕引進,義違負螟。”◆2.謂安撫化育。○《周書‧令狐整傳》:“獎勵撫導,遷者如歸,旬月之間,城府周備。”○《北史‧辛昂傳》:“[昂]撫導荒梗,頗得寧靜。”

法駕導引(法驾导引),◆詞牌名。○[宋][陳與義]有《法駕導引》詞三首。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參閱《詞譜》卷二。

發導(发导),◆派遣嚮導。○《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然[樓蘭國]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乏水草,常主發導,負水儋糧,送迎[漢]使。”

導致(导致),◆1.導引到達。○[宋][司馬光]《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此非邊帥所敢知也,而主若遣使者奉表以來,乃敢導致於朝廷耳。”◆2.引出(某種結果)。○[秦牧]《藝海拾貝‧菊花與金魚》:“一切藝術的道理也是這樣,單一必然導致单调。”○[王琢]《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如果破壞了全局的綜合平衡,必然導致國民經濟部門比例的嚴重失調。”

導仗(导仗),◆前導的儀仗。○[王闓運]《王祭酒母鮑太夫人誄》:“朱輪導仗,白髮垂簪;人之見之,貴壽無極。”

導源(导源),◆1.發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水導源東北[隴山]。”◆2.指引水出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又有[吳瀆],破山導源,注於[胥江]。”◆3.引申為事物的起源。○[清][秦篤輝]《平書‧文藝篇上》:“[漢]賦雖體近《離騷》,而實導源《雅》《頌》。”○[劉師培]《文說》:“自古詞章,導源小學。”

導譽(导誉),◆謂企求美譽。○[清][姚鼐]《李斯論》:“小人之仕也……疾首頻蹙於私家之居,而矜誇導譽於朝廷之上。”

導語(导语),◆新聞術語。在一條新聞的開頭,用幾句話突出新聞的中心,使讀者能迅速瞭解新聞的次要內容和背景,稱為導語。

導遊娘(导游娘),◆方言。以引導游覽為職業的婦女。○[茅盾]《劫後拾遺》:“不過[老魏]那副嘴臉,大家瞧,難道又是觸景生情,想起那位嬌小玲瓏的導游娘麼?”原注:“[香港]有私人辦的‘導游社’,雇用青年的女子,能說上海話或北方話,專門給新到[香港]的游客作玩耍時的向導,稱為導游娘。”

導遊(导游),◆1.引導游覽。○[清][梁章鉅]《浪跡叢談‧西湖紀游詩》:“此番出門,以遊[西湖]為主名。既小住[武林],得[許芍友]連日導遊,遊事亦頗暢。”○[葉聖陶]《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工友以導游者的身分,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內洞的景物。”◆2.指以引導游覽為職業的人。○[甘鐵生]《“現代化”茶館》第三章:“﹝我﹞可以培養你當導游。”

導迎(导迎),◆招致。○《隋書‧音樂志上》:“聖人造樂,導迎和氣。”○[宋][李綱]《應詔條陳七事奏狀》:“有畏天之言,無畏天之實,皆不足以銷弭變故,導迎吉祥。”

導引(导引),◆1.前導;引導。○《楚辭‧王褒<九懷‧尊嘉>》:“蛟龍兮導引,文魚兮上瀨。”○[王逸]注:“虯螭,水禽,馳在前也。”○《魏書‧靈徵志下》:“復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積年乃出。”○《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果見鄉中百姓綁縛一人,用鼓樂導引,送於白虎神廟。”○[清][昭槤]《嘯亭雜錄‧哨鹿》:“上蒐獵木蘭時,於黎明親御名駿,命侍衛導引入深山壘嶂中,尋覓鹿群。”○[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吹鼓手熱鬧地吹打起了他的樂器,導引着花轎動身往山頂上去了。”◆2.引申為推導。○[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木可深入土中,穿岩破石,又可保持土壤,予以範圍,故木克土。這些也都是從現實導引出來的知識,並不玄虛。”◆3.征引;招引;指引。○[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九:“其文武宰僚,願識[无方],共為導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導引僧家來乞食,分明追取赴陰司。”○[魯迅]《且介亭雜文‧論“舊方式的采用”》:“着眼於此(指連環畫),因而加以導引,正是前進的藝術家的正確的任務。”◆4.導氣引體。古醫家、道家的養生術。實為呼吸和軀體運動相結合的體育療法。近年出土的[西漢]帛畫有治疾的《導引圖》。○《素問‧异法方宜論》:“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凡人自摩自捏,申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若使別人握搦身體,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清][昭槤]《嘯亭雜錄‧白文正》:“晚年酷嗜仙佛,嘗持齋茹素,學導引長生之術,以致疽發於背。”◆5.古樂曲名。○《宋史‧樂志十五》:“皇太后恭謝宗廟,悉用正宮《降仙臺》、《導引》、《六州》、《十二時》,凡四曲。”

導意(导意),◆致意。○[唐][趙璘]《因話錄‧商下》:“令功曹所厚之人導意,請於[蕭君]所居側僧舍一見,遂許之。”○[唐][房千里]《楊娼傳》:“帥素與監軍使厚,密遣導意,使為方略。”

導養(导养),◆攝生養性。○《文選‧嵇康<養生論>》:“至於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李周翰]注:“導,攝也。”○[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四篇:“﹝[葛洪]﹞少以儒學知名,究覽典籍,尤好神仙導養之法。”

導揚(导扬),◆1.導達顯揚;引導宣揚。○《漢書‧敘傳下》:“[博陸]堂堂,受遺[武皇],擁毓[孝昭],末命導揚。”○[顏師古]注引[劉德]曰:“[武帝]臨終之命,[霍光]能導達顯揚也。”○《梁書‧任昉傳》:“遂荷顧托,導揚末命。”○[明][文徵明]《送周君天保敘》:“縣令之職,導揚風化,撫字黎氓。”◆2.啟發引導。○《晉書‧鄭沖傳》:“朕昧於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訓,導揚厥蒙,庶賴顯德,緝熙有成。”○[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導揚諷諭,本乎比興者也。”

導演(导演),◆1.在排演戲劇或拍攝電影、電視時指導表演和布景的工作。亦用以比喻對某一事件的暗中策劃和指揮。○[龐瑞垠]《我們還會相逢》:“一場又一場令外人目瞪口呆的政治運動,導演了多少充滿血和淚的家庭悲劇。”◆2.擔任導演工作的人。○[曹禺]《日出》第四幕:“是,是啊,導演說今天我不來,片子就不能拍了。”

導言(导言),◆1.傳達疏導之言。○《楚辭‧離騷》:“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王逸]注:“言己欲效[少康],留而不去,又恐媒人弱鈍,達言於君不能堅固,復使回移也。”○[姜亮夫]校注:“導言,即己所欲達而使媒理導成之言也。”◆2.書籍或論文開頭的引言。

導延(导延),◆猶引導。○[清][吳定]《答鮑覺生書》:“譬如深居暗室,無人導延,乃欲積跬步以致千里,吾知有畫地以終焉已。”

導訓(导训),◆謂引導而使和順。○《國語‧周語上》:“[宣王]伐[魯],立[孝公],諸侯從是而不睦。○[宣王]欲得國子之能導訓諸侯者。”按,《史記‧魯周公世家》作“道順”。○[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順,一作‘訓’。”○[張守節]正義:“道音導,順音訓。”

導向(导向),◆引向。○[吳玉章]《辛亥革命》一:“在這個時期所發生的一切社會、政治和思想的變化,可以說都是導向這次革命的。”

導線(导线),◆輸送電流的金屬線,多用銅或鋁製成。

導先(导先),◆前導。○[漢][焦贛]《易林‧夬之泰》:“清冷如雲,為兵導先,民人冤急,不知東西。”

導體(导体),◆具有大量自在電荷,容易傳導電流的物質。這種物質也容易導熱。一般金屬都是導體。

導首(导首),◆前導;領頭。○《百喻經‧蛇頭尾共爭在前喻》:“言師耆老,每恒在前,我諸年少,應為導首。”○[唐][王維]《西方變畫贊》:“願以西方為導首,往生極樂性自由。”◆补证条目■前导;领头。○《普曜经·论降神品》:“善救外業諸異邪徑,開化一切所住堅固,雖在塵勞皆來歸命,爲衆導首強若金剛行無蓋哀。”

導示(导示),◆指導啟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吾問[儒行]、[敏行]曰:‘凡字與諮議名同音者,其數多少,能盡識乎?’答曰:‘未之究也,請導示之。’”

導師(导师),◆1.佛教語。導引眾生入於佛道者的通稱。○《佛報恩經‧對治品》:“夫大導師者,導以邪路,示涅槃徑,使得無為,常得安樂。”○[唐][王維]《西方變畫贊》:“稽首十方大導師,能於一法見多法。”○[清][錢謙益]《憨山大師全身入五乳塔院》詩:“嶞山如乳五峰垂,一塔巋然掩導師。”◆2.指舉行法會時擔任唱導表白之職者。○[宋][贊寧]《僧史略‧國師》:“導師之名而含二義:若《法華經》中商人白導師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導之師,此即表白也。”◆3.引路人。○《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四:“余讀其《天台遊稿》,一路訪求,如得導師焉。”◆4.在政治、思想、學術或某種知識上的指導者。○《文學源流》:“[左氏]雄才,文章千古,上揖[三代],下啟百世,辟編年之途徑,為史家之導師。”○《孽海花》第十六回:“[夏姑娘]回國時,恰也坐[薩克森]船,所以得與[雯青]相遇,倒做了[彩雲]德語的導師。”○[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導師,而誠實的願意做一個‘革命軍導師’的,卻是[魯迅]。”○[王統照]《刀柄》:“[周二哥]是富有工作經驗的,在這古舊鋪子裏常常居於導師地位,戴着眼鏡的老人。”◆5.指學校中負責指導學生思想和學習的教師。○[周尊攘]《桂林尋夢》:“我的班導師就是從[桂林]來的。”◆6.指在高等學校或研究單位指導研究生的教師。

導熱(导热),◆讓熱能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各種物質的導熱能力不同,金屬的導熱能力最強。

導氣(导气),◆攝氣運息。為古代的一種養生術。○[漢][王充]《論衡‧道虛》:“道家或以導氣養性,度世而不死。”○[清][唐甄]《潛書‧兩權》:“今有厚養之士,節食、遠色、導氣、服藥,身無疾病,可以長年。”○《紅樓夢》第六三回:“素知[賈敬]導氣之術,總屬虛誕。”

導騎(导骑),◆前導的騎士。○《後漢書‧獨行傳‧範式》:“[式]行部到[新野],而縣選[嵩]為導騎迎[式]。”○[李賢]注:“導引之騎。”○[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導騎後一人,紫衣,儀衛如節使。”

導路(导路),◆領路。語出《楚辭‧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北周][庾信]《謝趙王賚犀帶等啟》:“馬前驅而導路。”○《北史‧西域傳序》:“至[姑臧],[牧犍]恒發使導路,出於流沙。”

導吏(导吏),◆擔任前導的小吏。○[唐][岑參]《送顏平原》詩:“海風掣金戟,導吏呼鳴騶。”

導款(导款),◆疏通。○[清][周亮工]《書影》卷二:“從中導款,卒脫其難。”

導火線(导火线),◆亦稱“導火索”。◆1.俗稱藥線,用以引爆雷管或黑色火藥的引線。爆竹及舊式火器亦多用之。○[蕭軍]《五月的礦山》第十一章:“每塊石頭至多要用二斤火藥,八個雷管,八公斤導火線。”○[劉亞舟]《男婚女嫁》第二四章:“青年們好像看見一顆拉斷了導火線的手榴彈,在嗤嗤冒煙,在呼呼疾轉。”◆2.比喻促使事變爆發的近因。○[夏衍]《“五四”雜記》:“‘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反對[日本]侵[華]的‘二十一條’和抗議巴黎和會同意[日本]侵占[青島]。”○[劉紹棠]《田野落霞》:“今天,[高金海]所闖的禍,成為一根導火線,他們的爭吵總爆發了。”○[鐵竹偉]《霜重色愈濃》二三:“一個普通的、具體的外貿糾紛,頃刻之間,就可能變為加劇兩國緊張關係的導火索。”

導火索(导火索),◆見“導火線”。

導化(导化),◆佛教用語。導引教化。○《無量壽經上》:“如來導化,各能宣布。為諸菩薩而作大師,以甚深禪慧開導眾人。”◆补证条目■导引教化。○《太平经·妒道不传处士助化诀》:“太上中古以來,人教化多妒真道善德,反相教逃匿之,閉藏絶之,反以邪巧道相教,導化哲人,使俱爲非。”

導和,◆导引祥和之气。○唐柳宗元《贺赦表》:“況乃順時布政,乘春導和,敷作解之澤,宣在宥之典。”○宋朱熹《奏推广御笔指挥二事状》:“責令審覈,然後行下,庶幾輕者早得決遣釋放,重者不至倉卒枉濫,是亦導和弭災之一術。”

導行費(导行费),◆[漢]代,地方進貢朝廷,須先另送物品給中署,謂之導行費,與後來的“門包”略同。○《後漢書‧宦者傳‧呂強》:“每郡國貢獻,先輸中署,名為導行費。”○[李賢]注:“中署,內署也。導,引也,貢獻外別有所入,以為所獻希之導引也。”○[王先謙]集解:“[劉攽]曰:‘注希之,案文,希當作物。’”◆补证条目■汉代,地方进贡朝廷,须先另送物品给中署,谓之导行费,与后来的“門包”略同。○明于慎行《穀山笔麈·阉伶》:“門户者,進奉所經門户皆有費用,漢靈帝時謂之導行費,即今之門單也。”

導管(导管),◆1.用來輸送液體的管子。◆2.動物體內輸送液體的管子。◆3.植物體木質部內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子。

導官(导官),◆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乾糒。○[漢]置,少府屬官,[東漢]時改屬大司農。○《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屬官有尚書、符節、太醫、太官、湯官、導官……”[顏師古]注:“導官主擇米。”

導非(导非),◆誘人為非。○[漢][荀悅]《申鑒‧雜言上》:“人臣有三罪:一曰導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寵。以非引上謂之導,從上之非謂之阿,見非不言謂之尸。”

導發旧事》2008.4.2:“股市飞涨可能导发金融危机,因而必须加以调控。”

導電(导电),◆讓電流通過。一般金屬都能導電。

導彈(导弹),◆裝有彈頭和動力裝置並能制導的高速飛行武器。依靠控制系統制導,能使彈頭擊中預定目標。種類很多,可從地面、艦艇或飛機上發射,轟擊地面、海上或空中的目標。

導達(导达),◆1.猶疏通。○《呂氏春秋‧季春紀》:“修利隄防,導達溝瀆,開通道路,無有障塞。”○[晉][葛洪]《抱樸子‧名實》:“故明君勤於招賢……導達凝滯而嚴防壅蔽。”○[唐][裴鉶]《傳奇‧崑侖奴》:“生大喜,不自勝,謂[磨勒]曰:‘何計而能導達我鬱結?’”◆2.表達。○[晉][陶潛]《感士不遇賦》:“夫導達意氣,其惟文乎。”○《剪燈新話‧秋香亭記》:“生雖悵然絕望,然終欲一致款曲於女,以導達其情。”

導從(导从),◆1.古時帝王、貴族、官僚出行時,前驅者稱導,後隨者稱從,因謂之導從。○《後漢書‧輿服志上》:“公卿以下至縣三百石長導從,置門下五吏:賊曹、督盜賊、功曹,皆帶劍,三車導;主簿、主記,兩車為從。”○[唐][薛用弱]《集异記‧裴珙》:“有貴人,導從甚盛。”○《朱元璋傳》第四章一:“具皇帝鹵簿儀仗威儀導從,到太廟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2.泛指前導與後衛。○《水滸傳》第八二回:“軍士導從,儀衛不斷,直至[忠義堂]前下馬。”◆补证条目■古时帝王、贵族、官僚出行时,前驱者称导,后随者称从,因谓之导从。○《普曜经·四出观品》:“卻後七日太子當出,使道平正莫令不浄,勿使見非諸不可意,即時受教皆當如法,嚴治已竟懸繒幡蓋,兵衆圍繞導從前後。”

導產(导产),◆助產。○[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霍生》:“[霍]有鄰媼,曾與[嚴]妻導產。”

導板(导板),◆即倒板。戲曲唱腔的一種特定板式,一般作為成套唱腔的先導部分。

彈道導彈,◆弹体按照预定的弹道飞行的导弹。其弹道多在大气层外或稀薄大气层内,弹头有出大气层和入大气层过程。分洲际、近程、中程、近程导弹。次要攻击已知的固定目标。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文汇报》2007.8.27:“从1953年开始,他领导研制P7洲际弹道导弹,1956年又将P7号导弹改装成预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

大導師(大导师),◆指佛菩薩。謂其能以無邊法力導引眾生超脫生死。○[唐][王維]《謁璿上人》詩:“夙從大導師,焚香此瞻仰。”○[趙殿成]箋注:“《法華經》:‘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華嚴經》:‘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

創導(创导),◆猶倡導。○《人民日報》1955.3.12社論《紀念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他重新解釋了他所創導的三民主義。”

傳導(传导),◆1.傳呼引導。○《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未及瞑目,忽聞傳導之聲自遠而至。”◆2.傳遞,輸送。○《十月》1981年第5期:“一股熱流傳導,迅速流遍了[胡浩]的周身。”

唱導(唱导),◆1.前導,領先。○《後漢書‧荀爽傳》:“獸則牡為唱導,牝乃相從。”◆2.猶倡導。帶頭提倡。○《三國志‧魏志‧劉曄傳》:“﹝[鄭寶]﹞欲驅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曄]高族名人,欲彊逼[曄]使唱導此謀。”○[宋][司馬光]《文中子補傳》:“發端唱導者非二家之罪而誰哉?此皆議論不合於聖人者也。”○[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我那一篇《從幫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導什麼兒童年,婦女年,讀經救國,敬老正俗,[中國]本位文化,第三種人文藝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學士。”◆3.佛教語。謂講經說法,宣唱開導。○[晉][法顯]《佛國記》:“諸天說是語已,即便在前唱導,導引而去。”○[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唱導傳論》:“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宋]時[道照]善於唱導,音吐嘹亮,洗悟塵心。”

昌導(昌导),◆倡導,首倡。昌,通“倡”。○[清][惲敬]《光孝寺碑銘》:“[大鑒]之前,皆精微簡直,而[大鑒]有以昌導之;[大鑒]之後,皆超峻奧衍,而[大鑒]有以孕括之。”

補導(补导),◆采補和導引。道家的養生術。○[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方術》:“[廬江][左慈]知補導之術,並為軍吏。”○《太平廣記》卷二引[晉][葛洪]《神仙傳‧彭祖》:“常稱疾閑居,不與政事,善于補導之術。”

報導(报导),◆見“報道”。

半導體(半导体),◆導電功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質,如鍺、硅以及某些化合物等。這種物質具有單向導電等特性。利用這些特性可以製造各種器件,如半導體二極管、三級管和集成電路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