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被完全控制在四大家族的手中,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蒋氏家族自然是四大家族中的领军人物,宋子文家族和孔祥熙家族长期独揽着国家财政大权,牢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陈立夫家族则控制着党。正所谓“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说的便是煊赫无比的民国四大家族。
1949年,随着解放和平进入尾声,民国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仓皇逃往中国台湾或是海外。到了台湾的四大家族,继续保持了在大陆时候的格局。
但是,随着蒋家王朝的没落,四大家族也难逃没落的命运。现在,四大家族的影响力已经衰退,孔宋两家基本已经定居在了海外,只要蒋陈两家还有少数人留在台湾。其中,蒋万安作为蒋氏家族的第四代,是目前家族里独一的从政者了。
蒋介石掌权时期,是蒋氏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四大家族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只需蒋氏家族中有人想要从政,便能谋个一官半职。如今,蒋氏家族中仅有一人从政,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感到唏嘘。而从这一巨大的反差中,我们更能看出蒋家在台湾的兴衰变化。
蒋万安选择从政,成为蒋家四代中独一参政的人
蒋孝严曾这样评价过儿子蒋万安:“我觉得他具备非常完整从政的一个条件”。从蒋孝严的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直白地感遭到他对于儿子从政的态度是支持的。
不过,蒋万安的态度却值得让人回味,对于父亲的评价,他婉言不讳地说道:“这是我爸爸的看法,并不代表我的立场。”
不可否认,无论蒋万安的态度究竟如何,他选择从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父亲蒋孝严的影响。相比于蒋家第四代如蒋友柏、蒋友青等人对政治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同辈的蒋万安却安然接过了父亲的“衣钵”,走上政路,这让外界感到惊讶。
蒋介石在娶宋美龄之前,已经与原配毛福梅生有一子,即蒋经国,而二儿子蒋纬国则是小妾药冶诚收养的孩子,此外,蒋介石还与第二任妻子陈洁如收养了一个女儿蒋瑶光。
在蒋家二代中,只要蒋经国这一枝发展得最为繁茂,影响也最为深远。蒋经国与蒋方良生育有三子一女,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和女儿蒋孝章,另外,他还与章亚若育有一对双胞胎蒋孝严和蒋孝慈。
从蒋家第三代开始,便已经有人到海外留学了,第四代则直接在海外长大。2015年,蒋万安宣布参选,蒋家第四代的身世为他添加了不少光环,与此同时,媒体也戏称为“王子复仇”。这个说法究竟从何而来,一切还要从蒋万安的祖母章亚若说起。
章亚若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章贡涛16岁时考取秀才,后在南昌做律师,母亲周锦华出身富商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章亚若从小便喜欢读书,在校期间每门功课都很优秀,深受家中老人的宠爱。
1926年,年仅13岁的章亚若受家族中封建旧俗的枷锁,在屡次抗争失败的情况下被送上了花轿,一个才女的升学之路就这样被断送掉了。婚后,章亚若生下两个儿子,但不久后,丈夫不幸去世,章亚若便成为了孤身一人。
1938年,抗日救亡的思潮在南昌引起了剧烈反响,襟怀远大抱负的章亚若也进入了南昌预六师宣传队。在这里,她认识了与本人纠缠一生的男人——蒋经国。
一天,章亚若正在与队员排练节目,师长郭伯礼等人陪同一个人前来视察,他向队员们引见道:“大家好,我引见一下,这位是省保安处蒋副处长经国同志。”
蒋经国接过话,自然地问道:“刚刚唱的那位小同志叫什么名字?你唱得很好听。”
“我是章亚若,我不是小同志,我已经是大人了。”章亚若回答。
与章亚若的初次见面,就在蒋经国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纯、素雅,像个女学生。
后来,南昌沦陷,章亚若来到赣州,担任起了赣州专署图书材料室管理员,没过多久,她便被蒋经国调到身边做一些文书工作,期间,章亚若展示出了更多的才气,更让蒋经国对她倾慕不已。
于是,蒋经国向章亚若吐露心意,一开始,章亚若考虑到蒋经国已有家室,且身份特殊,而本人是个寡妇,如果跟他在一起,必然免不了流言蜚语。于是,她拒绝了蒋经国的爱意。但跟在蒋经国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她逐步被蒋经国的真情打动,就这样,两人便在一起了。
此后一段时间,蒋经国有意安排章亚若和妻子蒋方良接触,并打算跟父亲蒋介石汇报这一情况,但由于战事变化过快,他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1941年,章亚若怀孕,蒋经国十分高兴,并向父亲报告了这一情况,希望能得到父亲同意他们结婚的请求。但蒋介石却表示:当前情况下,不适合办这种婚事,先将她秘密安排到一处地方去待产吧。
无法之下,蒋经国邀请了几位亲信和好友,为章亚若去广西桂林待产饯行,这相当于是在内部小范围内公开了这门婚事。但实际上,两人的这段婚事并没有得到蒋家人的认可。
因而,1942年,章亚若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后,并未随夫姓,而随了母亲的姓氏,取名为章孝慈、章孝严。
由于母亲早逝,兄弟俩从小在外婆周锦华的养育下长大,虽然蒋经国并没有表显露要将兄弟俩接到家中的打算,这令周锦华十分愤怒,她决心本人抚养孩子们长大,不再接受蒋家的恩惠。
章孝严和章孝慈兄弟俩长大后,双双考上名校,并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章孝慈曾担任东吴大学校长,章孝严则步入政坛,一度风生水起。
相比于这两兄弟,蒋经国嫡出的儿女们则没有什么发展。且与章孝严和章孝慈的矛盾、隔阂越来越深,蒋家嫡派子孙根深蒂固的敌意一直难以消失。
正因如此,才会有上文言论媒体将蒋万安的从政称为是“王子复仇”,复仇的对象自然就是蒋家嫡系这一枝了。
不过,对于媒体的这种说法,蒋万安则给出了否定回答,他公开表示:“我跟蒋家只要血缘关系,没有丝毫政治上的联系。”同时,他甚至不承认本人以蒋介石政治后人的身份走上政路。但不管怎样说,他是目前蒋家家族中独一的一位从政者。
蒋家嫡庶关系从敌对到回归正常
实际上,从章孝慈和章孝严兄弟俩出生后,他们几乎不曾遭到过父亲的庇护。甚至按照章家人的说法,自从章亚若的母亲周锦华代逝去的女儿抚养,章家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害怕有人来暗杀他们。
直到后来,周锦华一家来到台湾,住到了新竹的乡下,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初到新竹,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周家过得十分贫困,周锦华顶着年迈的身体,和儿女们一起打拼谋生。
虽然生活拮据,但周锦华仍然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她坚持要将两个外孙送到学校学习,这也是兄弟俩在日后成才的关键。
章孝严曾说,那时候,家里十分贫穷,他和弟弟章孝慈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每天打着赤脚去上学。后来,周锦华心疼不已,专门做了两双布鞋让他们穿。当时,他们所在的学校穷人家孩子居多,大家都是赤脚上学,他们不想跟别人不一样,又不想让外婆心疼,便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穿鞋出门,到学校再脱下来。
为了让兄弟俩在家里也能够有读书学习的空间,周锦华专门为两人预备了一间小书房。
实际上,蒋经国在得知周家生活困难后,也曾秘密派人送过钱财,但被周锦华坚决拒绝。只需一想到外祖母的坚强和自立,章孝严兄弟俩心中总是心疼不已。
1961年,周锦华去世,两兄弟在章家二舅的抚养下,双双考上名校。虽然周锦华去世后,蒋经国开始赞助两个儿子上学读书,但他们一直没有认祖归宗。因为蒋介石不曾就此事发表过意见,蒋经国自然也不敢贸然提出。因而,章孝严和章孝慈兄弟俩最终是凭本人的本事渐渐闯出了一番名堂。
后来,章孝严进入了“外交部门”后,他也从未向同事透露过本人的身世。
1974年,在蒋经国预备接过蒋介石之位的关键时期,章孝严执意要到美国做外交工作,蒋经国多次劝说、制止无效后,最终放儿子离开。此后3年间,章孝严就在美国一边工作,一边又到美国高校乔治城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和法学学位。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远在美国的章孝严接到回去奔丧的电报,他向上级领导请假时,领导这才吃惊地问他:“蒋介石去世,你回去奔的什么丧?”
“你不晓得吗,我是蒋经国的儿子,我以为你不断是装不晓得呢。”章孝严说。
领导这才晓得他的身世,大声问道:“你怎样不早说?”边说,边立即批了他的假。
据悉,当时章孝严回来奔丧,曾一度引起蒋经国嫡系子孙的不快。但最初,蒋经国力排众议,坚持让章孝严在蒋介石灵前致词,也算是公开承认了这两个儿子。
蒋经国对章孝严、章孝慈的爱护,让嫡系这派越发不满,双方正面遇上的时候,不会打招呼更不会交谈。但越受排挤,就越让章孝严下定决定要在政坛干出一番天地来。
到1986年,章孝严已经从一个普通职员,一路升到了“台湾外事主管部门常务次长”。虽然他一路稳步升迁,离不开本人的努力和实力,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这上升速度明显比其他人快,背后自然离不开蒋经国的提携。
1988年,蒋经国逝世,但在他去世后,蒋经国儿子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有所缓和。
一次,蒋孝武在回到台湾后,曾进入章孝严的办公室,两人闭门密谈一个多小时,这样的交流是史无前例的,以至于坊间将两人的这次交流当做是他们兄弟关系回归正常的一个标志。
当然,这并不是空穴来风。1990年,台湾方面计划举办留念蒋经国的会议,在蒋孝武等嫡出兄弟的同意下,举办方还邀请了章孝严、章孝慈兄弟俩。若放在以前,几人如此和谐的同框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与以前相比,双方的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一直有一个难以避免的尴尬:章孝严和章孝慈仍然姓章,两人还没能正式认祖归宗。这或许与蒋家嫡派子孙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敌意脱离不了关系吧。
直到2002年底,章孝严兄弟俩在官方文件上的生父母一栏才由大舅章浩若和舅妈纪琛改为真正的生父母名字,即蒋经国和章亚若。
2005年3月2日,章孝严正式改随父姓,换成蒋孝严。而他的孪生弟弟章孝慈却因病逝世,没能等到认祖归宗的这一天。
认祖归宗这一天,蒋孝严呜咽地表示:“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父亲是谁?我终于可以毫不犹疑地说出蒋经国三个字……”
章亚若死亡真相众说纷纭,至今未解
就当前来看,蒋孝严这一支在台湾干得风生水起。在蒋孝严退出政坛后,其儿子蒋万安本来在美国干起了律师行业,事业蒸蒸日上。
2013年,蒋万安毫无征兆地宣布将回台湾发展本人的事业,一时间引起言论不少猜测。虽然他一再表示之所以选择回来,一方面是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另一方面是在台湾和东南亚的业务范围也很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很明显,他这次回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5年,蒋万安投身政坛,在台湾参加选举。台湾媒体针对他蒋家第四代的身份进行大肆报道,并再度旧事重提,牵扯出蒋氏家族兄弟之间的一些陈年往事。媒体认为,蒋万安的出现,延续了蒋氏家族的“政治香火”,也为其祖母章亚若尴尬的身份争了光。
提到章亚若,就不得不说她至今还没水落石出的死亡真相了。
1942年8月14日下午,在桂林刚刚生下双胞胎儿子的章亚若受邀参加了邱昌渭家的晚宴,结束宴会回家后,章亚若突然上吐下泻,看起来十分难受。第二天,她被送往广西省立医院接受医治。
当时,该院的一名王姓医生对着章亚若的左手血管注射了一剂药物。几分钟后,章亚若突然大声喊道:“哎呀,我怎样什么都看不见了,不好了……”话还没说完,便当场倒地不起,经过抢救无效后,医生宣告死亡。
陪同章亚若看病的好友和姐妹一致认为,她是被人用毒针毒死的,因为,她死后,浑身上下发黑。
关于章亚若的死因,在此后几年里,出现了各种说法。
1992年,章亚若的好友,也是蒋经国曾一手培植起来的得力干将王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说出了章亚若的死因:“她当时得了急性痢疾,但因为医院没有抗生素,使得她没能得到及时医治去世的。”
针对这一说法,不少人提出了质疑。当时,章亚若被送去的医院是大后方最好的医院,怎样会没有抗生素这种常用药呢,况且,在场陪同她看病的人都不曾说过她身患痢疾。
除了生病致死这一说法外,更被人们相信的便是被害说。
章亚若的好友肖友莲曾说:“她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死的时候全身都是黑的。”
章亚若的弟弟章浩若也曾在一份材料中写到了姐姐的死因:
“我这个三姐(亚若)虽则已经死了十年,由于她死得突兀与惨哀,也足以证明蒋匪贵族们是如何的毒辣与阴狠……被毒死时全身发黑,哀号数声,为状最惨,其时为1942年。”
章亚若的大儿子唐元波则直指凶手是蒋经国背后失控的黑手:
“美丽出色的母亲,一向身体健朗,怎样可能突然得重病,短时间内死了呢?很可能是死于蒋经国后面的一只大黑手,而这只大黑手是蒋经国的力量无法控制的。”
也有人说是蒋介石授意手下戴笠除掉章亚若的。
无论章亚若当初是因病身亡,还是不幸被人杀害,她最终还是没能陪伴本人的两个儿子长大。如今,她的孙子蒋万安也步入政坛,成为蒋氏家族中最受注目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让她在天之灵有所欣慰。
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不管蒋万安出于何种目的走上政坛,也无论他有着怎样的身世,他都应该承担起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责任。正如蒋介石留下的遗训所说:“要成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上一篇:从“路政”之失看美国“政路”之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