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测,当初随意往花盆中撒下颗种子,这株苦瓜竟然结果了,而且长势喜人。虽然只要让因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不得不宅家的灰色日子平添了一股子生气和亮色,也让貌似看不到头儿的日子有了些希望和盼头。偶尔,发上几张苦瓜美照到朋友圈嘚瑟一下,也给亲朋好友们添加点儿谈资和开心。

数月前,吃了一枚老一些的苦瓜,无意间把瓜籽儿留下来了。苦瓜籽儿样子很风趣,看上去有点像微型的龟壳儿,上面的花纹还有些貌似甲骨文的奥秘感。因为之前已经有过种植失败的经历,并没想着要把它种下去。只是有一天闲来无事,拿来几粒随手埋进花盆。寻常日子就这样过去,这个小小的细节渐渐被淡忘,直到某天瞥见花盆的土里滋出一颗小小的嫩芽。它,竟然发芽了!很快,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长成了一棵茂盛的植物,这个过程很短,只要短短的一周多时间。

窗前,阳光下,苦瓜秧恣意的生长着,细长卷曲的蔓儿不管不顾的攀爬着,没无方性格张扬,不管抓住什么招呼不打就直接爬上去,以至于四周的绿植、杂物都成了它“寄居”的家。无法攀附着的藤蔓儿归置到笔直的竹竿上,心里想着向上应该才是它该有的生长次序。果然,一人高的竹竿渐渐爬满了枝叶和藤蔓,只是那些调皮的蔓儿们长得太快很快就脱离了原有的次序,又胡乱的耀武扬威的四处奔走了,好啦,不管了,随它吧。

苦瓜的茁壮成长是在春节前后,也就是家家户户开始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这阵子。从芜杂无章的叶子间发现第一朵嫩黄小花悠然绽放的怦然心动,到第一枚小苦瓜诞生时难以自持的惊喜,细细看来仿佛每天都有变化。小小苦瓜的疯狂成长,让度日如年的灰色日子开始变得有了生气,好像无望的自我隔离也有了盼头。

从来都是上桌吃苦瓜,但对于这个已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果腹之乐的盘中之物知之甚少。于是,这段日子开始问了度娘很多问题,比如说苦瓜的历史、、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等所有的知识,好复杂啊,如果之前了解了这么多技术问题,我想都不敢想本人能养活一株苦瓜。好在,那些拉拉杂杂的知识里,我只依稀记住了这东西喜光不耐荫,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我家南屋的飘窗每天有大量充足的阳光照射,这个优越的条件为这盆苦瓜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存空间。至于如何养护、施肥等太学术了,我也整不明白,只想任其自然,叶子蔫儿了就加水,然后就有事没事气呼呼的看着它长大。

有了这株苦瓜,寻常日子增添了很多乐趣,除丰富了心情,还收获了很多与苦瓜周边的知识。晓得了这个长得赖赖唧唧的东西还有着一些好听的名字,比如“癞葡萄”和“锦荔枝”,据史料记载这些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救荒本草》,而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则称它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其籽则可以“益气壮阳”。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东西跟“葡萄”和”荔枝”有啥关系,论味道和样貌都八竿子搂不着。

慢慢儿的,又发现自古至今很多文人也写了有关苦瓜的诗文。宋朝诗人释梵琮的《明宗》中写道“古径苔生路已差,无根树上发空花。一番花落成空果,信手拈来是苦瓜。”而明代大家刘基也曾做《竹枝歌(三首)》,“荣华未必是荣华,园里甜瓜生苦瓜。记得水边枯楠树,也曾发叶吐鲜花。”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石涛自称“苦瓜和尚”,听说他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留下的名著《苦瓜和尚画语录》至今仍为画家必读之书。当然,在所有有关苦瓜的诗文中,我最喜欢一首“苦瓜诗”:“岂效荔枝锦,形渐癞葡萄。口苦难为偈,心清志方操。到底争齐物,从来傲宠豪。不是寻常品,含章气自高。”诗中最初两句最是喜欢,不过遗憾的是这首诗的作者遍寻百度也没有查到。苦瓜还有一个雅称叫做“君子菜”,它有着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质量,清代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中有“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这君子之品,可能是文人骚客们喜欢苦瓜的理由之一吧。

记得小时候是不吃苦瓜的,那种苦似乎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够忍耐的痛苦,只是看着大人们吃的津津有味着实难以理解。长大之后,开始慢慢接受了这东西,用开水焯过之后滤掉苦味,拌着吃、炒着吃、做汤吃,有着花样繁出琳琅满目的吃法,那种淡淡的苦入口之后从舌尖渐渐散开去最终传遍整个味觉神经,顿觉神清气爽。后来,吃法升级,不需要焯用凉水洗过之后加上品尝其个中味道。只是有种遗憾,当你觉得它好吃时,你的人生也就走完一半。

很喜欢听陈奕迅的歌,但是他的《苦瓜》之前从未听过,也是这次养过苦瓜之后才无机会第一次聆赏竟然爱不释手,一遍一遍的听,越听越能体会其中的无穷妙处。著名填词人黄伟文写出了人生的大彻大悟,“盘中透着那味儿,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处。……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青春的快餐只需求快不理哪一家,哪有玩味的空档来欣赏细致浓艳。……今天先记得听过人说这叫半生瓜,那意味着它的美年轻不会洞察吗?到大悟大彻将一切都升华,这一秒坐拥晚霞,我共你觉得苦也不太差。”歌神陈奕迅的演唱不疾不徐,情感细腻,将这用半生感悟的诗句娓娓道来,五味杂陈的情感宣泄好像细品细致浓艳的苦瓜之苦,到头来问上一句,做人没有苦涩可以吗?

闲坐窗前,耳边依旧是那首粤语歌的旋律,眼前是这蓬勃着生气的苦瓜,此刻心境是如此的复杂。这场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番苦难,特别是对于疫区中心武汉的民众而言更是苦不堪言。相比他们,我们算是侥幸的,宅在家里虽然苦闷但相比疫区人人自危的恐惧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前两天,看了方舱医院的视频,新疆驰援武汉的医生隔着防护服唱起了那首《鸿雁》,全场霎时沸腾,这治愈的歌声给压抑惊惧之中的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温暖以及鼓舞和力量。当然,还有带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人们跳起的广场舞,他们心里不苦吗?可毕竟还是要快乐的活下去。苦中作乐,用痛苦烘托下的欢乐,这快乐才尤显得弥足珍贵。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这是刘基《苦斋记》中的名言,乐与苦本互相依托转化,人们只知乐是乐,却不知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晓得本人的乐当作乐,却不知苦从乐中来。有时候想来本人就像那个瓜秧上吊着的苦瓜,心里虽苦毕竟生长在阳光下,郁闷的日子苦乐相依,深信好时光终将到来。企望,疫情过后,这一秒,我们坐拥晚霞。张学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