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实施乡村复兴战略的智力保证和关键支撑。今年以来,白沙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队伍,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持续加强人才效能,深度拓展人才比较优势,形形色色用活人才资源,开创了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助力乡村复兴。截至目前,实现引才1560人,农业、医疗、教育等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复兴。
▲绿水青山画白沙 许欢 摄
海南岛秋冬交替之季,正是秋收冬忙时。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茶园,青山常在,绿意不减,茶香沁心逼人。在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以茶为媒引擎绿色崛起的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又笔耕起了乡村复兴的篇幅。
▲白沙陨石坑
这是一个距离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撞击点2.5公里处的无机茶园,独享来自约70万年前的陨石坑独特优势,这里产出的生态无机茶叶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生态游、茶园游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和飞速发展,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已然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海岛之旅“中转点”。
作为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的“主心骨”——符小芳,是土生土长的黎族姑娘,也是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自2011年起,就带着当地农户在白沙陨石坑附近种上20多亩茶树。经过长足发展,至今已发展成300余亩的无机茶园,打出了“五里路”茶旅融合品牌,带着当地茶农走上了致富路。如今,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建起了民宿,搞起了研学旅行,集美食品茗、文娱玩耍为一体,当地农户的幸福生活如茶香一般,香飘四溢。
“我们五里路基础设备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农旅融合业态愈加丰富。”符小芳表示,将立足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主打研学旅行、房车营地等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品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争创海南中部“共同富有”绿色样本。
谈及如何打造文旅融合的“样板间”,邦溪镇南牙村的“黎乐部落”独树一帜。这里不但山水田园惬意合情,农家小院更是风情别致,玻璃书屋可谓怡然自乐,是青年朋友憧憬的“诗和远方”。一碗山兰酒,一曲民谣乐,青春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如果说南牙村“黎乐部落”的白沙践行“两山”理念的一个生动缩影,那么,生长于南牙村的民间艺人朱晓保就是这个生动缩影的一个“智力引擎”。多年前,他做出返乡创业的决定。得益于本身的音乐天赋和酿造技艺,朱晓保为复兴家乡的三农事业立下了“三步走”目标,创立起了黎家山兰酒坊,倾力打造“黎乐部落”,之后依托“黎乐部落”这一平台打响乡村旅游品牌,让乡里乡亲获得更多的可持续收入。
“现在就是要运用好‘黎乐部落’这个平台,传承和展现黎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聚拢海南岛内外的音乐爱好者、音乐人过来采风、创作和交流,举办乡村音乐会进而推动乡村旅游事业。”朱晓保说,看着本人当年擘画的梦想慢慢变成现实,本人这些年来的付出和奋斗好比如一首“乡村复兴之歌”。
幸福底色 民生为本让健康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是实施乡村复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南开乡地处鹦哥岭腹地,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气味。今年以来,随着雨林游、康养游等旅游形状衰亡和走俏,逐步广为世人熟知。
随着“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健康理念走深走实,各类医疗人才纷纷投身筑起“健康南开”城堡。医疗类引进人才邓端仕,就是其中一员;目前,他已经成长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医疗集团南开分院副院长。
入户随访是邓端仕和其他乡医村医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重点关注全乡脱贫户433户1917人,重点随访30种大病和4种慢病。这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离不开专业,愈加需要定力。今年以来,南开乡便民生活圈不断升级,人才流失的情况日渐好转。扎根南开,成为许多年轻人逐梦青春的信心。
“乡村要复兴,离不开医疗保障。我也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为‘健康南开’作出本人的贡献,助力乡村复兴。”邓端仕表示,南开地广人稀,交通网络并不发达,“医疗服务圈”范围广、难度大,但什么事都需要人去做。
经过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医疗人才队伍的打拼,如今的南开分院,终于建成了住院楼,“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慢慢成为现实,以往一度“跋山涉水”求医的窘境实现破题。
如果说健康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那么教育就是助力乡村复兴的根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压舱石”。“办好家门口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七坊镇中心学校校长陈家甫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操守,这既是当下民生事业,更是面向未来的伟大工程。
目前,七坊镇中心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大多数来自七坊镇墟和所辖村庄。作为海南教育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陈家甫认为,学校的硬件设备改善了,教资力量也要搞上去,乡村教育事业才能可持续、大发展。多年来,他努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让优质的师资力量投身七坊镇11个乡村教学点,一体推进“办好家门口满意的教育”走向深入。要办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复兴,虽然说离不开社会和家庭,但一名良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陈家甫如是说:“在山区当教师,相当于半个父母。”
“我们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作为本土人才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办好家门口满意的教育,服务于乡村复兴工作。”陈家甫表示,除了带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还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关怀学生,让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快乐成长成才。
如今,七坊镇中心学校又引进了数名乡村骨干教师,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血液。乡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学业成绩、文明礼仪等方面集中表现出来,陈家甫说:“看着孩子们的点滴成长,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今年以来,白沙向乡村源源不断输送各类人才,构建人才“强磁场”,打造高质量发展“智引擎”,营建人才发展“新乐土”,通过搭建“乡音桥”等方式,无效发挥乡土人才作用赋能乡村复兴,办好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各类活动,招募19名乡村振兴意愿者,并选派到乡村复兴一线,吸附27名医疗卫生人才来白沙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复兴支撑乡村复兴的道路越来越开阔。同时,举办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联络员技能大赛、百姓理论宣讲员能力提升大比武、黎锦技艺大赛等技能比武大赛,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今年以来,我们次要聚力招才引智,以人才复兴助推乡村复兴,引进培养各类人才,在乡村复兴、重点领域、民生保障等方面建功立业,做到人尽其才。”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业玉表示,将持续纵深推进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加大人才复兴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复兴,向乡村沃土引入“人才活水”,助力乡村复兴。
更多“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主题宣传活动
欢迎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i白沙客户端
◎来 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记 者:梁如金、符洹
◎编 辑:吴秀庄◎审 核:王 瑜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bsrmtzx@163.com
上一篇:2022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白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