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今日寒露 | 夜露凝寒 万物皆秋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寒 露

寒露雨风,清明晴风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民间也有谚语

“露水先白而后寒。”

较白露时节,因气温更低

清晨之时的露气寒冷

花草树木上的露珠

凝结为白茫茫的冰霜

透着深秋的寒气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期间,昼渐短,夜渐长

昼夜温差变化明显

南北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南方秋高气爽,蝉噤荷残

可适时播油菜、种蚕豆

正值生育期的晚稻

则需要防备强劲的“寒露风”

北方地区已开始呈现冬季景象

四野萧瑟,千里霜铺

此时,华北地区加快了播种小麦的速度

种植棉花的产区正抓紧采收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寒露时节,秋雨淅淅,冷风习习

草木黄落,百花凋谢

而菊花却迎着寒风绽放

成为秋日里亮丽美艳的“花语”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吃母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

饮寒露茶

“寒露过后觅秋茶”。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寒露养生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步降低,因而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

适时添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留意防寒保暖。

养胃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养生最次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留意补充水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