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疫情防控的最初一公里”,也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对此,常山乡镇街道、部门不断创新防疫手段、下沉防控力量,全力守好农村“小门”,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屏障。
党员“老带新” 联合“守小门”
“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敬请配合。”3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同弓乡同心村,看到2名防疫人员正在对过往的车辆及行人进行两码一报告的检查,严格落实农村返乡人员管控措施。
同心村地处同弓乡中心,村庄路口多,人员往来频繁,防疫压力不容小觑。为了全力守好村庄小门,同心村在乡党委的号召下,组建了“老带新”党员防疫队伍,充分发挥老党员善于沟通、熟悉情况以及年轻党员手机操作熟练的优势,提高卡点值守效率。
今年67岁的老党员余世田是一名退休的老干部,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把‘田间地头当课堂’的帮带方式,我觉得非常好。接地气、学得进、效果好。”余世田向记者引见,在得知村庄需要老党员和新党员共同值守卡点,他立马报名参加了,希望年轻人在干中学、学中干。
在同弓乡中和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同样运用到了疫情防控一线。预备党员黄良花是中和村村务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她自动报名参与红色预备队成员,一起与村中党员干部参与卡口执勤、入户宣传、巡查防控等工作。虽然这些天户外天气恶劣,风雨交加,但黄良花依旧在老党员的带领下耐心、细致地做好“量温、亮码、登记、查三码一报告”等防疫措施,坚决守住村庄“小门”。
目前,同弓乡红色预备队已经招募了23名意愿者,他们分散在各个村庄,用本人的举动助力疫情防控。接下来,同弓乡还将进一步加大红色预备队的宣传,招募更多的青年力量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卡口执勤、巡查担当、甘于奉献的红色力量。
助村“疫”线 靓丽“警”色
“从底数摸排到信息登记,只需有需要村警就会‘挺身而出’,助力村子的防疫工作,真心为他们点赞!”球川镇黄泥畈村村委会议室里,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涛夸奖道。此时,村警吴毅正在核对黄泥畈村人口数据,布满人口信息的纸张已经被他翻得卷起。
原来在上周末,球川镇各村开展人口底数摸排工作,时间紧张、人手不足,得知此情况,球川派出所的村警们纷纷自动靠前,积极与村干部对接,仅用了2天时间协助各村完成了共计39669人的信息登记。
除了摸排工作,村警还加强巡查,堵牢疫情防控漏洞、化解潜在风险。“平时村民喜欢在代销点聚集聊天,这在疫情防控时期会加大传播风险,所以要及时劝阻。”今年58岁的球川村村警陈明华表示,连日来村警们联合镇村干部对辖区内棋牌室、民宿、超市、快递点等场所进行一日一巡查,严格要求这些公共场所担任人恪守防疫规定。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群众高度关切,网络讨论度也居高不下。对此,各村均挂起村警牌,一旦有事情,第一时间联系村警做好劝导、处置工作。3月16日晚,球川派出所收到王家村村民林某在某微信群内发布涉疫不当言论的预警信息后,立即上门对林某进行普法教育。“散布涉疫谣言会引起群众恐慌,破坏疫情防控次序,对此我们要严肃教育。”球川派出所副所长王力说道。
接下来,球川派出所将继续发挥村警力量,以点滴举动助力疫情防控,让村村“疫”线的靓丽“警”色无处不在。
记者:徐露霞 吴贤林
通讯员:高晓君
编辑:李玲倩上一篇: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