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琴鹤清风”警后人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赵家花房子。材料

在重庆市荣昌区万灵古镇的赵氏老宅“赵家花房子”有这样一副楹联,上联是:甘露卿云于斯为瑞;下联是:珠辉玉照盖代之华;横批是:琴鹤清风。

对联的大意是:甘露滋养万物,吉祥的云彩飘散在天际,这里的景象意味着盛世的祥瑞;珠宝闪烁着光辉,碧玉温婉和润,真是历代没有的华丽。横批“琴鹤清风”让人励志,崇廉戒奢,道出了荣华背后的品行坚守。因为这份坚守,才成就了不尽的荣华。

据笔者所知,“琴鹤清风”典故出自北宋名臣赵抃。赵抃是一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与当时的包拯齐名。

赵抃入川为官,自奉俭廉,禁吏为奸,蜀风为之一变,后为成都知府。宋神宗时,赵抃被召回京师任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被贬再次入蜀。其孤身一人,仅一琴一鹤相随,后再任成都知府。他为政宽简,故而人民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富足。他常抚琴弹奏,琴声悠扬,寄托着他的心志。陪伴他的那只鹤,头上有一绺红色的羽毛。他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本人要做到一尘不染,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本人要赤心为国。

赵抃之为人令我们联想颇多,诸如保持为官的品行、俭朴的生活习惯、借物明志的坚守情怀等。但笔者认为,一直“畏民”应该是赵抃思想的精华,这最难能可贵,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己任。古代有作为的清廉之吏,通常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最高境界,其实“君”“民”是统一的,无民自然无君,有君则皇权理应泽于天下。魏徵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赵抃再次入川,虽仕途诡秘多舛,但他一直不忘初心,的确值得称道。

以古喻今,古为今用,自创和学习古代吏治的一些优秀思想,不失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承继,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治国理政提供文化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地方一直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大优势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该当像赵抃、郑板桥那样位高不泯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志。因为,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事关党的主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