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元(一):一分钟了解元朝那些事儿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又到周末啦!

今天开启元朝,不过既然是周末,大家就好好休息,所以今天只整理蒙古建立,将蒙古降服中亚、西亚、东欧和中国境内各个政权的和平放在了周一。

PS:更多历史看合集哟!

元朝:1271-1367年

元朝的基础为漠北一统后的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取《周易》“乾元”之语,立汉语国号“大元”,宣布新王朝为承继历代中原王朝的中华正统王朝,史称元朝。

一、成吉思汗:1162-1227年

成吉思汗(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皇帝成吉思可汗,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大蒙古国大汗)。名铁木真,也有其他译法如忒没真,孛儿只斤氏,蒙古乞颜(起延)部人。

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

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汗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承继人。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承继人的选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护本人的三哥窝阔台登基。

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

1234年2月9日,蒙古灭金朝,为将来灭南宋打下基础。

1.1、术【zhú】赤:1177-1225年

术赤(1181年-1225年)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孛儿帖。

术赤出生于战乱年代,母曾为蔑儿乞惕部所掠,后救归,分娩于途,故名“术赤”,意为“不速之客”。

因成吉思汗等人救回孛儿帖时她已有身孕,而“术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故从他的出生开始就不断有人怀疑术赤的血统,尤其是二弟察合台和三弟窝阔台常因而与其冲突。

术赤后来多次随他父亲或奉他父亲的命令出征,1211年和1213年两次攻金,1217年伐吉利吉思,1219年征讹答剌和花剌子模,战果丰盛

因西征有功,成吉思汗将他封到距离蒙古草本来土最远的钦察做钦察汗。

1225年,术赤在成吉思汗又一次出征前因病辞世。

1.2、察合台:1183-1241年

察合台(约1183年-1241年),又作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是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次子。

蒙古初兴时,他曾参加围攻讹答剌与玉龙杰赤之战。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他反对长兄术赤为汗位承继人,请以弟窝阔台为嗣,太宗窝阔台即位时,他为诸王之长,太宗每遇到军国大事,都和他商议。

他的封地包括今日的中亚河中地区及新疆西部,相当于西辽的版图,后称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命他管理札萨(成吉思汗法典)。

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

1.3、窝阔台:1186-1241年

元太宗窝阔台(1186年11月7日-1241年12月11日),又作斡歌歹和歌台倭阔岱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三子,大蒙古国大汗。他是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

他登基时接受大汗的称号,和诸相区别。

公元1225年,窝阔台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

公元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护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

承继父亲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国,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

在位期间,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公元1241年11月,隆冬降至,窝阔台再次出猎,骑射五日之后还至谔特古呼兰山,外行帐中观看歌舞,亲近歌姬,畅饮美酒。

窝阔台兴致很高,尽情豪饮至深夜才散。

左右在第二天入内探视发现窝阔台已中风不能言语,不久便死于行殿之中。

时年56岁,共在位13年。

他的遗体被葬在起辇谷。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成,元廷追其尊庙号太宗,谥英文皇帝

1.4、十三翼之战:1189年

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战役之一。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铁木真被选为蒙古部落首领,引起札答阑部札木合等敌视。

次年(1190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部等13个部落3万人马进攻铁木真,意欲袭其不备,一举歼铁木真及其部属。

袭击计划被木合部下的亦乞列思人泄露给铁木真,铁木真遂将所部3万人分为13翼军队迎战。

双方战于白云东山一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克鲁伦北),札木合督军攻击铁木真的突击队,铁木真战胜退兵。

札木合还军,大肆搜索泄密者,捕捉嫌疑分子甚众,残杀俘虏。

此举使诸部众离心,多投奔铁木真。

铁木真虽败,力量反而逐渐强大。

1.5、拖雷:1192-1232年

孛儿只斤·拖雷(1192—1232年),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

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承继父亲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

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10.1万)都由拖雷承继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去世后,在其第三子窝阔台未继位前,暂由第四子拖雷担任监国。

绍定二年(1229年)八月,拥立窝阔台继位,称木亦坚汗。

绍定五年(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

其长子蒙哥汗即位后追上尊号,谥“威武皇帝”,庙号“睿宗”。

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据《元史》记载,拖雷一共有子十一人。

二、大蒙古帝国建立:1206年

大蒙古帝国,是对13世纪由蒙古乞颜部铁木真所建政权的历史称呼,包括元朝、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广义上还包括后来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权。

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称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建立后屡次对外侵略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朝、花剌子模等,其承继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时,蒙古帝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地域。

1260年,蒙古帝国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而走向分裂。

1264年忽必烈夺得汗位后,原属蒙古帝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现实上的独立地位,分别建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

这些由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被西方统称为“蒙古帝国”。

1271年,忽必烈依据汉法,建国号“大元”,全称“大元大蒙古国”。

四大汗国直至1304年元成宗时期方才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

元廷又在1310年元武宗时期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取得漠西领地。

后元顺帝被明朝政府于1368年逐出汉地,逃往漠北,史称“北元”。

北元亡于1402年,其后,中原明朝长期和漠北的鞑靼、瓦刺、吐鲁番等汗国并存,直到17世纪蒙古帝国漠南蒙古被清朝统一。

2.1、忽里勒台:1206年

忽里勒台大会,是古代蒙古突厥民族的一种军政议会担任推举部落的可汗或其他长官。早年蒙古帝国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窝阔台汗都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

时至今日,忽里勒台在突厥民族中则用来指现代的议会以及国家的国会

忽里台又是决定和宣布严重军事举动,分派征伐任务,宣布新定制度的会议。

如1235年窝阔台汗召开忽里台,决定遣以拔都为首的诸王、将领远征钦察草原和斡罗思等国,开始了著名的蒙古帝国的西征。

2.2、千户制:1206年

千户制,又称为敏罕,是古代蒙古族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方式

千户制源于鲜卑族在游牧时代的兵制,在中原地区转换成府兵制及卫所制,亦构成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度,及成吉思汗的蒙古族所沿袭,改变了原先蒙古各氏族部落杂居的情况

千户制是蒙古汗国军政合一的制度,创建于1204年。

成吉思汗即位后,将全蒙古部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册封给有功之臣,即千户那颜。

千户制是世袭之职,对大汗有交纳贡赋,带兵出征作战的义务,也可参加讨论军国大事。

2.3、《成吉思汗法典》:1206年

成吉思汗法典》,即大扎撒,是世界上第一套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于1206年由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颁布实施。

法典将行政权及司法权分开,建立了一套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体制度。

这种以两权制约的判例制度,比英国19世纪的判例制度早约600年。

不过,《成吉思汗法典》的古本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入面已经散失,结果失传了600多年。

虽然法典的不少部分仍然可以零碎地在多份文献内找到,但由于这些文献数量和品种均很多,又涉及英文、古体蒙古文、现代蒙古文、汉文等达8种文字,所以要进行研究具有很高难度,结果不断未有学者或者研究机构可以完整重构这一部著作。

直到200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所属的内蒙古典章法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经过14个月整理,再重新出版一套最为完整的版本。

法典内有不少不同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同性恋问题、保护草原等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规范信托投资等等。

“草绿后挖坑致使草原被损坏的,失火致使草原被烧的,对全家处死刑”。

“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的、幼小的和雌性的猎物进行放生”。

“以信托资金经商累计三次亏本的,处死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